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封繁体字:封字拼音:fēng封字注音:ㄈㄥ


封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6笔画总数:9五笔86版:fffy


五笔98版:fffy仓颉号码:ggdi封字结构:左右结构封字五行:水


四角号码:44100郑码查询:bbdsgb2312码:B7E2Big5编码:ABCA


國語小辭典uci-code:U+5C01首尾分解:圭寸部件分解:土土寸


封造字法:会意;从圭、从寸封异体字:峯𡉚𡊽𡉘

反义词:

笔顺编号:121121124

笔顺读写:横竖横横竖横横竖捺

词条已被关注:55326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2-21

封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


康侯丰鼎西周早期集成2153

伊簋西周晚期集成4287

六年召伯虎簋西周晚期集成4293

魯少𤔲冠盤春秋集成10154

中山王昔鼎戰國晚期集成2840

中山王昔壺戰國晚期集成9735

明藏633(甲)

後1.2.16(甲)

甲2902(甲)

林2.19.7(甲)

康侯丰鼎(金)
西周早期

六年召伯虎簋(金)
西周晚期

伊簋(金)
西周晚期

魯少𤔲冠盤(金)
春秋

中山王昔鼎(金)
戰國晚期

說文古文

說文籀文

說文‧土部

睡虎地簡24.28(隸)

孫臏113(隸)
西漢

古地圖(隸)
西漢

一號墓竹簡24(隸)
西漢

熹.論語.校記(隸)
東漢

楷書

封字象形文造型-封字变化过程研究

读音:fēng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金文4;

说文籀文;

说文古文;

侯马盟书;

秦简;

小篆丰;

小篆封

读音:fēng

“丰” 是 “封” 的初文。“封” 本指帝王将某地分给诸侯,在分封的地界上培土植树。 甲骨文1-2和金文字形近似, 分别写作 “”。下边是土堆形,上边是树木的枝叶形,十分传神。《侯马盟书》和小篆写作“ ” , 省去下边的土堆形。 只留有上边的树木, 字义也发生了变化。“丰”字多指草木茂盛。《说文》: “丰,艸盛丰丰也。”

“封”字的金文是在甲骨文的基础上另加单手或双手写作 “” ,进一步表明植树是人的主观行为, 并非天然生长。 小篆随金文写作 “” 。 隶书作“” 。

注: 表示丰盛,丰富时也写作 “豐” 。见“豐”字释文。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封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封
中国大陆
台湾 封
台湾
香港 封
香港
日本 封
日本
韩国 封
韩国
旧字形 封
旧字形

封字甲骨文源流

封字甲骨文源流
封-J28397
封字甲骨文源流
封-J28398
封字甲骨文源流
封-J28399
封字甲骨文源流
封-J28400

封字金文源流

封字金文源流
封-B18715
封字金文源流
封-B18716
封字金文源流
封-B18717
封字金文源流
封-B18718
封字金文源流
封-B18719
封字金文源流
封-B18720

封字六书源流

封字六书源流
封-L29830
封字六书源流
封-L29831
封字六书源流
封-L29832
封字六书源流
封-L29833
封字六书源流
封-L29834
封字六书源流
封-L29835
封字六书源流
封-L29836
封字六书源流
封-L29837
封字六书源流
封-L29838
封字六书源流
封-L29839
封字六书源流
封-L29840
封字六书源流
封-L29841
封字六书源流
封-L29842
封字六书源流
封-L00507
封字六书源流
封-L00508
封字六书源流
封-L00509
封字六书源流
封-L00510
封字六书源流
封-L00498
封字六书源流
封-L00499
封字六书源流
封-L00500
封字六书源流
封-L00501
封字六书源流
封-L00502
封字六书源流
封-L00503
封字六书源流
封-L00504
封字六书源流
封-L00505
封字六书源流
封-L00506

封字说文字源

封字说文字源
封-S10196

封字字源字典

封字字源字典
封-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封字基本解释

  1. 密闭,使跟外面隔绝:~闭。密~。~口。~存。~条。~贮。~面。~底。~锁。~顶。冰~雪飘。~山育林。

  2. 用来装信、钱等物的纸套:信~。赏~。

  3. 帝王把土地或爵位给予亲属或臣僚:~侯。~君(领有封地的贵族)。~邑。~拜(拜官授爵)。~典。~建。

  4. 疆界:~疆。~域。~界。

  5. 限制:故步自~。

  6. 帝王筑坛祭天:~禅(祭天为“封”,祭地为“禅”)。

  7. 量词,用于装封套的东西:一~信。

  8. 姓。

封字笔顺


fēng








竖钩

封字详细解释

〈名〉

  1. (会意。金文字形,左边象土上长着丰茂的树木形,右边是一只手(又,后来写作“寸”),表示聚土培植。《说文》:“封,爵诸侯之土也。从之从土从寸。” 郭沫若曰:“古之畿封实以树为之也。此习于今犹存。然其事之起,乃远在太古。太古之民多利用自然林木以为族与族间之畛域,西方学者所称为境界林者是也。”。 李孝定曰:“封之本义当以 郭说为是, 许训乃后起之义。字象植树土上,以明经界。爵诸侯必有封疆,乃其引申义。”本义:疆界;田界)

  2. 同本义 [boundary]

    所封封域。——《周礼·春官·保章氏》

    田有封洫。——《左传·襄公三十年》

    使田有封洫。——《吕氏春秋·乐成》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左传·僖公三十年》

  3. 又如:封内,封外(天子或诸侯的领地之内或外);封守(边防;封疆);封界,封略(疆界;边境);封洫(区分田界的水沟);封畔(国界)

  4. 坟堆;土堆 [mound]

    而五人者亦得以加其土封。——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5. 土堆或形状像坟的堆积物 [mound]

    所谓平原者,下泽也。虽有小封,不得为高。——《管子》

  6. 国土,土地 [land of a country;land]

    土地之大,封内千里。——《荀子》

  7. 泛指书信 [letter]

    封来江渺渺,信去雨冥冥。——李商隐《酬令狐郎中见寄》

  8. 封建主义的简称 [feudalism]

  9. 封山,山名 [Feng mountain]。在今浙江省德清县西南

〈动〉

  1. 分封土地 [present vavasory]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宋· 苏洵《六国论》

    故太公望封于 营丘。——《史记· 货殖列传序》

  2. 又如:封国(封土立国);封爵(封土授爵);封赋(受封田地的赋税);封邑(赐给领地以为食邑)

  3. 帝王把爵位及土地赐给臣子也叫封 [confer upon]

    安緼王即位,封公子为 信陵君。——《史记·魏公子列传》

    刘良佐者,故弘光四镇之一,封 广昌伯。—— 清· 邵长蘅《阎典史传》

  4. 又如:分封(古代帝王社祭,以五色土为坛,分封诸侯则割方色之土,以茅草包之,授予受封者,作为分封土地的表示);封名(封爵赐姓);封拜(赐爵授官);封侯(封拜侯爵)

  5. 堆土植树为界;培土 [earth up]

    将何以封矣。——《国语·楚语下》

    于是封之,崇四尺。——《礼记·檀弓下》

    开阡陌封疆。——《史记·商君书》

  6. 又如:封植(封土植树);封树(堆土植树以固疆界);封表(堆土以作标记);封殖(壅土培育)

  7. 古代帝王打胜仗筑土坛以祭天也叫封 [build soil altar to worship heaven in ancient Emperor]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8. 堆土筑坟 [stack soil to build a grave]

    封王子比干之墓。——《礼记》

  9. 用加盖印章的纸条贴在门、箱或其他容器的口上以防开启 [seal]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史记·项羽本纪》

    公拆袄,出珠授之,封识宛然。——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10. 又如:封押(缄封签押);封包(封缄);封册(封缄玉册);封志(封识,封记);封检(加盖印记的封口)。又指用密封物或结扎物把容器弄严,防止空气流通。如:把酱菜坛子封好

  11. 界限,局限 [limit]

    余不敢以麋鹿自封也。——徐光启《甘薯疏序》

    民族者,非封于汉属而已。—— 章炳麟《复仇是非论》

  12. 封闭(以封记关闭,使不能动用、通行或随便打开);堵塞 [close]

    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战国策·燕策》

  13. 又如:封贮(封存,贮藏);封藏;封锢(严密关锁);封关(封锁关口);封灵(盖棺)

  14. 用新加燃料或其他物质把火盖住 [bank up]。如:炉子封了吗?

〈形〉

  1. 高 [high]

    登封泰山,降坐明堂。——《汉书》

  2. 大 [big]。如:封豕(大猪);封豕长蛇(大猪和长蛇。喻大恶元凶);封羊(一种大羊);封兽(古指大象)

封字常用词组

  1. 封闭 fēng bì

    [close]

  2. 封存 fēng cún

    [seal up for safe keeping]∶密封存留

    封存了一冬的白薯特甜

  3. 封底 fēng dǐ

    [back cover] 书刊的背面;跟封面相对的一面

  4. 封地 fēng dì

    [vavasory;fief,feud] 旧时分封给王室成员及大臣、诸侯的土地

  5. 封顶 fēng dǐng

    [seal roof]∶完成屋顶混凝土浇筑

  6. 封冻 fēng dòng

    [freeze-up]∶水体上面冻结,尤指当标志着冬季开始时

  7. 封港 fēng gǎng

    [close a port] 封闭港口,停止航运

  8. 封官许愿 fēng guān xǔ yuàn

    指以名利地位引诱别人来帮助自己达到不正当的目的。

  9. 封火 fēng huǒ

    [bank up] 盖住炉火,以减慢燃烧速率,使不灭也不旺

  10. 封建 fēng jiàn

    [the system of enfeoffment]∶一种分封的政治制度。君主把土地分给宗室和功臣,让他们在这块土地上建国。欧洲中世纪也曾实行类似的制度

  11. 封建社会 fēng jiàn shè huì

    [feudal society] 一种社会形态,出现在奴隶社会之后,特征是地主或领主占有土地,农民或农奴只有很少土地或全无土地,只能耕种地主或领主土地,绝大部分产品被地主或领主剥夺

  12. 封疆 fēng jiāng

    [boundary;border region]∶分封土地的疆界;分封的疆界,界域的标记,聚土而成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孟子.公孙丑下》

  13. 封口 fēng kǒu

    [seal]∶封闭张开之处

  14. 封门 fēng mén

    [seal a door with paper]∶将封条贴于门上,不准打开

  15. 封面 fēng miàn

    [the front and back cover of a book] 新式装订的书刊指最外面的一层,用厚纸、布、皮等做成的

  16. 封皮 fēng pí

    [envelope] a 〈方〉∶信封

  17. 封妻荫子 fēng qī yìn zǐ

    君主时代功臣的妻得到封赠,子孙世袭官爵。旧时指为官的荣耀。

  18. 封三 fēng sān

    [inside back cover] 书刊最后一页的内面

  19. 封山 fēng shān

    [seal(or close)a mountain pass] 不让人进山放牧、打猎、砍柴和采伐树木

  20. 封禅 fēng shàn

    [grand ceremony of worship of heaven on mountain (Tai) top to pray and say thanks for peace and prosperity] 封禅(封祀,封峦,封岳,古代帝王祭天地的大典。在泰山上筑土为坛,报天之功,称封;在泰山下的梁父山辟场祭地,报地之德,称禅)

  21. 封四 fēng sì

    [back cover] 书刊最后的一页,即后封面

  22. 封锁 fēng suǒ

    [blockade;block;seal off] 用强制力量使与外界断绝联系或往来

  23. 封套 fēng tào

    [big envelope;sealing-paper] 书信或书籍的厚纸外套

  24. 封条 fēng tiáo

    [strip of paper used for sealing] 封闭门户或器物的盖了章的纸条

  25. 封土 fēng tǔ

    [heap earth over mound]∶封闭坟墓,堆土成包

    等他回到家乡时,父亲的坟已经封土了

  26. 封王 fēng wáng

    [carry off the first prize] 封为国王,喻取得桂冠

    美国男子花式滑冰包坦诺四度封王

  27. 封一 fēng yī

    [front cover] 书刊中指封面

  28. 封嘴 fēng zuǐ

    [keep silent;say sth. definitive so as to prevent further discussion]∶一言不发或一口咬定

    人家已经封嘴了,三百就三百吧

康熙字典

【寅集上】【寸字部】

  1. 密闭,使跟外面隔绝:~闭。密~。~口。~存。~条。~贮。~面。~底。~锁。~顶。冰~雪飘。~山育林。

  2. 用来装信、钱等物的纸套:信~。赏~。

  3. 帝王把土地或爵位给予亲属或臣僚:~侯。~君(领有封地的贵族)。~邑。~拜(拜官授爵)。~典。~建。

  4. 疆界:~疆。~域。~界。

  5. 限制:故步自~。

  6. 帝王筑坛祭天:~禅(祭天为“封”,祭地为“禅”)。

  7. 量词,用于装封套的东西:一~信。

  8. 姓。

〔古文〕𡉘𡊽【唐韻】府容切【集韻】【韻會】方容切,𠀤音崶。

【說文】爵諸侯之土也。从之从土从寸。

【徐曰】各之其土也,寸守其法度也。本作封,隸作封,从圭所執也。

【周禮·春官·大宗伯】王大封,則告后土。

【註】封,土地之事也。

又【大戴禮】五十里而封。又【前漢·𠛬法志】同十爲封,封十爲畿,畿方千里。

又封疆之官曰封人。

【周禮·地官】封人掌設王之社壝,爲畿封而樹之。又【大司徒之職】凡造都鄙,制其地域,而溝封之。

【註】封,起土界也。土在溝上謂之封,封上樹木以爲固也。

又大也。

【詩·商頌】封建厥福。

【書·舜典】封十有二山。

【孔傳】封,大也。每州之名山殊大者,以爲其州之鎮。

又封禪,祭名。積土增山曰封,爲墠祭地曰禪。

【孝經緯】封於泰山,禪於梁甫。

【白虎通】王者封禪以告太平。金泥銀繩,封以印璽。孔子登泰山,觀易姓而王可得而數者,七十餘封是也。

又聚土曰封。

【周禮·地官·冢人】以爵等爲丘封之度與樹數。

又培也。

【吳語】封殖越國。

【註】壅本曰封。

又富厚也。

【史記·貨殖傳】無秩祿之奉,爵邑之入,而樂與之比者,命曰素封。

又凡專利自私曰封。

【詩·周頌】無封靡于爾邦。

【禮·王制】名山大澤不以封。

【鄭註】與民同財,不得障管也。

又緘也。漢制,奏事皁囊封板,以防宣泄,謂之封事。又【前漢·平帝紀】諸乗傳者,持尺五木傳信,封以御史大夫印。

又國名。

【禮·明堂位】封父龜。

【註】封父,國也。

又州名。蒼梧郡地,隋爲封州。

又姓。黃帝時有封鉅。又賁氏改封氏。又穿封,複姓。

又土精。

【白澤圖】物如小兒手,無指,名封。食之多力。

又封豕,大豕名。又去聲。

【廣韻】芳用切,音葑【書·蔡仲之命】往卽乃封。徐邈讀。

又叶府良切,音方。

【韓愈·李道古銘】本支于今,其尚有封。叶下亡。封字从𡉚从寸作。


考證:〔【禮·王制】五十里爲封。〕 謹按王制無此文,查係大戴禮王言篇。謹據改爲大戴禮五十里而封。

说文解字

【府容切】-【卷十三】

【原文】爵諸矦之土也。从之从土从寸,守其制度也。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宋代徐鉉徐鍇注釋

徐鍇曰:“各之其土也。會意。”

封字的部首是,和字部首相同的字(按点击率排序)

封字文言文解释

fēng

①<动>在植物的根部培土。《左传•昭公二年》:“宿不敢~植此树。”

②<动>聚土筑坟。《五人墓碑记》:“五亦得以加其土~。”

③<名>疆界;分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域民不以~疆之界。”【又】<名使动>把……作为疆界。《烛之武退秦师》:“既东~郑,又欲肆其西封。”

④<动>帝王以爵位、土地、名号等赐人。《触龙说赵太后》:“而~之以膏腴之地。”《六国论》:“以赂秦之地~天下之谋臣。”

⑤<名>领地;邦国。《尚书•蔡仲之》:“肆予命尔侯于东土,往即乃~。”

⑥<名>古代帝王或大臣在山上筑坛祭神的活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元嘉草草,~狼居胥。”

⑦<动>封闭;封合。《鸿门宴》:“籍吏民,~府库。”《记王忠肃公翱事》:“出珠授之,~志宛然。”

⑧<量>指封缄物的件数。《范进中举》:“一~一~雪白的的细丝锭子。”

⑨<形>大。《左传•四年》:“~豕长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