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李翰祥(1926-1997)热度:173

词语李翰祥(1926-1997)拆分为汉字:

李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李字字源来历,李字演变

落叶小乔木,果实称“李子”,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可食:~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难来喻兄弟相爱相助,后喻互相顶替或代他人受过)。投桃报~。~下不正冠(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桃~不言,下自成蹊(喻为人只要忠诚、正直一定会感动别人)。姓。……

翰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翰字字源来历,翰字演变

长而坚硬的羽毛:理翩振~。借指毛笔和文字、书信等:~苑。~墨(笔墨,借指诗文书画)。~藻。……

祥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祥字字源来历,祥字演变

吉利:~和。~瑞(吉祥的征兆)。不~。吉~。吉凶的预兆:~麟。~云。姓。……

 

查询词语:李翰祥(1926-1997)

汉语拼音:lǐ hàn xiáng

词语李翰祥(1926-1997)基本解释

电影导演。辽宁锦州人。曾就读于上海市立实验戏剧学校。1948年在香港从影。执导的《貂蝉》、《江山美人》、《后门》、《大军阀》,均获亚洲影展奖;《梁山伯与祝英台》、《西施》、《缇萦》、《乾隆下江南》、《乾隆下扬州》,均获金马奖;《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获文化部优秀影片特别奖。

词语李翰祥(1926-1997)在线造句

  1. Li adapted these visual concepts and ideology to create a utopian ancient Chinese world in his Huangmei Opera films.

    李翰祥导演采用了这些视觉观念及哲学并运用在他的黄梅调电影中,创造了一个理想乌托邦化的古代中国。

  2. Li Han-hsiang and His Actors

    李翰祥和他的演员

  3. A Conversation with Li Han-Hsiang

    与李翰祥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