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徧繁体字:徧字拼音:biàn徧字注音:ㄅㄧㄢˋ


徧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9笔画总数:12五笔86版:tyna


五笔98版:tyna仓颉号码:hohsb徧字结构:左右结构徧字五行:水


四角号码:23227郑码查询:oiwlgb2312码:noneBig5编码:none


國語小辭典uci-code:U+5FA7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徧造字法: 徧异体字:蹁遍偏

笔顺编号:332451325122

笔顺读写:

词条已被关注:6445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5-06

徧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


說文‧彳部

漢印徵
西漢

華山廟碑(隸)
東漢

熹.儀禮.泰射(隸)
東漢

楷書

徧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徧
中国大陆
台湾 徧
台湾
日本 徧
日本
韩国 徧
韩国
旧字形 徧
旧字形

徧字说文字源

徧字说文字源
徧-S01397

徧字字源字典

徧字字源字典
徧-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徧字基本解释

  1. 同“遍”。

徧字笔顺


biàn

康熙字典

【寅集下】【彳字部】

  1. 同“遍”。

【廣韻】比薦切【集韻】【韻會】【正韻】𤰞見切,𠀤編去聲。

【說文】帀也。

【廣韻】周也。

【書·舜典】徧于羣神。

【詩·小雅】羣黎百姓,徧爲爾德。

【左傳·莊二十年】樂及徧舞。

【疏】言樂之所有,舞悉周徧也。

又【廣韻】俗作遍。

【魏志·賈逵傳註】逵最好春秋左傳,自課誦之,月常一遍。

又【集韻】或作辯。

【禮·曲禮】然後辯殽。

【註】辯音徧,義同。

又【集韻】或作辨。

【史記·五帝紀】辨于羣神。

【書·舜典】作徧。

又與蹁通。

【集韻】蹁或作徧。

又與偏通。

【集韻】偏通作徧。

说文解字

【比薦切】-【卷二】

【原文】帀也。从彳扁聲。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帀也。
帀部曰。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