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桑繁体字:桑字拼音:sāng桑字注音:ㄙㄤ


桑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6笔画总数:10五笔86版:cccs


五笔98版:cccs仓颉号码:eeed桑字结构:上下结构桑字五行:木


四角号码:77904郑码查询:xsxfgb2312码:C9A3Big5编码:AEE1


國語小辭典uci-code:U+6851首尾分解:又木部件分解:又又又木


桑造字法:象形;像桑树之形桑异体字:槡桒𣕐

笔顺编号:5454541234

笔顺读写:折捺折捺折捺横竖撇捺

词条已被关注:40587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2-21

桑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


前1.6.6合35584黃組

前4.41.4合29363何組

後1.1.11合35489

續3.31.9合36914黃組

後1.1.11(甲)

前4.41.4(甲)

包2.92(楚)

新甲3.253(楚)

說文‧叒部

睡虎地簡32.7(隸)

老子甲後184(隸)
西漢

禮器碑(隸)
東漢

楷書

桑字象形文造型-桑字变化过程研究

读音:sāng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甲骨文4;

秦简;

小篆;

汉帛书;

隶书;

说文籀文叒;

小篆叒

读音:sāng

“桑” 是树木名,叶可饲蚕。《说文》: “桑,蚕所食叶木。” 甲骨文写作 “” , 是有叶的树木形。 小篆将叶写作三个“又” (即 “叒”字)。秦《睡虎地简》和隶书将叶写作“” , 并将篆书“木”字的弧笔拉直, 写作“” 。今正书仍从“叒” , 写作“桑” 。

“叒” 在《说文》 中是个部首字。指东方神木扶桑。也是“桑” 的初文。《说文》: “叒,日初出东方汤谷,所榑 (扶)桑,桑木也。”也释为“若”之本字。参看“若”释文。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桑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桑
中国大陆
台湾 桑
台湾
香港 桑
香港
日本 桑
日本
韩国 桑
韩国
旧字形 桑
旧字形

桑字甲骨文源流

桑字甲骨文源流
桑-J14576
桑字甲骨文源流
桑-J14577
桑字甲骨文源流
桑-J14578
桑字甲骨文源流
桑-J14579
桑字甲骨文源流
桑-J14580

桑字六书源流

桑字六书源流
桑-L32899
桑字六书源流
桑-L32900
桑字六书源流
桑-L32901
桑字六书源流
桑-L32902
桑字六书源流
桑-L09953
桑字六书源流
桑-L09954
桑字六书源流
桑-L09955
桑字六书源流
桑-L09956

桑字说文字源

桑字说文字源
桑-S04433

桑字字源字典

桑字字源字典
桑-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桑字基本解释

  1. 落叶灌木,叶子可以喂蚕,果穗味甜可食,木材可制家具或农具,皮可造纸,叶、果均可入药。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葚。~农。~梓(喻乡里,故乡)。沧海~田(形容世事变迁很大)。~榆暮景。

  2. 姓。

桑字笔顺


sāng

横撇/横钩


横撇/横钩


横撇/横钩





桑字详细解释

〈名〉

  1. (会意。从桑,从木。桑者。神桑也。本义:植物名)

  2. 一种桑属的落叶乔木 [mulberry]。树皮有浅裂,叶子椭圆形,花单性,花被黄绿色,叶子是蚕的饲料,嫩枝的韧皮纤维可造纸,果实可以吃,嫩枝、根的白皮、叶和果实均可入药

    桑,蚕所食叶木。——《说文》

    桑者,中央之本也。——《贾子胎教》

    以桑弧蓬矢六,射天地四方。——《礼记·内则》

    系子包桑。——《易·否》

    无折我树桑。——《诗·郑风·将仲子》

    天子命桑。——《穆天子传》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3. 又如:桑麻(农事;农村;农民);桑土(桑树的根);桑户(编桑条为门户。指贫者所居。比喻家贫);桑里(即桑梓、乡里。借指同乡人);桑濮(指男女之间的不正当会合);桑中(比喻幽会、私奔);桑落(美酒名);桑中之约(指男女幽会);桑中之奔(指男女私奔);桑间月下(男女幽会)

  4. 桑叶 [mulberry leaf]

    采桑城南隅。——古乐府《陌上桑》

  5. 又如:桑眼(桑叶的嫩芽);桑落(桑叶凋零)

〈动〉

  1. 采桑叶 [pick mulberry-leaves]

    吴之边邑处女桑于境上。——《吕氏春秋》

  2. 又如:桑姑(采桑女子)

桑字常用词组

  1. 桑蚕 sāng cán

    [silkworm] 蚕蛾幼虫,吃桑叶,在化蛹前吐出作茧用的大量丝质是重要的纺织原料。亦称家蚕

    桑蚕丝

  2. 桑间濮上 sāng jiān pú shàng

    桑间在濮水之上,是古代卫国的地方。古指淫风。后也指男女幽会。

  3. 桑农 sāng nóng

    [mulberry planter] 种桑树养蚕谋生的农户

  4. 桑椹 sāng shèn

    [mulberry fruit] 桑树的果穗,通常暗紫色,浆果状,味甜,可食

  5. 桑榆 sāng yú

    [sunset] 夕阳的余辉照在桑榆树梢上,借指落日余光处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6. 桑榆暮景 sāng yú mù jǐng

    夕阳的余辉照在桑榆树梢上。指傍晚。比喻晚年的时光。

  7. 桑园 sāng yuán

    [mulberry field] 种植桑树的园地

  8. 桑梓 sāng zǐ

    [ones native place] 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又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要对它表示敬意。后人用桑梓比喻故乡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诗.小雅.小弁》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字部】

  1. 落叶灌木,叶子可以喂蚕,果穗味甜可食,木材可制家具或农具,皮可造纸,叶、果均可入药。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葚。~农。~梓(喻乡里,故乡)。沧海~田(形容世事变迁很大)。~榆暮景。

  2. 姓。

〔古文〕𣕐𠭌【唐韻】息郞切【集韻】【韻會】【正韻】蘇郞切,𠀤顙平聲。

【說文】蠶食葉。

【徐曰】叒音若。日初出東方湯谷所登搏桑叒木也。蠶所食神葉,故加木叒下以別之。

【典術】桑箕,星之精。

【詩·豳風·註疏】爰求柔桑,穉桑也。猗彼女桑,荑桑也。蠶月條桑,枝落采其葉也。

【禮·月令】季春之月,命野虞毋伐桑柘。

【註】愛蠶食也。

【史記·貨殖傳】齊魯千畝桑麻,其人與千戸侯等。

又【周禮·夏官·司爟】變國火以救時疾。

【註】夏取桑柘之火。

又檿桑,山桑也,絲中琴瑟絃。

【書·禹貢】厥篚檿絲。

又其材中弓榦。

【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取榦之道,柘爲上,檿桑次之。

又台桑,地名。啓所生處。

【楚辭·天問】焉得嵞山氏女,而通之于台桑。

又空桑,山名。

【呂氏春秋】伊尹生于空桑。

又桑林,樂名。

【左傳·襄十年】宋公享魯侯于楚丘,請以桑林。

又桑扈,鳥名。

【左傳·昭十七年】九扈爲九農正。註:桑扈,竊脂。

又姓。

【姓苑】秦大夫子桑之後,漢桑弘羊、桑楚。又複姓。桑丘、庚桑。𠭨,籀文桑。


考證:〔【禮·月令】季夏之月,命野虞毋伐桑柘。〕 謹照原文夏改春。〔【書·禹貢】厥貢檿絲。〕 謹照原文貢改篚。〔【周禮·冬官考工記】工人取榦之道。柘爲上,檿桑次之。〕 謹照原文工人改弓人。〔【左傳·襄四年】桑扈,竊脂,爲蠶驅雀者也。〕 謹按此係昭十七年傳註非襄四年傳文,今據改左傳昭十七年,九扈爲九農正。註桑扈竊脂。

说文解字

【息郎切】-【卷六】

【原文】蠶所食葉木。从叒、木。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蠶所食葉木。从叒木。
榑桑者、桑之長也。故字从叒。桑不入木部而傳於叒者。所貴者也。息郎切。十部。

桑字文言文解释

sāng

①<名>桑树。《齐桓晋文之事》:“五亩之宅,树之以~。”

②<名>桑叶。《陌上桑》:“采~成南隅。”

③<名>采桑养蚕纺织一类的工作。《观刈麦》:“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

【桑榆】夕阳余辉照在桑树榆树的树梢上,代称日落的地方。常比喻老年时光。

【桑梓】桑树梓树是古代家宅边常栽的树的树木,用作故乡的代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