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昃繁体字:昃字拼音:zè昃字注音:ㄗㄜˋ


昃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4笔画总数:8五笔86版:jdwu


五笔98版:jdwu仓颉号码:amo昃字结构:上下结构昃字五行:金


四角号码:60281郑码查询:kgodgb2312码:EABEBig5编码:CCCA


國語小辭典uci-code:U+6603首尾分解:日人部件分解:日厂人


昃造字法:形声;从日、仄声昃异体字:昗𣅛𣅦𣅔𣅳昗

笔顺编号:25111334

笔顺读写:竖折横横横撇撇捺

词条已被关注:11583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2-21

昃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


乙18合21013𠂤組

乙32合20957𠂤組

乙60合20967𠂤組

乙180合21863𠂤組

乙388合20962𠂤組

菁4.1合10405賓組

鐵110.1合13312賓組

前7.43.2合13442賓組

前4.8.7合11729

前4.9.1合12808賓組

鄴2下.37.10

寧滬2.27合11691

京都3055合20968𠂤組

京津416合12809賓組

鄴2下.35.12合20421𠂤組

粹436合30835無名組

寧滬1.69合29793無名組

掇1.394合29793無名組

燕394背合28443

明703合29910

天70合20223𠂤組

中大261

乙180(甲)

明703(甲)

乙32(甲)

火侯𣅔戈(金)
春秋晚期

包2.181(楚)

郭.語4.12(楚)

包2.266(楚)

說文‧日部

三體石經.尚書.無逸(隸)
曹魏

楷書

昃字象形文造型-昃字变化过程研究

读音:zè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甲骨文4;

金文1;

金文2;

古玺文;

小篆;

三体石经;

隶书

读音:zè

“昃”是太阳偏西,日西斜。《说文》:“昃,日在西方时,侧也。”甲骨文、金文写作“”,都是“”(日)在“”(大人)侧,人影歪斜,是典型的会意字。小篆将“日”和“仄”组合在一起(“仄”读zè,是人从山崖下侧身通过的形状,详见“仄”释),属会意兼形声字。隶书写作“”,彻底脱离了古文字形。

图为“象形字书画”造形

昃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昃
中国大陆
台湾 昃
台湾
香港 昃
香港
日本 昃
日本
韩国 昃
韩国
旧字形 昃
旧字形

昃字甲骨文源流

昃字甲骨文源流
昃-J16143
昃字甲骨文源流
昃-J16144
昃字甲骨文源流
昃-J16145
昃字甲骨文源流
昃-J16146
昃字甲骨文源流
昃-J16147
昃字甲骨文源流
昃-J16148
昃字甲骨文源流
昃-J16149
昃字甲骨文源流
昃-J16150
昃字甲骨文源流
昃-J16151
昃字甲骨文源流
昃-J16152
昃字甲骨文源流
昃-J16153
昃字甲骨文源流
昃-J16154
昃字甲骨文源流
昃-J16155

昃字金文源流

昃字金文源流
昃-B09973

昃字六书源流

昃字六书源流
昃-L38255

昃字说文字源

昃字说文字源
昃-S04812

昃字字源字典

昃字字源字典
昃-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昃字基本解释

  1. 太阳偏西:~食宵衣(旧时称颂帝王勤于政事的套话,太阳偏西时才吃饭,天未亮就穿衣)。旰~(天晚,喻勤于政事)。

昃字笔顺


昃字详细解释

〈动〉

  1. (形声。从日,仄( zè)声。本义:太阳西斜)

  2. 同本义 [post meridian]

    昃,日在西方时侧也。——《说文》

    日昃之离,何可久也。——《易·离》

    日中昃。——《书·无逸》

    日下昃。——《公羊传·定公十五年》。注:“昃,日西也。”

  3. 倾斜 [oblique]

    仰观参星横,俯怯崖石昃。——清· 方朝诗

康熙字典

【辰集上】【日字部】

  1. 太阳偏西:~食宵衣(旧时称颂帝王勤于政事的套话,太阳偏西时才吃饭,天未亮就穿衣)。旰~(天晚,喻勤于政事)。

【集韻】札色切,音側。

【易·離卦】日昃之離。又【豐卦】日中則昃。

【書·無逸】自朝至于日中昃。

【周禮·地官·司市】大市,日昃而市。

【註】日昃,昳中也。

【左傳·定十五年】日昃,乃克葬。

【穀梁傳】作日稷。

又【淮南子·地形訓】東西方曰昃區。 【集韻】本作𣅦。又𣅛、𣅳。

说文解字

【阻力切】-【卷七】

【原文】日在西方時。側也。从日仄聲。《易》曰:“日

宋代徐鉉徐鍇注釋

臣鉉等曰:今俗別作

昃字文言文解释

①<动>太阳西斜。《汉书•董仲舒传》:“周文王至于日~不暇食。”谢混《游西池》诗:“景~鸣禽集。”太阳过午叫“昃”,又分为“中昃”、“下昃”。“中昃”指未时,即现在下午一至三时。“下昃”指申时,即现在下午三至五时。李白《君子有所思行》:“太阳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