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匐繁体字:匐字拼音:fú匐字注音:ㄈㄨˊ


匐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9笔画总数:11五笔86版:qgkl


五笔98版:qgkl仓颉号码:pmrw匐字结构:半包围结构匐字五行:水


四角号码:27620郑码查询:ryjkgb2312码:D9EBBig5编码:B0CB


國語小辭典uci-code:U+5310首尾分解:勹畐部件分解:勹一口田


匐造字法:形声;外形内声匐异体字:

笔顺编号:35125125121

笔顺读写:撇折横竖折横竖折横竖横

词条已被关注:17701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2-20

匐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


乃子克鼎西周早期集成2712

乃子克鼎(金)
西周早期

說文‧勹部

樓蘭古文書30(隸)
東漢至魏晉

楷書

匐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匐
中国大陆
台湾 匐
台湾
香港 匐
香港
日本 匐
日本
韩国 匐
韩国
旧字形 匐
旧字形

匐字六书源流

匐字六书源流
匐-L28956

匐字说文字源

匐字说文字源
匐-S06582

匐字字源字典

匐字字源字典
匐-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匐字基本解释

  1. 〔匍~〕见“匍”。

匐字笔顺




横折钩



横折



横折



匐字详细解释

  1. ——见“匍匐”( púfú)

康熙字典

【子集下】【勹字部】

  1. 〔匍~〕见“匍”。

【唐韻】蒲北切【集韻】【韻會】鼻墨切【正韻】步黑切,𠀤音蔔。

【說文】伏地也。从勹,畐聲。

【詩·大雅】誕實匍匐。

【註】兒以手行也。又盡力奔趨往也。

【詩·邶風】凡民有喪,匍匐救之。

【箋】盡力也。又作服。

【史記·范雎傳】膝行蒲服。

【前漢·霍光傳】扶服叩頭。又作伏。

【前漢·韓信傳】俛出袴下,蒲伏。又【集韻】步木切,音僕。義同。

【集韻】或作𠣵。


考證:〔【詩·邶風】匍匐救之。

【箋】盡方也。〕 謹照原文方改力。

说文解字

【蒲北切】-【卷九】

【原文】伏地也。从勹畐聲。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伏地也。
匐伏曡韵。釋名曰。匍匐、小兒時也。匍猶捕也。藉索可執取之言也。匐、伏也。伏地行也。人雖長、大。及其求事盡力之勤、猶亦稱之。詩曰凡民有䘮、匍匐救之是也。按二篆可、合用、可析言。
从勹。畐聲。
蒲北切。一部。

匐字的部首是,和字部首相同的字(按点击率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