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网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查字网为您提供包括汉字源流、汉字字源、字形演变等查询,收录词语超过40万条,提供汉语词组解释、反义词、近义词、汉字组词造句等内容。
欢迎您使用查字网汉字字源字典查询汉字流源、字源字义及字源演变,我们将继续丰富和完善字源网字典,以便为您提供更好地帮助和服务。
查字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243号
词语第四纪冰川拆分为汉字:
第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第字字源来历,第字演变
次序:~一。次~。等~。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科~。及~。落~。封建社会官僚贵族的大宅子:宅~。府~。门~。进士~。但:运动有益于健康,~不宜过于剧烈。姓。……
四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四字字源来历,四字演变
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方。~边。~序(即“四季”)。~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亦称“四部”)。~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
纪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纪字字源来历,纪字演变
1. 纪 [jì]2. 纪 [jǐ]纪 [jì]记载:~年。~元。~行(xíng)。~实。~念。~传(zhuàn )体(中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叙述史实,“纪”是帝王本纪,“传”是其他人物的列传)。~事本末体(中国传统史书的……
冰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冰字字源来历,冰字演变
水因冷凝结成的固体:~块。~凌。~箱。~窖。~雕。~封。~球。~镇。~释(像冰一样融化,喻嫌隙、怀疑、误会等完全消除)。~淇淋。结晶成固体,呈结晶形的:~糖。~晶石。使人感到寒冷:~手~脚。用冰贴近东西使其变凉:把汽水~上。洁白明彻:~绡。……
川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川字字源来历,川字演变
河流:名山大~。~流不息。平原,平地:平~。米粮~。〔~资〕旅费。特指中国四川省:~剧。~菜。~贝。……
查询词语:第四纪冰川
汉语拼音:dì sì jì bīng chuān
这是指地球气候酷寒,高纬度地方的广阔区域为大陆冰川(continentalglacier)所覆盖的时期。
最近的冰川期在更新世,据在欧洲和北美研究的结果,认为共有六次冰川期,五次间冰川期。
在日本根据分析冰斗地形(围谷地形,kar)地形发现有两次冰川期。最显著的冰川期是在石炭纪一二迭纪,冰川的遗迹残留于冈瓦纳大陆。
除上述两大冰川期外,在欧洲和美洲还发现有前寒武纪、中生代和第三纪的冰川遗迹,但都不太显著。
Quaternary Glacier played very important role in formation of mountain genera and species, endemic genera and species in southern China.
第四纪冰川对我国南部高山昆虫属、种及特有种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It is famous for its grotesque peaks, cliff, waterfall, hot spring, cloud deck and Quaternary glacial relics.
素以险峰、断崖、瀑布、温泉、云海和第四纪冰川遗迹而著称。
Taxus maire i is recognized as endangered and rare plants in the world which is an ancient species left from Quarternary Glacier.
红豆杉是世界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植物,是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
Limaqiao, Tiandu peak and Beihai ant other areas are famous for the possible occurrence of Quaternary glaciers.
在立马桥、天都峰、北海等地段,被认为具有第四纪冰川而闻名。
In mountain and ravine region of southwest China, there are lots of quaternary glacial deposits.
在中国西南高山峡谷地区的沟谷及山麓地带分布着大量的第四纪冰川堆积物。
There is much interest in the timing and duration of the Quaternary glacial in the plateau.
青藏高原第四纪冰川形成的时间和范围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It's a rare tree species left from the Fourth Glacier Age.
它是第四纪冰川运动幸存下来的珍贵树种。
Siguniang Mountains is located on the southeast margin of Qinhai-Tibet plateau, and it developed 3 Quaternary ice ages.
四姑娘山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第四纪冰川可分为3期。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nsoon Asia. Quart Glacier and Environment
季风亚洲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国际学术研讨会
第四纪冰川是地球史上最近一次大冰川期。第四纪时欧洲阿尔卑斯山山岳冰川至少有5次扩张。在我国,据李四光研究,相应地出现了鄱阳、大姑、庐山与大理4个亚冰期。现代冰川覆盖总面积约为163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11%。中国的现代冰川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北坡)、昆仑山、天山、祁连山、冈底斯山和横断山脉的一些高峰区,总面积约57069平方公里。
在地质史上,冰川曾多次滑过地球表面,冲击刻画过大地,形成许多湖泊和沼泽。最早的一次冰河时代发生在大约20亿年前。
在加拿大南部,从东向西绵延1000英里的地面上,有一系列原始冰川的沉积物。这块最早的加拿大冰原,想必至少有1000英里长、1000英里宽,数千英尺厚。最新的证据表明冰块曾流到美国北部,至少进入了米歇根地区。
科学家们认为在南非、印度中部和澳洲西部发现的冰河沉积物与加拿大南部的冰河沉积物属于同一个时代。如果是这样,那么20亿年前的冰河时期想必非常广泛,并且延续了数百万年。从那以后,地球经历过若干次冰河时期。
大约在后10亿年当中,地球至少经历过6个主要冰河时期,每次发生的间隔大约为1.5亿年,每次都持续大约5000万年。至于为什么要有这种周期性的冰河时代,这是地球史的难解之谜。科学家们提出不少有关这方面的理论,从洋流的改变到太阳黑子的周期变化等,五花八门,不一而足。但是没有哪一种理论站得住脚,令人信服。很明显,冰河现象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但有一点看来是肯定的,地球目前仍然处于冰河时代。
冰川期这个说法可能有些含糊不清。通常这一说法指的是地球上部分地区被冰川覆盖了一二百万年的那个时期。这些时代通常以一系列冰川前进或间冰期(冰川停止前进、融化、后退)为标志。但是,地质学家所说冰河时代是指全球变冷的那段时间,可能延续了几百万年。前面提到的5000万年的那个时代被认为是冰河时代。很明显,在一个冰河时代里可能、也确实发生过几个冰川期。
最近这次冰河时代大约在6500万年前开始,好像刚巧与白垩纪的大灭绝联系在一起。大量的证据表明地球曾与巨 大的彗星或小行星相撞,后者的残余部分飞向外层空间,撞击造成的森林大火发出的大量烟尘弥漫了大气层的低层,挡住了阳光,结果使地球的温度急剧下降,并产生大量酸雨。这样,仅存的恐龙灭绝了,3/4现有植物和动物物种死光了。这次相撞还可能多少改变了一下地球的运行轨道,这就是为什么地球总保持这种温度较低的状态,而且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地球可能恢复到中生代适于恐龙生长的较热的气候。
冰河时代的开始是个缓慢的过程。大约在6500万年前南极开始形成冰川,冰面越来越大、变小、又扩大,逐渐形成厚厚的隆起的冰原。大约到2000万年前,冰面覆盖了整个南极大陆,这个过程现在仍在继续。大约到1200万年前,冰川才开始扩散、移动,并覆盖了阿拉斯加山区。在冰河时代,格陵兰冰川比较年轻,因为这块大陆直到大约300万年前才被冰川覆盖。
时光已经进入了新的冰川期,地质学家们称之为更新世。大约在200万年前大量冰川开始向前移动,有时覆盖地球陆地表面的1/4,厚达数千英尺。在这最后一个冰冻时期,冰川由于至少有4次融化,因此,出现了几度前进、几度后退的现象。现在人们开始发现一些证据表明,冰川在下一次推进时总比前一次更凶猛。最凶的一次大约发生在5万年前,到1万年前停止。每当出现间冰期,全世界的气候就平均变暖,比现在还要暧得多。通常间冰期要持续好几千年。即使在最后这次冰川推进的高峰期,也有过若干次停止前进、发生溶化的过程,全世界的气温也在慢慢回升,也有上下波动。科学家们认为地球仍然处在冰川阶段,因为1/10的地球表面仍然被坚冰覆盖。
格陵兰和南极地面上覆盖着共达500万立方英里的冰,世界各地崇山峻岭中峡谷冰川更是司空见惯。但是历史记载清楚的表面,100年来地球正在经历一次间冰期。瑞士在本世纪初兴建的游览胜地曾使游客对冰雪美景一览无遗,而现在,那冰雪世界早已荡然无存!如果这次间冰期继续下去,地球上的冰川全部溶化,海面将上升200–300英尺,淹没全世界许多大城市。像纽约、波士顿只能由背负水下呼吸器的蛙人去参观游览了。
也许这次间冰期是暂时的,在未来的数千年中地球将会再次变冷,再次经受冰冻。巨大的冰山将再次出现并向世界各地推进,吞没前进道路上的一切文明。或许冰川期确实正在结束:这一切只有让时间和被淹没的沿海城市能说清楚。
研究历史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尼尔·沙维夫(NirShaviv)博士发现了地球冰川期和地球受宇宙射线辐射强度变化相关联的证据,地球冰川期对应于地球受宇宙射线增强的时期。他认为地球上宇宙射线增加源于地球离开银河系螺旋形长臂时爆炸的星体,从而推断地球冰川期发生于太阳系围绕银河系中心运转时离开其螺旋形长臂之时。
特征
有些科学家认为:一个星系的螺旋形长臂是不是其固定不变的特征,它是由所谓的密度波在以五亿年左右为周期围绕星系运动形成的过渡性的结构所决定的。许多大质量短寿命星体在这种密度波中诞生并且在100万年左右以超新星的形式在星系的螺旋形长臂中爆炸。沙维夫博士认为这些超新星爆炸是宇宙射线的主要来源,地球在离开螺旋形长臂时比其它时候受到更多的宇宙射线辐射。他通过研究超过30个在过去几十亿年内不同时期的太空陨石受到的宇宙射线辐射情况来推断地球上相应时期的宇宙射线通量。结果显示太阳系所受宇宙射线辐射强度的周期约为1亿4千3百万年,与地球冰川期周期相同。
沙维夫博士说,考虑到各种不确定因素,地球上的主要冰川期与地球离开银河系螺旋形长臂时间吻合得非常好。比如在7千万年前我们太阳系进入Sagittarius-Carina螺旋形臂。有证据显示此后地球温度下降了约8℃。
虽然以上的论点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地球上的气候与地球在银河系中的位置有关,这是一个非常的发现,虽然目前我们还不能够揭示其中的奥秘。
关于地球冰川期应是地球气候变化规律的问题。
最新一期的美国《科学》周刊有篇报告认为:如果地球气候按现有趋势演变下去,几千年后,将经历一次气温骤降,开始一个1千到2千年的冰川期。
变化规律
关于地球冰川期应是地球气候变化规律的问题。科学界普遍认为气候骤变是冰川期特有的现象。以往人们通常借助格陵兰的冰川探究过去12万年内地球气温的演变情况。
最近,西班牙高等科研理事会的人员将地中海的阿尔沃兰海域(该处的化石被认为能反映整个北半球的气候演变过程)作为参照,首次分析、比较了过去25万年内地球气温的演变情况。
目前地球处于冰川间歇期,但测量海水温度在此期间下降了10℃,相当于大气温度下降了30℃。这一变化,对欧洲大陆的植被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目前地球气候还比较稳定,但与过去几个类似时期比,就发现这种稳定可能被打破。特别是,近200年来大气层吸纳的二氧化碳量是过去2000年的总和。
因而,在最新一期的美国《科学》周刊上,他们发表报告认为:如果地球气候按此趋势演变下去,几千年后,将经历一次气温骤降,开始一个1000年到2000年的冰川期。
在加拿大的渥太华西南200多公里的金斯顿附近,也有一个千岛湖。它是大冰川时期的产物,与大西洋相通,共有 大小岛屿1865个。湖中心的分界线将千岛湖一分为二,南岸是美国的纽约州,家家悬挂美国国旗。北岸则是加拿大的安大略省,多数悬挂加美两国国旗。在1865个岛屿中,2/3在加拿大境内,而美国拥有的岛屿大都面积大并有深水水道通往大湖(GREATLAKES),大湖由加美边界的5个湖组成:安大略湖、伊利湖、苏必利尔湖、密执安湖和休伦湖。在千岛湖的伊微里(IVYLEA)这个地方,一座连接美国和加拿大的国际大桥横跨千岛湖上,犹如一条天然彩虹,为千岛湖增加了几分娇艳。桥上车辆南来北往,川流不息,一派繁忙景象。金斯顿地处五大湖的连接处,享有“水城”之雅称,曾是水运要塞。还曾于1840年至1844年之间作为加拿大联邦政府的首都所在地。因而,金斯顿既有水城之风韵,又有古都之风貌。圣劳伦斯河发源于碧波荡漾的安大略湖,它造就了萨藏德群岛。水城金斯顿有许多港湾,那里的湖水十分清洁、宁静。卡纳诺基(CANANOQUE)码头是豪华客轮载运游客们去千岛湖览胜的地方,绕湖一周约3个小时。也有一个小时的湖上旅游线路,游客可各得其所。千岛湖水像大海一样深邃、碧蓝,像大洋一样广阔、坦荡,像镜子一样明亮、宁静。每年夏天,特别是节假日,千岛湖热闹非凡。碧蓝的湖水与天际相接,湖里千舟竞发,白帆点点。私人快艇,水上摩托吼叫着驰骋在宽广的千岛湖上,船尾留下白色的浪花一片。豪华客轮,家庭游船满载着加拿大人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慢慢地欣赏加、美两国湖边迤逦的风光,当船只每每擦肩而过时,人们互相招手问候。1000多个绿色岛屿,飘浮在水面上,每个岛屿都是郁郁葱葱的,几乎没有荒岛。它们和我们时近时远,若即若离……突然,一支绿色的舰队浩浩荡荡地向我们开过来,那“舰队”是数个大小不等的岛屿组成的,远远望去,犹如一支雄伟的海军舰队。一会儿,又有一个独木小屋向我们漂来,原来,那巴掌大的小屋就盖在巴掌岛上,小屋把小 岛遮了个严严实实,猛然一看,还以为水上漂着一座木房子。更有趣的是,在著名的扎维孔岛上,有世界上最短的国际桥,它像“扁担”一样,一头挑着加拿大,另一头挑着美国。这座桥全长仅9.75米,一头通向一个大岛,属于加拿大,而另一头通向一个小岛,是美国。一会儿,绿树退去,一片古城堡呈现在眼前,古堡的名字为博尔特。
1900年,百万富翁乔治·博尔特投资2500万美元,兴建罗宾兰德古堡,以献给他的妻子露易斯。然而,不幸的是,1904年他的妻子逝世了。听其他游客说,以前轮船上的人可以上岛一游,只要有身份证和驾驶执照就可放行了。而现在轮船不停了,但我们从轮船上看见,在这片古堡群入口处,的确设有一间小小的移民及海关办公室。室内有人在办公,为上岛的客人办理过境手续。大多数岛屿,绿树掩映,红屋顶,白房子时隐时现,这里是富人避暑的天堂。当他们在大都市呆腻了时,就在夏日来到没有喧嚣、空气清新的岛上避暑、消遣。这里应有尽有,一般人是消费不起的。我们并不羡慕他们有钱,但却十分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十分赞赏大自然的无穷魅力。大自然为人类创造了美好的境界,而那美好的境界理应属于全人类。然而,令人深感可惜的是,在当今世界上,由于贫富因素的制约,大自然美好的境界,仍然只属于少数有钱人,并非人人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