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卩繁体字:卩字拼音:jié卩字注音:ㄐㄧㄝˊ


卩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0笔画总数:2五笔86版:bnh


五笔98版:bnh仓颉号码:sl卩字结构:单一结构卩字五行:


四角号码:77220郑码查询:yaaagb2312码:DAE0Big5编码:none


國語小辭典uci-code:U+5369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卩造字法:卩异体字:卪𢎛卪㔾

笔顺编号:52

笔顺读写:

词条已被关注:2583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2-22

卩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


甲2451合35278

甲2491合26907何組

乙1109合21928子組

乙3108合634賓組

乙9077合21476子組

乙9077合21476子組

前5.18.5合35354

後2.24.3合18803賓組

林1.3.2合7767賓組

林1.20.10合77賓組

燕51合37794

燕377合3459賓組

續1.44.1合19776

京津3108合21422𠂤組

京都2283合32700歷組

甲2451(甲)

乙9077(甲)

後2.24.3(甲)

說文‧卩部

古鏡圖錄.張氏鏡(隸)
東漢

楷書

卩字象形文造型-卩字变化过程研究

读音:jié


甲骨文卩;

甲骨文卩;

金文节;

金文节;

金文节;

古陶文卩;

古玺文卩;

小篆卩;

小篆节;

汉帛书;

隶书

读音:jié

“卩”是 “节” 的初文。 “卩” (读jié)字甲骨文写作 “” , 是人在祭祀时跪拜的形状,故有礼节义,是象形字。“节”字出现晚于殷商。周代的金文写作 “” , 用 “” (竹)作形义符, 增加了节段义; “” (即)作声符。成为形声字。秦小篆随金文结构。汉隶书 (帛书和 《曹全碑》 )写作“” , 成为今文。 今简化字写作 “节” 。 《说文》分作 “卩” 、 “節”两个字,分别称: “卩 ,瑞信也。” 即节符。“節,竹约也。”指竹子的节。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卩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卩
中国大陆
台湾 卩
台湾
日本 卩
日本
韩国 卩
韩国
旧字形 卩
旧字形

卩字说文字源

卩字说文字源
卩-S06554

卩字字源字典

卩字字源字典
卩-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卩字基本解释

  1. 古同“节”。

卩字笔顺


jié

横折钩

康熙字典

【子集下】【卩字部】

  1. 古同“节”。

【玉篇】古文節字,註見竹部九畫。

【說文】作𢎛。

【正譌】卩象骨卩形。古符卩,所以示信,半在外,半在內,取象于骨卩,故又借爲符卩字。隷作節。

【韻會】卩與阝不同。阝音邑。

说文解字

【子結切】-【卷九】

【原文】瑞信也。守國者用玉卪,守都鄙者用角卪,使山邦者用虎卪,士邦者用人卪,澤邦者用龍卪,門關者用符卪,貨賄用璽卪,道路用旌卪。象相合之形。凡卪之屬皆从卪。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瑞信也。
瑞者、以玉爲信也。周禮典瑞注曰。瑞、節信也。典瑞若今符璽郞。掌節注曰。節猶信也。行者所執之信。邦節者、珍圭、牙璋、榖圭、琬圭、?圭也。按是五玉者皆王使之瑞卪。引伸之凡使所執以爲信、而非用玉者皆曰卪。下文是也。
守邦國者用玉卪。守都鄙者用角卪。
鄭云。謂諸侯於其國中。公卿大夫王子弟於其采邑。有所使亦自有節也。
使山邦者用虎卪。土邦者用人卪。澤邦者用龍卪。
鄭云。謂使卿大夫聘於天子諸侯行道所執之信也。是三卪者皆以金爲之。鑄虎人龍象焉。必自以其國所多者於以相別爲信。
門關者用符卪。貨賄用璽卪。道路用旌卪。
鄭云。門關、司門司關也。貨賄者、主通貨賄之官。謂司巿也。道路者、主治五涂之官。謂鄉遂大夫也。凡民遠出至於邦國、邦國之民若來入。由門者、司門爲之節。由關者、司關爲之節。其商、則司巿爲之節。其以徵令及家徙、則鄉遂大夫爲之節。符節者、如今宮中諸官詔符也。璽節者、今之印章也。旌節、今使者所擁節是也。巳上八句皆周禮掌節職文。此三句許意葢與鄭注不同。云門關者者、蒙上文使字而言。謂使於門關者也。
象相合之形。
若?篆則兩合矣。子結切。十二部。

卩字的部首是,和字部首相同的字(按点击率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