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网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查字网为您提供包括汉字源流、汉字字源、字形演变等查询,收录词语超过40万条,提供汉语词组解释、反义词、近义词、汉字组词造句等内容。
欢迎您使用查字网汉字字源字典查询汉字流源、字源字义及字源演变,我们将继续丰富和完善字源网字典,以便为您提供更好地帮助和服务。
查字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243号
古文字中有一组字很复杂。 初文是 “𢻫” 今作 “施” , 甲骨文写作“、
、
” 或 “
、
”。 前者右边是 “蛇” 的形状, 左边是手持武器做打击状,四周的小点表示打出的血; 后者左边是 “巳” 也是孩子的 “子” 字,与表示打的符号 “攴” (读pū)合起来,会意古时的 “棍棒教育” , 使孩子改过。 金文同后者写作 “
、
” 。 《侯马盟书》写作“
” , 这是小篆误将 “巳” 作 “己” 的参证。 小篆将其划分为 “
”(改) 、 “
” (改) 、 “
” (孜)三个字。 而“𢻫” 字又演化出 “施”字。今多用 “改” 。“改” 是变更,改正。《说文》对几个字的解释是:“改,更也。从攴、己。” “改,大刚卯,以逐鬼魅。从攴,巳声” “孜,汲汲也。从攴,子声。”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动〉
(形声。从( yǎn),也声。本指旗帜)
旗飘动 [wave]
旖施,柔顺摇曳之貌。——《说文》朱骏声通训定声
施,旗貌。——《说文》
旖旎(施)从风。——《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犹阿那也。”
假借为“吔”。给,给予。引申为施舍 [give]
施,予也。——《广雅》
德施普也。——《易·乾》。释文:“与也。”
施其功事。——《周礼·内宰》。注:“赋也。”
齐侯好示务施。——《国语·晋语》。注:“惠也。”
旅有施舍。——《左传·宣公十二年》
王施舍不倦。——《左传·昭公十九年》
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图。——《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又如:施予(给,给别人恩惠、财物);施生(施惠于人,给人生路);施人(施恩于人);施香(施舍香火钱);施食(施舍食物);施报(有所施与,则有所报答);施赈(施舍财物救济贫民或灾民);施遣(施舍赠送);施泽(给予恩惠);乐善好施
设置;安放 [set up]
施于中林。——《诗·周南·兔罝》
施三川而归。——《史记·韩世家》。正义:“施犹设也。”
秦政不施。——《汉书·蒯通传》。 师古曰:“施,设也,立也。”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后汉书·张衡传》
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又如:施髟(安上假发);施灵(设置灵堂);施关(设立关卡);施置(处置;安排)
施行;实行;推行 [put into force]
施于有政。——《论语·为政》。包注:“行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汉· 贾谊《过秦论上》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立于王之朝。——《孟子·梁惠王上》
又如:施为(施展;作为);施巧(施展巧技);施令,施命(施行政令);施张(施行);施呈(施展);施敬(施行庄敬之教)
散布;铺陈 [spread]
云行雨施。——《周易·乾卦》
阴谢阳施。——潘岳《闻居赋》。注:“布也。”
又如:施布(散布;传布);施散(布施散发);施属(散布连缀)
加;施加 [apply]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苟人事不施于其间,则莽莽榛榛。——[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面如敷粉,唇若施脂。——《红楼梦》
又如:施肥;施朱(涂以红色);施粉(涂粉);施检(加印密封)
判罪 [convict]
施生戮死。——《左传·昭公十四年》。注:“行罪也。”
又如:施行(处决,执行死刑;处置,发落)
陈尸示众 [display corpse]
及文公入, 秦人杀 冀芮而施之。——《国语·晋语》
君子不施其亲。——《论语》
为大戮施之。——《国语·晋语》
用;运用 [use]
施则行。——《礼记·礼器》。疏:“用也。”
爪牙之士施。——《荀子·臣道》。注:“谓展其材也。”
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靡计不施,迄无济。——《聊斋志异·促织》
〈名〉
恩惠,仁慈 [kindness]
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左传·僖公三十二——三十三年》
又如:报施(报恩)
旄羽珥,旗竿头上缀饰物 [flag ornament]
楼烦以星施。——《逸周书》
姓。施琅 Shī Láng [Shi Lang] (1621—1696) 中国清朝时将领,福建晋江人。字尊侯,号琢公。初为郑芝龙部将,降清后任水师提督。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攻灭台湾的郑氏政权。他建议在台湾驻兵屯守,以备御西方殖民者的侵略,为清政府所采纳。封靖海侯
施不望报 shī bù wàng bào
[do sb. a favour without expecting his return]施惠于人而不望报答,谓轻财尚义
施恩 shī ēn
[favor;show leniency] 给予帮助或好处。也说施惠
施恩于人而不图报
施法 shī fǎ
[excute a law]∶施行法令
施法于官府而建其正。--《周礼》
施放 shī fàng
[discharge] 发出,放出或发射
施放烟火
施肥 shī féi
[manure;use compost] 施加肥料以肥沃土壤
施肥要及时
施工 shī gōng
[construction] 按设计要求建筑
桥梁正在施工
施惠 shī huì
[oblige]施恩
以不上夜班对我施惠
施加 shī jiā
[exert] 给予;加上
对孩子施加管束
施教 shī jiào
[teach] 进行教育
施救 shī jiù
[salvage] 给予抢救
紧急施救
施乐 shī lè
[list]给以快感
施礼 shī lǐ
[salute] 行礼
仿法国舞蹈教师的敬礼式样向她施礼
施谋用智 shī móu yòng zhì
[bring one's wisdom into full play] 运用策略计谋。亦作施谋用计
施舍 shī shě
[give alms;give in charity] 以财物救济穷人或出家人
而她好像一个不相干的讨饭婆子,谁也不会施舍她一个果子。--丁玲《太阳照在桑乾河上》
施设 shī shè
[arrange; set] 陈设;设置
施施 shī shī
[go slowly] ∶形容走路缓慢
施施而行
施事 shī shì
[agent]∶语法上指动作的主体,即做出动作或发生变化的人或事物,如冰化了的冰。表示施事物的名词不一定是句子的主语。如:鱼让猫叼走了中施事是猫,而主语是鱼
施威 shī wēi
[show severity;exhibit one's power] 显示尊严与权力等
施为 shī wéi
[behave; conduct]∶指所进行的行动
不得妄自施为
施洗 shī xǐ
[baptize] 以宗教仪式施行洗礼
施行 shī xíng
[execute;carry out] 执行,实施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三国蜀. 诸葛亮《出师表》
施用 shī yòng
[use] 使用;采用
施用一种新的操作法
施与 shī yǔ
[grant] 给予恩惠、财物等
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是像甘霖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威尼斯商人》
施斋 shī zhāi
[offer food to a monk] 给出家人食物
施展 shī zhǎn
[give free play to] 发挥;运用
(他们)施展叭儿狗的伎俩,指桑骂槐,向鲁迅先生呜鸣不已。--《琐忆》
施诊 shī zhěn
[offer free medical treatment] 免费给穷人看病
施政 shī zhèng
[administration]施行政务
施政大针
施主 shī zhǔ
[alms giver] 僧道等称施舍财物给佛寺或道观的人,也泛称一般的在家人
施助 shī zhù
[help in charity; support] 给予支持和帮助
此事需要上级部门施助
【卯集下】【方字部】
实行:~工。~政。设~。~展。~教(jiào )。~为(wéi)。~威。实~。措~(办法)。发号~令。
用上,加工:~肥。~粉。
给予:~礼。~诊。~恩。
姓。
〔古文〕𢒃𠇜𠤒【唐韻】式支切【集韻】【韻會】商支切【正韻】申支切,𠀤音詩。
【說文】旗貌。齊樂施字子旗,知施者旗也。
【註】徐鍇曰:旗之逶迤。一曰設也。
【書·益稷】以五采彰施于五色。
又【詩·邶風】得此戚施【傳】戚施,不能仰者。
【箋】戚施,面柔下人以色,故不能仰也。
又【詩·王風】將其來施施。
【傳】施施,難進之意。
【箋】施施,舒行伺閒,獨來見已之貌。
【釋文】施如字。
【孟子】施施從外來。
【趙岐註】施施,猶扁扁,喜悅之貌。
【音義】丁如字,張音怡。
又【周禮·天官·內宰】施其功事。
【註】施,猶賦也。
又【禮·祭統】施于蒸彝鼎。
【註】施,猶著也。
又【晉語】秦人殺冀芮而施之。
【註】施,𨻰其尸也。
又【玉篇】張也。
【增韻】用也,加也。
又姓。
【左傳·桓九年】施父。
【註】魯大夫。
【禮·雜記】孔子曰:吾食於少施氏而飽。
【註】少施氏,魯惠公子,施父之後。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施智切,音翅。惠也,與也。
【易·乾卦】德施普也。
【又】雲行雨施。
【禮·曲禮】太上貴德,其次務施報。
【左傳·僖二十四年】報者倦矣,施者未厭。
【註】施,功勞也。
【增韻】凡施設之施,平聲。施與之施,𠀤平去通押。
又【集韻】【韻會】𠀤以豉切,音易。
【詩·周南】葛之覃兮,施于中谷。
【傳】施,移也。
又【詩·大雅】施于孫子。
【箋】施,猶易也,延也。
又【儀禮·喪服】絕族無施服。
【註】在旁而及曰施。
又【集韻】【韻會】𠀤賞是切,詩上聲。捨也,攺易也。通作弛。
【周禮·天官·少宰】治其施舍。
【註】施舍,不給役者也。
【論語】君子不施其親。
【何晏註】施,易也。不以他人之親易己之親。
【後漢·光武紀】將衆部施𠛬屯北邊。
【註】施,讀曰弛。弛,解也。
又【集韻】余支切,音移。㢮或作施。
【史記·衞綰傳】劒人之所施易。
【註】施,讀曰移。
又【史記·賈生傳】庚子日施兮。
【註】施,矢遺反。索隱曰:施,猶西斜也。
又【韻補】叶詩戈切。
【漢·高祖戚夫人歌】橫絕四海,又可奈何。雖有矰繳,尚安所施。
【式支切】-【卷七】
【原文】旗皃。从㫃也聲。亝欒施字子旗,知施者旗也。
大人賦說旌旗曰。又旖旎以招搖。施字俗改爲旎。从尼聲。殊失音理。
式支切。古音在十七部。按經傳叚此爲
①<动>实施;实行。《齐桓晋文之事》:“今王发政~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
②<动>施展;使用。《促织》:“靡计不~,迄无济。”
③<动>施加;推与。《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于人。”
④<动>搽抹。《林黛玉进贾府》:“唇若~脂。”
⑤<动>施舍;给予。《孔雀东南飞》:“留待作遗~,于今无会因。”
⑥<名>恩惠;好处。《殽之战》:“未报秦~而伐其师。”
⑦<动>设置;安放。《口技》:“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八尺屏障。”
shǐ
<动>通“弛”。放松;解除。《后汉书•光武帝纪》:“遣骠骑大将军杜茂将众郡~刑屯北边。”
yí
①<形>邪;斜。《韩非子•诡使》:“谄~、顺意、从欲以危世者,近习。”
②<动>斜行。《孟子•离娄》:“蚤起,~从良人之所之。”
yì
<动>延伸;延续。《叶公好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尾于堂。”
【施生】给人以生路。
【施施】⒈慢走的样子。⒉喜悦自得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