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网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查字网为您提供包括汉字源流、汉字字源、字形演变等查询,收录词语超过40万条,提供汉语词组解释、反义词、近义词、汉字组词造句等内容。
欢迎您使用查字网汉字字源字典查询汉字流源、字源字义及字源演变,我们将继续丰富和完善字源网字典,以便为您提供更好地帮助和服务。
查字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243号
“鱼”是典型的象形字。属水生脊椎动物,后混称某些水栖动物,如鳄鱼、鲵鱼等。《说文》: “鱼,水蟲也。象形。鱼尾与燕尾相似。” 甲骨文写法虽多,但均象一条鱼形。金文和石鼓文部分字形略变,或将尾部写成火字。但金文1(商凤尾鼎)却形象生动颇带装饰艺术性。小篆在金文基础上规范了笔划,但也失去鱼的形状。隶书(汉《曹全碑》 )改小篆的弧笔圆折为直笔方折,将鱼尾的“火”改为“四点” ,完全脱离了象形字的行列。
“䲣” (读yú )指捕获鱼。此字未见小篆, 甲骨文、金文、 《侯马盟书》等写作 “、 、、 、、、” , 多是在 “鱼” 字头上加一“虍”(读hǔ )头,当是用鱼鹰等驯服好的动物帮助渔民捕鱼的情景。其中金文有作“” 者, 增加了表示手持工具的 “攴” , 凸显了利用工具捕鱼的特征。
注: “鱼” 是个部首,从鱼的字多与鱼类有关。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鱼》
鱼是典型的象形字。甲骨文、金文均酷似鱼的画图,且字形多样。是古人对这一动物仔细观察而熟识的表现。因其是先民主要猎食物,在文字产生前鱼形就成了彤鱼族的标识和族徽,广泛出现在陶器和壁画上。在商周时代更是以象形字图的方式大量刻画在重要器物中。“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则是早期文学中对鱼的描写。
丁亥夏日 大熊
规格: 高92CM 宽63CM
〈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鱼形。本义:一种水生脊椎动物)
完全水生并在水中呼吸的有头冷血脊椎动物,包括圆口类、板鳃类和具有软骨或硬骨骨骼的高等有鳃水生脊椎动物 [fish]
鱼,水虫也。象形。鱼尾与燕尾相似。——《说文》
豚鱼吉。——《易·中孚》
鱼木精。——《论衡·指瑞》
鱼十有五。——《仪礼·特牲礼》
鱼网之设。——《诗·邶风·新台》
鲜鱼曰脡祭。——《礼记·曲礼》
鱼上冰,獭祭鱼。——《吕氏春秋》
白鱼跃入王舟中。——《史记·周本记》
又如:鱼鲩冠儿(女道士戴的鱼脑骨似的尖形帽子);鱼鳞册(“鱼鳞图册”的简称。官府为征派赋役而编造的土地薄册);鱼烂(像鱼鳞那样成了一小块一小块的);鱼轩(用鱼皮装饰的一种车辆,为贵妇乘用);鱼脍(切得很细的鱼肉。特指生食的鱼片);鱼市(批售鱼类的市场);鱼质龙文(外貌似龙,而实质为鱼。比喻虚有其表);鱼米(鱼类和米粮);鱼秧(比鱼苗稍大的小鱼);鱼鱼雅雅(形容威仪整肃的样子。因为鱼贯行,鸦飞成阵)
某些像鱼的水生动物 [aquatic animal resembling a fish]
鱼甲烟聚,貝胄星罗。——《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
又如:鱼甲(鲨鱼皮铠甲);鱼须(鲨鱼的须);鲸鱼;鳄鱼;甲鱼;鲵鱼
两眼白色的马 [horse with white eyes]
中医穴位名。指手拇指(或足姆趾)后方的掌(或跖)骨处有明显肌肉隆起,状如鱼腹的部位 [fish]
大渊,鱼后一寸陷者中也,为腧。——《灵枢经》
唐代作为符信用的铜鱼符 [copper-fish tally]。如:鱼契(鱼形的符信);鱼符(意同鱼契)
古代木制成鱼形的信函 [wooden-fish box]。如:鱼素(书信);鱼书(书信);鱼沉雁杳(比喻音信断绝);鱼肠尺素(指书信);鱼鸿(代指送信人);鱼幅(书信);鱼封(书信)
姓
〈动〉
“渔”的古字。打鱼,捕鱼 [fish]
以佃以鱼。——《易·系辞下》
公将如棠观鱼者。——《左传·隐公五年》
抛掉一官如粪壤,好随鱼舸此中间。——宋· 孔武仲《自实丰仓归》
又如:鱼罟(鱼网);鱼户(捕渔之家);鱼船(钓鱼或捕鱼的船只);鱼钓(钓鱼);鱼榔(捕鱼时用来惊鱼入网的木棒);鱼舸(渔船。又作“鱼舲”);鱼罩(捕鱼竹罩)
鱼白 yú bái
鱼白 yú bái
鱼鳔 yú biào
[air bladder of fish] 鱼肚中白色囊状器官,可以调节鱼体上浮和下沉
鱼饼 yú bǐng
[fish cake]∶一种扁平的鱼丸
鱼舱 yú cāng
[fishhold] 渔船里蓄鱼舱
鱼池 yú chí
[fishpond] 蓄养食用鱼的池塘
鱼翅 yú chì
[shark's fin] 一种名贵的海味,是用鲨鱼鳍经过加工精制而成的软骨条,也叫翅子或翅
鱼唇 yú chún
[shark's lips] 用鲨鱼的唇加工成的一种海味
鱼刺 yú cì
[fishbone] 细而尖的鱼骨
鱼肚 yú dǔ
[maw] 用鱼类的鳔制成的食物
鱼肚白 yú dǔ bái
[fishbelly white color] 似鱼腹部的颜色,多指黎明时东方的天色
鱼饵 yú ěr
[fish bait] 钓鱼时装于鱼钩之上引诱鱼来上钩的食物
鱼粉 yú fěn
[fish meal] 磨成粉的干鱼和鱼废品,用作肥料或动物饲料
鱼肝油 yú gān yóu
[cod-liver oil] 从各种鱼类的肝脏制取的脂肪油(如鳕鱼肝油,鲽鱼肝油,鲨鱼肝油),是维生素A、D的来源
鱼缸 yú gāng
[fish jar]∶装观赏鱼的盛水器,以玻璃质地的居多
鱼狗 yú gǒu
[kingfisher] 鸟类,嘴尖长,头部常有冠状羽毛。常栖息于小溪附近,捕食鱼、虾
鱼贯 yú guàn
[one follows the other;in single file] 形容前后接连着,像鱼群游动一样
无毡衫者各用绳索束腰,攀木挂树,鱼贯而进。--《三国演义》
鱼花 yú huā
[fry] 鱼苗
鱼际 yú jì
[thenar eminence] 指手掌内、外侧缘由一组肌群构成稍隆起的部位,外侧称大鱼际,内侧称小鱼际
鱼胶 yú jiāo
[fish glue;isinglas]用水煎煮鱼类(如鳕、黑线鳕或无须鳕)的皮、鳍、骨而得到的一种粘着力很强的胶,主要呈液态,常温下使用
鱼雷 yú léi
[tin fish;torpedo] 自行推进的雪茄形可操纵水下武器,装有炸药,由船舰或飞机发射,用以攻击远处之敌舰,由压缩空气使之保持在一定深度和航路的装置控制
鱼梁 yú liáng
[weir] 筑堰拦水捕鱼的一种设施:用木桩、柴枝或编网等制成篱笆或栅栏,置于河流、潮水河中或出海口处
鱼龙混杂 yú lóng hùn zá
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鱼笼 yú lóng
[weel] 捕鱼用的柳条鱼笼或格栅鱼笼,尤用于捕鳗
鱼篓 yú lǒu
[junket] 一种盛鱼或捕鱼的篓
鱼米之乡 yú mǐ zhī xiāng
指盛产鱼和稻米的富饶地方。
鱼目混珠 yú mù hùn zhū
混:搀杂,冒充。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
鱼漂 yú piāo
[cook on a fishing line;float] 钓鱼时栓在线上的能浮漂、使鱼钩不沉底、鱼漂下沉即知有鱼上钩的一种钓鱼用物
鱼肉 yú ròu
[savagely oppress] 比喻用暴力欺凌;也比喻被欺凌的人
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纪》
鱼水 yú shuǐ
[fish and water] 鱼和水的融洽关系,比喻双方相处很好,关系密切
鱼水情 yú shuǐ qíng
[be inseparable as fish and water] 比喻感情极其深厚,犹如鱼离不开水一样
鱼松 yú sōng
[dried fish floss] 用鱼肉加工制成的可口食品
鱼塘 yú táng
[fish pound] 捕鱼或养鱼的地方,特指鱼围塘的内部间格或圈住鱼的围网
鱼网 yú wǎng
[fishing net;fishnet] 用尼龙线等制成的捞鱼的网
鱼鲜 yú xiān
[seafood] 指新鲜的鱼虾等水产食物
鱼汛 yú xùn
[fishing season] 某些鱼由于产卵、越冬、觅食等原因在一定时期内成群地出现在一定海域的现象
鱼盐 yú yán
[fish and salt]∶鱼和盐
鱼雁 yú yàn
[letters] 用来形容书信
鱼秧子 yú yāng zǐ
[fish fry] 比鱼茵稍大一点的小鱼
鱼鹰 yú yīng
[sea eagle;fish hawk;osprey]∶鹗的总称
鱼游釜中 yú yóu fǔ zhōng
釜:锅。鱼在锅里游。比喻处境危险,快要灭亡。
鱼跃 yú yuè
[break]∶鱼跃出水面
鱼跃有时可预兆自然变异
鱼子 yú zǐ
[roe]∶鱼的卵
鱼子酱 yú zǐ jiàng
[caviare] 鲟鱼及某些其他大鱼经盐腌的鱼卵,用作开胃品
【亥集中】【魚字部】
脊椎动物的一类,生活在水中,一般有鳞和鳍,用鳃呼吸,冷血:~虾。~虫。~网。~跃。~贯(像鱼游一样先后相续)。~雁(书信,信息)。~米乡。~尾纹。~目混珠。~质龙文(喻虚有其表)。
姓。
〔古文〕𤉯【唐韻】語居切【集韻】【韻會】【正韻】牛居切,𠀤御平聲。
【說文】本作𤋳,水蟲也。象形,與燕尾相似。
【註】徐鍇曰:下火象尾而已,非水火之火。
【韻會】隷省作魚。
【易·中孚】豚魚吉。
【註】魚者,蟲之隱者也。
【儀禮·有司徹】魚𠤎。
【註】魚無足翼。
【史記·周本紀】白魚躍入王舟中。
【註】馬融曰:魚者介鱗之物,兵象也。又蠹魚,亦名衣魚,本草生,久藏衣帛及書紙中。又【詩·小雅】象弭魚服。
【傳】魚服,魚皮。
【陸璣疏】魚服,魚獸之皮也。似猪,東海有之。一名魚貍,其皮背上斑文,腹下純靑,今以爲弓鞬步叉者也。又【唐書·車服志】初罷龜袋,復給以魚。
【遼史·興宗記】試進士於廷,賜馮立等緋衣銀魚。
【金史·輿服志】親王佩玉魚,一品至四品佩金魚,以下佩銀魚。又【左傳·閔二年】歸夫人魚軒。
【註】以魚皮爲飾。又馬名。
【爾雅·釋畜】二目白,魚。
【註】似魚目也。
【詩·魯頌】有驔有魚。又地名。
【左傳·僖二年】齊寺人貂漏師于多魚。又【文十六年】惟裨儵魚,人實逐之。
【註】魚,魚復縣,今巴東永安縣。又【晉語】夷鼓,彤魚氏之甥也。
【註】彤魚,國名。又姓。
【左傳·成十五年】魚石爲左師。
【史記·秦本紀】秦之先爲嬴姓,其後分封,以國爲姓,有修魚氏。又與吾同。
【列子·黃帝篇】姬,魚語女。
【註】姬讀居,魚讀吾。又叶魚羈切,音宜。
【徐幹·七喩】大宛之犧,三江之魚。雲鶬水鵠,禽蹯豹胎。胎音怡。又叶語鳩切,音牛。
【庾闡詩】煉形去人俗,飄忽乗雲遊。暫憩扶桑隂,忽見東岳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