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淲繁体字:淲字拼音:biāo,hǔ淲字注音:ㄅㄧㄠ


淲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8笔画总数:11五笔86版:iham


五笔98版:ihwn仓颉号码:eypn淲字结构:左右结构淲字五行:


四角号码:31117郑码查询:vihgb2312码:noneBig5编码:D641


國語小辭典uci-code:U+6DF2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淲造字法:淲异体字:滸滮

笔顺编号:44121531535

笔顺读写:

词条已被关注:25727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2-24

淲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


止高君鉦鋮春秋晚期集成423

止高君鉦鋮(金)
春秋晚期

說文‧水部

楷書

淲字象形文造型-淲字变化过程研究

读音:biāo


金文1;

金文2;

古玺文涸;

小篆淲;

小篆滹;

小篆涸;

小篆𤃯;

隶书

读音:biāo

《说文》 : “淲,水流貌。” 淲字像水奔涌时发出呼呼的声响,也是 “滹” 字的初文。 金文写作 “” , 虎的形状虽不如甲骨文的虎象形,但仍可辨别出虎字结构。左边的 “水” 写法不一,是水无常形的原因。用 “水” (氵) “虎” 组成的淲字也可会意水势凶猛,如虎生威。小篆写作 “” , 已是规范文字, 结构至今未变。

“涸”指水枯竭。《说文》: “涸,渴也。从水,固声。……也从水鹵舟。 ” 古玺文和小篆1写作 “” , 用 “水” ( 氵 )和 “固” (固定)来表示水不能流动了。小篆2用 “水( 氵 ) 、卤、舟” 三个字素表示 “水尽,卤(卤是盐的初文)出,舟(船)停” 来描绘水涸的景象。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淲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淲
中国大陆
台湾 淲
台湾
香港 淲
香港
日本 淲
日本
韩国 淲
韩国
旧字形 淲
旧字形

淲字金文源流

淲字金文源流
淲-B15561

淲字字源字典

淲字字源字典
淲-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淲字基本解释

1. 淲 [biāo]2. 淲 [hǔ]

淲 [biāo]
  1. 〔~~〕(水)流动的样子。

淲 [hǔ]
  1. 古同“浒1”。

淲字笔顺


biāo

淲字组词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字部】

1. 淲 [biāo]2. 淲 [hǔ]

淲 [biāo]
  1. 〔~~〕(水)流动的样子。

淲 [hǔ]
  1. 古同“浒1”。

【廣韻】皮彪切【集韻】皮虬切,𠀤音瀌。

【說文】水流貌。引《詩》淲池北流。○按今《詩》本作滮。

又【集韻】荒胡切,音呼。與滹同。

说文解字

【皮彪切】-【卷十一】

【原文】水流皃。从水,彪省聲。《詩》曰:“淲沱北流。”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水流貌。
小雅。滮池北流。毛曰。滮、流貌。
从水。彪省聲。
隸不省。皮彪切。三部。
詩曰。淲池北流。
池宋本作沱。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