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卽繁体字:卽字拼音:jí卽字注音:ㄐㄧˊ


卽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7笔画总数:9五笔86版:rxbh


五笔98版:rxbh仓颉号码:hpsl卽字结构:左右结构卽字五行:


四角号码:27720郑码查询:nkrygb2312码:noneBig5编码:none


國語小辭典uci-code:U+537D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卽造字法:卽异体字:即堲皍

笔顺编号:325113552

笔顺读写:

词条已被关注:24032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4-04

卽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


大盂鼎西周早期集成2837

競卣西周早期集成5425

曶鼎西周中期集成2838

走馬休盤西周中期集成10170

頌鼎西周晚期集成2829

大克鼎西周晚期集成2836

毛公鼎西周晚期集成2841

元年師兌簋西周晚期集成4275

諫簋西周晚期集成4285

諫簋西周晚期集成4285

伊簋西周晚期集成4287

揚簋西周晚期集成4294

師㝨簋西周晚期集成4313

師𠭰簋西周晚期集成4324

頌簋蓋西周晚期集成4338

頌簋西周晚期集成4339

駒父盨蓋西周晚期集成4464

頌壺西周晚期集成9731

兮甲盤西周晚期集成10174

散氏盤西周晚期集成10176

秦公鎛春秋早期集成267

中山王昔壺戰國晚期集成9735

卽字象形文造型-卽字变化过程研究

读音:jí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金文1;

金文2;

石鼓文;

小篆;

隶书

读音:jí

“即”是就食,引申接近,到,立刻等义。《说文》: “即,即食也。”甲骨文、金文字形近似,顺序写作“” , 均象一跪坐之人, 面对食物准备就餐。石鼓文、小篆写作“”跪坐的人形已不直观, 尚留甲、金文的遗痕。隶书(汉《史晨碑》 )写作“” 。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卽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卽
中国大陆
台湾 卽
台湾
韩国 卽
韩国
旧字形 卽
旧字形

卽字字源字典

卽字字源字典
卽-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卽字基本解释

  1. 同“即”。

卽字笔顺


康熙字典

【子集下】【卩字部】

  1. 同“即”。

〔古文〕皍【唐韻】子力切【集韻】【韻會】【正韻】節力切,𠀤音稷。

【說文】卽食也。一曰就也。

【徐曰】卽猶就也。就食也。

【前漢·高帝紀】使陸賈卽授璽綬。

【註】師古曰:卽,就也。又【玉篇】今也。又【爾雅·釋詁】卽,尼也。

【註】尼,近也。

【疏】卽今相近也。又【前漢·西南𡗝傳】卽以爲不毛之地,無用之民。

【註】卽,猶若也。又卽卽,充實也。

【前漢·禮樂志·安世房中歌】磑磑卽卽,師象山則。

【註】積實之盛,類于山也。又通作則。

【前漢·王莽傳】應聲滌地,則時成創。

【註】則時,猶卽時也。又燭炬之燼曰卽。

【管子·弟子職】右手執燭,左手正櫛。《檀弓》註櫛作卽。又姓。

【廣韻】風俗通有單父令卽費。又漢複姓,有卽墨成。又【集韻】隷作卽。

【玉篇】今作卽。𤆽从火从収。


考證:〔【管子·弟子職】左手執燭,右手執卽。

【註】卽,作焱。〕 謹照原文左手執燭改右手執燭。右手執卽改左手正櫛。卽作焱非管子註文,惟禮記檀弓註引作卽。謹改爲檀弓註櫛作卽。

说文解字

【子力切】-【卷五】

【原文】即食也。从皀卪聲。

宋代徐鉉徐鍇注釋

徐鍇曰:“卽,就也。”

卽字的部首是,和字部首相同的字(按点击率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