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抄繁体字:抄字拼音:chāo抄字注音:ㄔㄠ


抄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4笔画总数:7五笔86版:ritt


五笔98版:ritt仓颉号码:qfh抄字结构:左右结构抄字五行:金


四角号码:59020郑码查询:dkmgb2312码:B3ADBig5编码:A7DB


國語小辭典uci-code:U+6284首尾分解:扌少部件分解:扌少


抄造字法:形声;从扌、少声抄异体字:挱劋鈔

笔顺编号:1212343

笔顺读写:横竖横竖撇捺撇

词条已被关注:29115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2-21

抄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抄
中国大陆
台湾 抄
台湾
香港 抄
香港
日本 抄
日本
韩国 抄
韩国
旧字形 抄
旧字形

抄字字源字典

抄字字源字典
抄-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抄字基本解释

  1. 誊写,照原文写:~本。~写。~袭。传~。

  2. 搜查而没收:~没(mò)。~家。~斩。

  3. 走简捷的路:~近。~小道。包~。

  4. 同“绰2”。

抄字笔顺


chāo


竖钩





抄字详细解释

〈动〉

  1. (形声。从手,少声。本义:叉取)

  2. 同本义 [take up with a fork]

  3. 掠取,抢掠 [rob]。如:抄暴(以武力掠取);抄夺(抢劫掠夺);抄掠(搜劫他人财物)

  4. 抄写 [copy;transcribe]。如:抄集(抄录编集);抄白(抄本;副本)

  5. 搜查并没收 [search and confiscate]

    而抄捕南海馆之报忽至。——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6. 又如:抄籍(抄没并登记归公);抄没(查抄没收)

  7. 从侧面绕过去 [outflank]。如:抄击(绕道击敌);抄近(走近路)

  8. 两手交叉在胸前或背后插在袖筒里 [fold (one's arms)]。如:抄手;抄着腰(叉着腰)

  9. 顺手牵羊拿走 [go off with]。如:谁把我的字典抄走了

  10. 迅速拿起 [take up]。如:抄起一把锹就走了

〈名〉

  1. 匙子;小勺 [spoon;ladle]

    两个初煨黄栗子,半抄新炒白芝麻。——《清史稿》

抄字常用词组

  1. 抄报 chāo bào

    [report] 旧时官府发行的报章,通报诏会、奏章以及升迁等人事变动的情况

  2. 抄本 chāo běn

    [hand-copied book;transcript; copy] 按原书抄写的书本

  3. 抄查 chāo zhā

    [search and confiscate] 搜查违禁的或构成犯罪的物品并予以没收。又作查抄

  4. 抄道 chāo dào

    [shortcut] 指近路

  5. 抄道,抄道儿

  6. 抄稿 chāo gǎo

    [make a neat copy (of a draft)] 誊清稿件

  7. 抄化 chāo huà

    [collect alms] 旧时指求人施舍财物;募化

    随路抄化

  8. 抄家 chāo jiā

    [search the house and confiscate the property] 抄没家庭财产

  9. 抄家灭门 chāo jiā miè mén

    [confiscate the property and exterminate the family] 没收罪犯的财产并处死其全家

  10. 抄近路 chāo jìn lù

    [take a shortcut] 走近路(如不走大道或人行道而横穿田野或空地)

  11. 抄录 chāo lù

    [make a copy of;copy down] 照原稿誊写;抄写

    我将开始重新抄录并修饰润色

  12. 抄身 chāo shēn

    [search the person; make a body search] 搜身

  13. 抄手,抄手儿

  14. 抄书 chāo shū

    [copy a book]∶将书照原文重新写出

  15. 抄送 chāo sòng

    [send a (duplicate) copy] 将复制件送往[某人或某单位]

  16. 抄袭 chāo xí

    [plagiarize;copy; borrow]∶照抄别人的,当做自己的

    抄袭别人的文章

  17. 抄写 chāo xiě

    [transcribe;copy] 照原文写出

    抄写一份遗嘱的副本

  18. 抄造 chāo zào

    [use paper pulp to manufacture paper] 由纸浆到纸的生产工艺

  19. 抄斩 chāo zhǎn

    [be arrested and be headed] 没收家产,斩杀当事人

    身犯抄斩重罪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字部】

  1. 誊写,照原文写:~本。~写。~袭。传~。

  2. 搜查而没收:~没(mò)。~家。~斩。

  3. 走简捷的路:~近。~小道。包~。

  4. 同“绰2”。

【唐韻】【韻會】【正韻】楚交切【集韻】初交切,𠀤與鈔同。叉取也。

【杜甫詩】飯抄雲子白。

【韓愈詩】匙抄爛飯穩送之。

又【廣韻】略取也。

【魏志·太祖紀註】抄略諸郡。

又【增韻】謄寫也。

【通俗文】遮取謂之抄,寫錄之目亦謂之抄。

又姓。明永樂中有舉人抄思。

又【集韻】楚絞切,音炒。抄掠也。

又【唐韻】初教切【集韻】【韻會】楚教切,𠀤鈔去聲。亦略取也。

又【集韻】桑何切,音娑。摩挱之挱亦省作抄。 【集韻】或作摷。本作鈔。

抄字文言文解释

chāo

①<动>叉取。李白《大猎赋》:“~獑猢,揽貊(豸国)。”

②<动>掠夺。《后汉书•郭伋传》:“时匈奴数~郡界,边境苦之。”

③<动>从侧面或近路过去。

④<动>用匙取物。韩愈《赠刘师服》诗:“匙~烂饭稳送之,合口软嚼如牛呞。”

⑤<动>誊写,抄录。《晋书•纪瞻传》:“好读书,或手自~写。”

⑥<量>古代十撮为一抄。《孙子算经》:“十撮为一~,十抄为一勺,十勺为一合,十合为一升。”

【抄暴】劫掠滋扰。《后汉书•南匈奴传》:“而匈奴转盛,~日增。”

【抄撮】1.摘录,摘抄。2.超拔。3.微细。《刘子•从化》:“钧石虽平,不能无~之较。”

【抄掇】摘录。《新唐书•儒学传下》:“魏孙炎始因旧书擿类相比,有如~,诸儒共非之。”

【抄夺】抢劫。《南齐书•张敬儿传》:“百姓既相~。”

【抄掠】抢劫,掠取财物。《魏书•太祖记》:“~诸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