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勃繁体字:勃字拼音:bó,bèi勃字注音:


勃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7笔画总数:9五笔86版:fpbl


五笔98版:fpbe仓颉号码:jdks勃字结构:左右结构勃字五行:水


四角号码:44427郑码查询:edyygb2312码:B2AABig5编码:AB6B


國語小辭典uci-code:U+52C3首尾分解:孛力部件分解:十冖子力


勃造字法:形声;从力、孛声勃异体字:

笔顺编号:124552153

笔顺读写:横竖捺折折竖横折撇

词条已被关注:57119次,词条更新时间:2024-11-21

勃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


說文‧力部

漢印徵
西漢

漢印徵
西漢

魯峻碑陰(隸)
東漢

晉辟雍碑陰(隸)
西晉

楷書

勃字象形文造型-勃字变化过程研究

读音:bó


甲骨文;

金文;

楚帛书;

小篆孛;

小篆勃;

汉简;

隶书孛;

隶书勃

读音:bó

“孛” 是 “勃” 的初文。本义是蓬勃有生气。甲骨文与 《楚帛书》字形近似, 写作“” , 上边的“”是草木上长形; 下是“子” (小儿)形, 会意“孛”如同草木和小儿的生长, 充满生机和活力。小篆写作“” ,上边的“” (屮chè)是初生的小草形, 下边的“” (子)是小儿; 两侧的 “”表示向上生长的动态线。一说是声符“八” , 也无不可。 《说文》称“人色也” ,即是指人的气色好,有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为表示其强劲,小篆另加力量的力, 写作“” 。 隶书据此写作“” , 彻底脱离了古文字,从此成为今文。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勃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勃
中国大陆
台湾 勃
台湾
香港 勃
香港
日本 勃
日本
韩国 勃
韩国
旧字形 勃
旧字形

勃字六书源流

勃字六书源流
勃-L37741
勃字六书源流
勃-L26220
勃字六书源流
勃-L26221
勃字六书源流
勃-L26222
勃字六书源流
勃-L26223
勃字六书源流
勃-L26224
勃字六书源流
勃-L26225

勃字说文字源

勃字说文字源
勃-S10399

勃字字源字典

勃字字源字典
勃-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勃字基本解释

1. 勃 [bó]2. 勃 [bèi]

勃 [bó]
  1. 突然,忽然:~然(a.突然,如“~~大怒”;b.兴起的样子,如“~~作色”)。

  2. 变色的样子:~腾腾(怒气上冲的样子)。

  3. 旺盛,兴起:~起。~发。~蓬。

勃 [bèi]
  1. 古同“悖”,违背事理,惑乱糊涂。

勃字笔顺






横撇/横钩

横撇/横钩

竖钩


横折钩

勃字详细解释

1. 勃 [bó]

勃 [bó]

〈动〉

  1. (形声。从力,孛( bèi)声。本义:排,推动) 同本义 [push]

    勃,排也。——《说文》

    勃,展也。——《广雅》。今苏俗语以力旋转物曰勃。

  2. 又如:勃郁(风回旋的样子;郁结);勃屑(即勃窣)

〈形〉

  1. 兴起;旺盛 [vigorous]

    气喷勃以布覆兮。——马融《长笛赋》

    勃勃,盛也。——《广雅》

    勃然平世之俗起焉。——《荀子·非十二子》。注:“兴起貌。”

  2. 又如:蓬勃(繁荣;旺盛);勃腾腾(烟气上升的样子;怒气上升的样子);勃勃(烟气上升的样子)

  3. 通“悖”。乖戾 [stubborn]

    彻志之勃,解心之谬。——《庄子·庚桑楚》

    利在故新相反,前后相勃。——《韩非子·定法》

  4. 又如:勃乱(行止违背常理);勃逆(叛逆);勃谿(相争吵。今婆媳不和叫妇姑勃谿)

  5. 变容、变色的样子 [change countenance]

    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论语·乡党》

  6. 又如:勃如(脸色变成庄重的样子);勃然(发怒变色的样子;突然;兴起的样子)

〈名〉

  1. 粉末;粉状物 [powder]

    有黄黑勃,着之污人手。——《农政全书·种植》

勃字常用词组

1. 勃 [bó]

勃 [bó]
  1. 勃勃 bó bó

    [thriving;vigorous;exuberant]∶充满(精力、兴致等)而精神旺盛的

    生气勃勃

  2. 勃发 bó fā

    [prosper;thrive;break out]

  3. 勃起 bó qǐ

    [erection] 原来松弛的、含有海绵状组织的身体部分充血时形成为坚挺膨胀的状态;阴茎或阴蒂的坚挺膨胀状态

  4. 勃然 bó rán

    [agitatedly]∶因心情烦乱、发怒等而激动地

  5. 勃兴 bó xīng

    [burst forth;rise suddenly;surge forward] 蓬勃兴起;飞速发展

    现代家庭装饰业悄然勃兴

康熙字典

【子集下】【力字部】

1. 勃 [bó]2. 勃 [bèi]

勃 [bó]
  1. 突然,忽然:~然(a.突然,如“~~大怒”;b.兴起的样子,如“~~作色”)。

  2. 变色的样子:~腾腾(怒气上冲的样子)。

  3. 旺盛,兴起:~起。~发。~蓬。

勃 [bèi]
  1. 古同“悖”,违背事理,惑乱糊涂。

【唐韻】【韻會】【正韻】蒲沒切【集韻】薄沒切,𠀤音孛。

【說文】排也。从力,孛聲。

【徐曰】勃然興起,有所排擠也。又【玉篇】卒也。

【韻會】勃卒,旋放之貌。又變色貌。

【論語】色勃如也。又姓。

【韻會】梁武帝攺豫章王姓勃氏。又通作渤。

【前漢·地理志】薊南通齊趙勃碣之閒。

【註】師古曰:勃,勃海也。又【韻補】叶皮列切,便入聲。

【蘇轍·滕王閣詩】餘思屬江湖,登臨寄遺堞。驕王應笑滕,狂客亦矜勃。

【註】王勃,唐人。

说文解字

【薄没切】-【卷十三】

【原文】排也。从力孛聲。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排也。
排者、擠也。今俗語謂以力旋轉曰勃。當用此字。論語。色孛如也。許所引乃本字本義。謂

勃字文言文解释

①<形>盛;旺盛。《左传•庄公十一年》:“禹、汤罪己,其兴也~焉。”

②<形>猝然变色。

③<名>粉末,花粉。《齐民要术•饼法》:“干剂于腕上手挽作,勿著~。”

④<动>争斗。柳宗元《憎王孙文》:“~诤号,唶唶强强。”

⑤通“渤”。《汉书•武帝纪》:“东临~海。”

⑥通“悖”,乖戾。《淮南子•氾论训》:“为论如此,岂不~哉。”

【勃谿】争斗,争吵。《庄子•外物》:“室无空虚,则妇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