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亍繁体字:亍字拼音:chù亍字注音:ㄔㄨˋ


亍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1笔画总数:3五笔86版:fhk


五笔98版:gsj仓颉号码:mmn亍字结构:上下结构亍字五行:金


四角号码:10201郑码查询:aaigb2312码:D8A1Big5编码:C948


國語小辭典uci-code:U+4E8D首尾分解:一丁部件分解:一丁


亍造字法: 亍异体字:

笔顺编号:112

笔顺读写:横横竖

词条已被关注:39193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4-14

亍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


說文‧彳部

楷書

亍字象形文造型-亍字变化过程研究

读音:xíng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侯马盟书;

小篆行;

小篆彳;

小篆亍;

隶书

读音:xíng

“行” 在《说文》 中是个部首字。用四通八达的道路表示行路。《说文》 : “行,人之步趋也。从彳,从亍。” 甲骨文、金文等字形近似, 顺序写作 “” , 正是十字路的形状。 《侯马盟书》 、 小篆等字形变化不大, 为追求线条流畅, 写作 “” 。 隶书(汉《刘熊碑》 )写作 “” , 已是今文。

“行” 字拆开后是 “彳” (读chì) 、“亍” ( chù)二字,作为“行” 的省文,用于偏旁部首,均表行走义。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亍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亍
中国大陆
台湾 亍
台湾
香港 亍
香港
日本 亍
日本
韩国 亍
韩国
旧字形 亍
旧字形

亍字说文字源

亍字说文字源
亍-S01414

亍字字源字典

亍字字源字典
亍-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亍字基本解释

  1. 〔彳~〕见“彳”。

亍字笔顺


chù



竖钩

亍字组词

亍字详细解释

〈名〉

  1. (指事。从反彳( chì)。见“彳”字) 右步为亍 [step with the right foot]

    亍,步止也。——《说文》

    泽马亍阜。——左思《魏都赋》

    秀骐齐亍。——颜延之《赭白马赋》

    亍,左步为彳,右步为亍,合则为行。——《字汇》

康熙字典

【子集上】【二字部】

  1. 〔彳~〕见“彳”。

【唐韻】【集韻】𠀤丑玉切,音梀。小步也。左步爲彳,右步爲亍,合之則爲行字。

又稍停也。

【左思·魏都賦】矞雲翔龍,澤馬亍阜。

【顏延之·赭白馬賦】纖驪接趾,秀騏齊亍。

又【廣韻】中句切,音駐。義同。

说文解字

【丑玉切】-【卷二】

【原文】步止也。从反彳。讀若畜。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步止也。
魏都賦曰。澤馬亍阜。赭白馬賦曰。秀騏齊亍。
从反彳讀若畜。
丑玉切。三部。

亍字的部首是,和字部首相同的字(按点击率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