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网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查字网为您提供包括汉字源流、汉字字源、字形演变等查询,收录词语超过40万条,提供汉语词组解释、反义词、近义词、汉字组词造句等内容。
欢迎您使用查字网汉字字源字典查询汉字流源、字源字义及字源演变,我们将继续丰富和完善字源网字典,以便为您提供更好地帮助和服务。
查字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243号
“庐”字的初文是炉火的 “炉 “字。在原始社会穴居时代,火炉置于穴的中央,族人白天围炉而食,夜晚围炉而睡,有炉才是庐(即家)的意思,所以庐又是房屋、民舍、居室的本义。后又指郊外季节性使用的看护瓜果园的草棚或守墓的房屋。 甲骨文写作“” , 上边是农田的“田”字, 下边是简化的草棚形。 字义十分明确精准。金文1写作“
” , 是“炉” 的形状(详见“炉”释文),金文2在“炉”上加表示棚屋的“厂” ,开始有人居的字义。小篆写作 “
” , 使廬内拥有了生活器皿。 《说文》: “庐, 寄也。 秋冬去, 春夏居。” ,说明了 “庐” 的用途。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名〉
(形声。从广( yǎn),廬声。从“广”,表示与房屋有关。本义:特指田中看守庄稼的小屋)
同本义 [hut;cottage]
庐,寄也。秋冬去,春夏居。——《说文》
庐,舍也。——《广雅》
余二十亩,以为庐舍。——《汉书·食货志》。注:“田中屋也。”
庐井有伍。——《左传·襄公三十年》
中田有庐,疆场有瓜。——《诗·小雅·信南山》
亦泛指简陋居室
屋室庐庾。——《荀子·正名》。注:“草屋也。”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晋· 陶潜《读山海经诗》之一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晋· 陶潜《饮酒》
南阳诸葛庐。—— 唐· 刘禹锡《陋室铭》
或黔其庐。——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竭其庐之入。——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焚汝庐。——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造庐访成。——《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庐舍(田舍;茅屋);庐落(庐舍院落);庐舍丘墟(家业败落);庐井(房舍田园);庐宇(房屋)
古代沿途迎候宾客的房舍 [hostel]
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周礼·地官》
古人为守丧而构筑在墓旁的小屋 [hut]。如:庐厂(临时用的丧棚);庐寝(古人服丧所住的墓旁小屋)
古代官员值宿所住的房舍 [house on duty]
君厌承明之庐。——《汉书·严助传》。注:“直宿所止曰庐。”
又如:庐帐(以帐幕作居室;帐篷);庐徼(驻有巡逻守备兵丁的营舍)
古州名[Lu prefecture] 。故址在今安徽省合肥市一带
通“籚”。矛戟等兵器的柄 [handle]
粤无镈, 燕无函, 秦无庐。——《周礼·考工记·总序》
又如:庐器(古代戈属兵器的柄);庐人(造戈矛之柄的工匠)
〈动〉
寄住 [lodge; put up at sb.'s house]
京师之野,于时处处,于时庐旅。——《诗·大雅·公刘》
庐剧 lú jù
[Luzhou opera] 安徽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原名倒七戏。因流行于该省中部旧庐州府一带而得名
庐陵 lú líng
[Lulin] 庐陵郡,就是吉州。现在江西省吉安市
庐山 lú shān
[Lushan Mountain] 山名,为中国著名避暑胜地。位于江西省九江以南,主峰海拔1474米,夏季凉爽,多雾,风景秀美,亚热带作物茂盛
庐山真面目 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
比喻事物的真相或人的本来面目。
庐冢 lú zhǒng
[house for guarding tomb] 也作庐墓。古时为了表示孝顺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叫做庐冢。庐,屋舍,冢,坟墓
【寅集下】【广字部】
房舍:茅~。~墓(a.古人于父母或老师死后,服丧期间守护坟墓,在墓旁搭盖的小屋居住;b.庐舍和坟墓)。
姓。
【唐韻】力居切【集韻】【韻會】【正韻】凌如切,𠀤音閭。
【說文】寄也。秋冬去,春夏居。
【詩·小雅】中田有廬。
【箋】中田,田中也。農人作廬焉,以便田事。
又【玉篇】屋舍也。
【集韻】粗屋總名。
【易·剝卦】小人剝廬。
【左傳·襄二十三年】則猶有先人之敝廬在,君無所辱命。
又𠋫舍也。
【周禮·地官】十里有廬,廬有飮食。
【註】廬若今野𠋫,徙有庌也。
又直宿,舍也。
【前漢·金日磾傳】小疾臥廬。
【註】殿中所止曰廬。
【班固·西都賦】周廬千列。
【註】直宿曰廬。
又國名。
【周語】廬由荆嬀。
【註】廬,嬀姓之國,荆嬀,廬女爲荆夫人也。
又邑名。
【楚語】以王如廬。
【註】廬,楚邑。
又州名。
【隋書·地理志】廬江郡,開皇初改爲廬州。
又山名。
【廬山記】周威王時,有匡俗廬君,故山取其號。
又【正韻】龍都切,音盧。
【周禮·冬官考工記】秦無廬。
【註】廬讀爲纑,謂矛戟柄竹攢柲。或曰摩䥨之器。
又與籚同。
【集韻】籚或作廬。
【註】殿中所正曰廬。〕 謹據照原書所正改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