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网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查字网为您提供包括汉字源流、汉字字源、字形演变等查询,收录词语超过40万条,提供汉语词组解释、反义词、近义词、汉字组词造句等内容。
欢迎您使用查字网汉字字源字典查询汉字流源、字源字义及字源演变,我们将继续丰富和完善字源网字典,以便为您提供更好地帮助和服务。
查字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243号
“衣” 是部首字。是为人体遮蔽或御寒的物品。古时称上衣为 “衣”,下衣为“裳” 。《说文》: “衣,依也。上曰衣,下曰裳。” 甲骨文、金文、楚简、 小篆等字形近似, 顺序写作 “、
、
、
、
、
” , 均象有领、袖、掩襟的上衣形。
由衣作形符组成的字很多。 如加 “㐱” 和 “辰” 字成 “、
、
”(袗、裖),表示黑色衣裳,《说文》: “袗,玄服。” ; 加 “楙”和“矛”字成 “
、
” (袤) , 表示上衣与下裳之间的带子, 《说文》 : “袤, 衣带以上。 ”此字“说文籀文”写作“
” (楙), 故也借指南北之间的距离;加 “皮” 成被褥的 “
、
” (被)字, 《说文》: “被, 寝衣, 长一身有半。 ” “衣”字隶书( 《娄寿碑》 )写作“
” , 成为今文。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动〉
穿衣 [wear;put on]
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孟子·滕文公上》
许子衣褐。
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韩非子·五蠹》
又如:衣紫腰金(身穿紫衣,腰系金带。喻高官厚禄,荣华富贵);衣帛(穿丝制的衣裳);衣冠(穿衣戴帽)
遮盖;包扎 [cover;wrap up;bind up]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易·系辞下》
裂裳衣疮。——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又如:衣被海内(给全国都带来好处);衣饰(掩饰);衣覆(覆盖)
依靠。后作“依” [rely on]
另见 yī
〈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领口,两旁象袖筒,底下象两襟左右相覆,为上衣形。“衣”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衣”的字与衣服有关。本义:上衣)
同本义 [upper garment;jacket]
衣,所以蔽体者也。上曰衣,下曰裳。——《说文》
一戎衣。——《书·武城》。传:“服也。”
薄澣我衣。——《诗·周南·葛覃》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诗·齐风·东方未明》
绿衣黄裳。——《诗·邶风·绿衣》
荀九家乾为衣。——《易·说卦》
夜披衣坐。——唐· 李朝威《柳毅传》
披紫衣。
又如:衣祛(衣袖);衣袖(衣服的袖子);衣裤(上衣与裤子)
服装的通称。合上衣下裳而言 [clothing;clothes;garment]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诗·秦风·无衣》
无衣无褐。——《诗·邶风·七月》
易衣而出,并日而食。——《礼记》
又如:衣衿(秀才穿的衣服;亦指秀才的功名);衣不解带(指和衣而睡);衣不周身(衣不蔽体);衣巾寄学(以士子的身份就学);衣袄(军服);衣饭(借指谋生的职业、技能)
器物的外罩 [covering]。如:衣甲(铠甲);衣车(前后有遮蔽的车子);弓衣;剑衣;衣袍(古代指覆盖在棺材外面的布罩)
指胞衣 [afterbirth]。如:衣胞符药(用胎盘做成的药物);衣包(胞衣,胎盘和胎膜)
涂层 [coating]。如:糖衣;防护衣
膜,薄软柔韧的片、张或层 [membrane]。如:花生衣
另见 yì
1. 衣 [yì]
衣包 yī bāo
[clothing bag used for travel] 旧时祭奠时烧给死者的用纸做的衣服和装着纸钱的纸袋
衣胞 yī bāo
[plucenta] 在分娩胎儿之后,由子宫排出的胎盘和胎膜
衣钵 yī bō
[legacy; Buddhist monk’s mantle and alms bowl which he hands down to his favourite disciple] 原指佛教中师父传授给徒弟的袈裟和钵,后泛指传授下来的思想、学问、技能等
衣橱 yī chú
[wardrobe;chest-drawer;bureau] 存放或收藏衣服的橱柜或壁橱
衣带诏 yī dài zhào
[secret imperial edict hidden in the clothing pocket] 藏在衣带间的秘密诏书。汉献帝时,曹操擅权,将篡夺帝位,献帝将秘密诏书缝在衣带里,托国舅董承带出宫外,这就是衣带诏的由来
遂赐衣带诏。--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衣兜,衣兜儿
衣蛾 yī é
[casemaking clothes moth]几种小黄色或浅黄衣蛾,它的幼虫吃有机物质(如毛织品、毛皮或皮革)
衣分 yī fēn
[ginning outturn;gin turnout] 子棉上纤维的重量与子棉重量的比,通常用百分率来表示,是评定棉花品种优劣的一条重要标准
衣服 yī fú
[garment;clothing;clothes] 衣裳服饰。今泛指身上穿的各种衣裳服装
衣钩 yī gōu
[clothes hook] 金属或其他坚韧材料做成或弯成的曲线形或弯角,用以钩住衣服
衣冠 yì guān
[clothes and hat]∶衣服和礼帽
衣冠楚楚 yī guān chǔ chǔ
楚楚:鲜明、整洁的样子。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
衣冠禽兽 yī guān qín shòu
穿戴着衣帽的禽兽。指品德极坏,行为象禽兽一样卑劣的人。
衣冠冢 yì guān zhǒng
[tomb containing personal effects of the deceased] 没有尸骨,只埋着死者的衣冠的坟墓
衣柜 yī guì
[robe]∶存放衣服用的立式柜
衣架 yī jià
[coat hanger;clothes-rack] 用以挂放衣服的架子
衣襟 yī jīn
[one or two pieces waking up the front of a Chinese jacket] 衣服当胸前的部分
衣裾 yī jū
[the front and the back of a Chinese robe or jacket] 衣服的前后襟
袅袅身轻约画图,轻风习习衣裾。--《梼杌闲评--明珠缘》
衣料 yī liào
[dress fabrics;materials for clothes]∶适宜做衣服的成品纺织品;尤指毛料或精纺毛织物
衣领 yī lǐng
[collar] 连在衣服上或分开的带形物,它有各种形状和大小,用以装饰衣服的领口
衣履 yī lǚ
[clothes and shoes] 衣服和鞋,泛指衣着
衣履不整
衣帽间 yī mào jiān
[locker room]∶专设有存物柜的房间;尤指设有供运动员个人单独存放衣服和专用设备的柜橱并供更换运动服的房间
衣取蔽寒 yī qǔ bì hán
[select clothes to keep the cold out] 衣服只求抵御寒冷。取,选取,采用。蔽,遮往
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衣衫 yī shān
[coat or clothing] 单衣;衣服
衣裳 yī shang
[clothing]衣服的通称
身上衣裳。--唐. 白居易《卖炭翁》
衣食 yī shí
[food and clothing] 衣服和食物,泛指各种基本生活资料
衣食父母 yī shí fù mǔ
踏入社会都靠父母提供。指生活所依赖的人。
衣食节制法 yī shí jié zhì fǎ
[sumptuary law] 衣食节制法,禁奢令,节俭令
衣食所安 yī shí suǒ ān
[food and clothing to preserve one's health] 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安,养。所安,养生的东西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左传.庄公十年》
衣食住行 yī shí zhù xíng
泛指穿衣、吃饭、住房、行路等生活上的基本需要。
衣饰 yī shì
[costumes] 衣着和装饰
她很朴实,从不在衣饰上用心思
衣物 yī wù
[clothing and other articles of daily use] 指衣服和器物
搜索衣物。--《广东军务记》
衣箱 yī xiāng
[trunk;suitcase] 盛衣服的箱子
衣着 yī zhuó
[clothing,headgear and fortwear] 指身上的穿戴;服装的式样;穿戴的方式
男女衣着。--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衣装 yī zhuāng
[clothing;headgear and footwear]
【申集下】【衣字部】
1. 衣 [yī]
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服。~着(zhuó)。~冠。~架。~锦还(huān)乡。
披或包在物体外面的东西:炮~。糖~。肠~。
中医把胎盘和胎膜统称为“胞衣”。
姓。
【唐韻】【集韻】【韻會】𠀤於希切,音依。
【說文】上曰衣,下曰裳。
【世本】胡曹作衣。黃帝時人。
【白虎通】衣者,隱也。
【釋名】衣,依也。人所以依以庇寒暑也。
【玉篇】所以形軀依也。
【類篇】象覆二人之形。
【易·繫辭】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
【禮·玉藻】衣,正色。裳,閒色。
【傅𤣥·衣銘】衣服從其儀,君子德也。衣以飾外,德以飾內。
又絲衣,祭服也。
【詩·周額】絲衣其紑。
又【博雅】寢衣,衾,𩏩服也。
又【釋名】中衣,言在外小衣之外,大衣之中也。
又心衣,抱腹而施鉤肩,鉤肩之閒施一襠,以養心也。
又面衣。
【晉書·惠帝紀】尚書高光進面衣。
又耳衣。
【唐·邊塞曲】金縫耳衣寒。
又綴衣,掌衣服官名。
【書·立政】王左右常伯、常任、準人、綴衣、虎賁。
又白衣,未仕之稱。
【後漢·崔駰傳】憲諫以爲不宜與白衣會。
又牛衣,編亂麻爲之。卽今俗呼爲龍具者。
【前漢·王章傳】章疾病,無被,臥牛衣中。
又垣衣,苔也。
【王融詩】垣衣不可裳。
又姓。
【通志·氏族略】見《姓苑》。
【正字通】明有衣勉仁、衣祐。
又人名。
【高士傳】被衣,堯時人。蒲衣,舜時人。
又靑衣,地名。
【史記·彭越傳】處蜀靑衣。
【註】今爲臨卭。
又借服膺意。
【書·康誥】紹聞衣德言。
又【唐韻】於旣切,讀去聲。服之也。
【玉篇】以衣被人也。
【增韻】著衣也。
【晏子·雜下篇】衣十升之布。
【前漢·東方朔傳】身衣弋綈。
又【韻補】於斤切。齊人言衣聲如殷,今姓有衣者,殷之謂歟。 一作㐆。
【通志·六書略】卽衣字,从向、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