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网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查字网为您提供包括汉字源流、汉字字源、字形演变等查询,收录词语超过40万条,提供汉语词组解释、反义词、近义词、汉字组词造句等内容。
欢迎您使用查字网汉字字源字典查询汉字流源、字源字义及字源演变,我们将继续丰富和完善字源网字典,以便为您提供更好地帮助和服务。
查字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243号
“勿” 是个演变幅度较大的字。 最初, 甲骨文、 金文写作 “、
” ,象弓弦颤抖之形,以弦颤抖的声音假借作否定词: 不,不可,不要。后与表示犂地的“
”混淆, 均释作“勿” 。小篆除保留 “勿”字外另加 “㫃”(读yǎn)成“
” (读wù), 即古代旗帜尾部的装饰。 《说文》: “勿,州里所建旗。 ”隶书(汉《张君碑》 )以直笔方折写作“
” , 成为今文。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名〉
(象形。据甲骨文,像一树旗。右边是柄,左边是飘带。本义:州里所建旗帜) 古代大夫、士所建旗帜,半赤半白,用来麾集人众 [red-white flag]
勿,州里所建旗,…杂帛,幅半异。所以趣民。——《说文》。段玉裁注:“‘州里’当作‘士大夫’。”
〈副〉
不 [not]
欲勿予。——《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贤者能勿丧。——《孟子·告子上》
齐人勿附于秦。—— 宋· 苏洵《六国论》
表否定。如:勿造至于(不至于);勿适意(不舒服;身体欠佳);勿连牵(不连贯;不清楚);勿时路(不时髦;不流行);勿想(不吱声;不说话);勿述(不逆。犹言顺畅);勿庸(无庸,不必,无须);勿论(不追究;不谈);勿药(不服药);勿齿(不愿意提及);勿入调(〈方〉∶不规矩;胡闹)
不要,别 [don't]
勿士行枚。——《诗·豳风·东山》
虽欲勿用。——《论语·雍也》
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
寡人敢勿轼乎?——《淮南子·脩务》
必勿使反。——《战国策·赵策》
愿勿遣。——汉· 刘向《列女传》
诸君勿复言。——《三国志·诸葛亮传》
将军勿虑。——《资治通鉴》
表示禁止或劝阻。如:请勿吸烟;勿用(勿动;不可有所作为);勿惮(不要怕);勿然(不要这样)
〈动〉
无,没有。与“有”相对 [not have]。如:勿有(没有);勿碍格(〈方〉∶没什么要紧的);勿着杠(〈方〉∶没得到;落空)
勿谓言之不预 wù wèi yán zhī bù yù
[do not say that you have not been forewarned;do not blame us for not having forewarned you;we accept no plea of ignorance] 不要说事先没有说过,表示事前已讲明白
【子集下】【勹字部】
副词,不,不要:请~动手。~谓言之不预(不要说没有预先说过)。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文拂切,音物。
【說文】勿,州里所建旗。象其柄,有三游,雜帛幅半異,所以趣民,故遽稱勿勿。
【集韻】或作𣃦。又通作物。
【周禮·春官·司常】九旗雜帛爲物。又【玉篇】非也。
【廣韻】無也。
【增韻】毋也。
【韻會】莫也。
【通志】勿,州里之旗也。而爲勿不之勿,借同音,不借義。
【論語】非禮勿視。
【朱註】勿者,禁止之辭。又【韻會】愨愛貌。
【禮·祭義】勿勿諸其欲其饗之也。
【註】猶勉勉也。又【六書正譌】事物之物,本只此字,後人加牛以別之。又【顏氏家訓篇】書翰稱勿勿,不知所由。或妄言此匆匆之殘缺者。及考《說文》乃知怱遽者稱爲勿勿。
【東觀餘論】今俗勿中加點作匆,爲怱遽字,彌失眞矣。又【正韻】莫勃切,音沒。掃塵也。
【禮·曲禮】䘏勿驅塵。
【文弗切】-【卷九】
【原文】州里所建旗。象其柄,有三游。雜帛,幅半異。所以趣民,故遽,稱勿勿。凡勿之屬皆从勿。
九旗之一也。州里當作大夫士。周禮司常。大夫士建物。帥都建旗。州里建旟。許於旟下旣偁州里。建旟矣。則此偁大夫士建勿、必也。葢亦一時筆誤耳。大司馬。鄉家載物。注云。鄉家、鄉大夫也。鄉射禮。旌各以其物。注。襍帛爲物。大夫士之所建也。士喪禮。爲銘各以其物。注。襍帛爲物。大夫之所建也。文弗切。十五部。經傳多作物、而假借勿爲毋字。亦有借爲沒字者。禮記。勿勿乎其欲其饗之。勿勿卽沒沒、猶勉勉也。
謂右筆也。
謂彡也。三游別於旂九游。旟七游。旗六游。旐四遊。
句。
司常曰。通帛爲旟。襍帛爲物。注云。通帛謂大赤。從周正色。無飾。襍帛者、以帛素飾其側。白、殷之正色。凡九旗之帛皆用絳。按許云幅半異。直謂正幅半赤半白。鄭則云以素飾側。釋名則云以襍色綴其邊爲翅尾。說各不同。似許爲長。
趣者、疾也。色純則緩。色駁則疾。故襍帛所以促民。
遽韵會作宂遽二字。偁舊作稱。今正。凡宂遽偁勿勿。此引伸假借。子下曰。十一月陽氣動。萬物滋。人以為偁。亦是此例。
經傳多作物。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