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援繁体字:援字拼音:yuán援字注音:


援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9笔画总数:12五笔86版:refc


五笔98版:regc仓颉号码:qbme援字结构:左右结构援字五行:土


四角号码:52047郑码查询:dpgxgb2312码:D4AEBig5编码:B4A9


國語小辭典uci-code:U+63F4首尾分解:扌爰部件分解:扌爫一又


援造字法:形声;从扌、声援异体字:

笔顺编号:121344311354

笔顺读写:横竖横撇捺捺撇横横撇折捺

词条已被关注:42760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5-08

援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


說文‧手部

睡虎地簡37.101(隸)

史晨碑(隸)
東漢

楷書

援字象形文造型-援字变化过程研究

读音:yuán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甲骨文4;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金文4;

小篆爰;

小篆援;

隶书爰;

隶书援

读音:yuán

“爰” 和 “援” 是同一字,都是牵引的意思。《说文》: “爰,引也。”甲骨文、金文虽字形略有不同,但基本字素几乎相同,都具有一只手持物牵引另一人手的特征。其中甲骨文3象手持一杆拉一人。金文2将两手之间的介体写作 “大人”形,强化了 “爰”是反映人与人之间的救助关系。小篆在 “爰”旁另加一“” (手), 成“援”字。隶书(见《史晨碑》、 《郭有道碑》 )据此分别将其写作“” 和“” , 从古文字形中脱离出来。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援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援
中国大陆
台湾 援
台湾
香港 援
香港
日本 援
日本
韩国 援
韩国
旧字形 援
旧字形

援字六书源流

援字六书源流
援-L32075
援字六书源流
援-L32076
援字六书源流
援-L07406
援字六书源流
援-L07407
援字六书源流
援-L07408

援字说文字源

援字说文字源
援-S08989

援字字源字典

援字字源字典
援-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援字基本解释

  1. 牵引:攀~。~之以手。

  2. 帮助,救助:支~。~外。~助。~军。~救。增~。孤立无~。

  3. 引用:~用。~引。~据。

  4. 执,持:~笔(拿起笔来写,如“~~而书”)。

援字笔顺


yuán


竖钩









横撇/横钩

援字详细解释

〈动〉

  1. (形声。从手,爰( yuán)声。本义:拉,引)

  2. 同本义 [pull by hand]

    援,引也。——《说文》

    无然畔援。——《诗·大雅·皇矣》

    不援其所不及。——《礼记·缁衣》

    不援上。——《礼记·中庸》

    男女授受不亲,嫂溺手援非正。——《豆棚闲话》

    右抚剑,左援带,命驱之出。——《左传》

  3. 又如:援及(动起);援推(引之使来,推之使去)

  4. 攀援 [climb]

    猱蝯善援。——《尔雅》

    桃李之垂行者,莫之援也。——《吕氏春秋·下贤》

    夫为四邻之援。——《国语·鲁语上》

    猿猱欲渡愁攀援。——李白《蜀道难》

    石崖侧削则援崖。——《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5. 又如:援系(犹攀附。旧谓求婚之谦词)

  6. 擢拔,引进推荐 [promote]

    某官异材秀出,博学名家,…今乃援而进之,论者惜其晚矣。——苏轼《答曾舍人启》

  7. 又如:援进(提拔任用);援拾(提携收录)

  8. 引用 [cite;quote]

    援赦减等。——清· 方苞《狱中杂记》

  9. 又如:援纳(援例纳银捐官);援例(清朝规定捐一定数额的银子,可得到官职或监生资格);援例监(按照常规捐钱取得国子监监生的资格);有例可援;援验(引证)

  10. 拯救,相救 [rescue;save]

    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孟子》

  11. 又如:抗美援朝;援手(伸手拉人一把以解救其困厄);援拯(援救,帮助);援应(声援接应)

  12. 执持,持 [hold]。如:援旌(执旗);援桴三鼓(指擂鼓助威);援旌擐甲(执旗穿甲);援持(执持)

〈名〉

  1. 助,救助 [aid]

    为卿后援。——《资治通鉴》

    盖失强援。——宋· 苏洵《六国论》

  2. 篱笆 [hedge;fence]

    好事者怜之,编竹成援,遂之生植。——柳宗元《孤松》

援字常用词组

  1. 援笔 yuán bǐ

    [take up a pen] 执笔

    援笔立就

  2. 援笔成章 yuán bǐ chéng zhāng

    援笔:拿起笔来。拿起笔来就写文章。形容文思敏捷。

  3. 援兵 yuán bīng

    [reinforcement] 增援的部队

  4. 援古证今 yá gǔ zhèng jīn

    援:引。引述古事来证明今事。

  5. 援建 yuán jiàn

    [aid and build] 帮助建设;支援建设

    援建西藏

  6. 援救 yuán jiù

    [rescue;save] 援助解救,使脱离危难

    援救一个落水儿童

  7. 援军 yuán jūn

    [reinforcements] 救兵;增援的部队

  8. 援例 yuán lì

    [cite a precedent] 引用惯例或先例

    遇有缘事降革后援捐复原官者,淮以双单月一并计算。--《清会典.吏部》

  9. 援外 yuán wài

    [foreign aid] 从经济上或技术上援助外域或外国

  10. 援疑质理 yuán yí zhì lǐ

    [ask about question and reason] 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

    援疑质理,俯身倾耳请。--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1. 援引 yuán yǐn

    [cite]∶引证

    援引例证

  12. 援用 yuán yòng

    [recommend and use]∶引荐使用

    他喜欢援用亲戚

  13. 援助 yuán zhù

    [help;support;aid] 支援;帮助

    援助灾民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字部】

  1. 牵引:攀~。~之以手。

  2. 帮助,救助:支~。~外。~助。~军。~救。增~。孤立无~。

  3. 引用:~用。~引。~据。

  4. 执,持:~笔(拿起笔来写,如“~~而书”)。

【唐韻】雨元切【集韻】【韻會】于元切,𠀤音袁。

【說文】引也。

【詩·大雅】無然畔援。

【疏】畔是違道,援是引取。

【又】以爾鉤援。

【傳】鉤,鉤梯也。所以鉤引上城者。

【疏】援卽引也。

【禮·儒行】舉賢援能。

又【廣雅】牽也。

【增韻】拔也。

【禮·中庸】在下位不援上。

【註】援謂牽持之也。

【孟子】子欲手援天下乎。

又刃之直而上達曰援。

【周禮·冬官考工記】戈廣二寸,援四之。

【註】援長八寸,直刃也。

又【唐韻】【集韻】【韻會】𠀤干眷切,音院。救助也,接也。

【魯語】爲四鄰之援,結諸侯之信。

【註】所攀援以爲助也。

又【集韻】于願切,遠去聲。引持也。

【晉語】侏儒不可使援。

【註】侏儒短者,不可使抗援。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胡玩切,音換。與愌同。怑愌,不順也。一曰拔扈。

【詩·大雅·畔援箋】猶拔扈也。○按與傳疏義別。

说文解字

【雨元切】-【卷十二】

【原文】引也。从手爰聲。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引也。
大雅。以爾鉤援。毛傳。鉤援、鉤、鉤梯也。所以鉤引上城者。又無然畔援。傳曰。無是畔道。無是援取。
从手。爰聲。
雨元切。十四部。

援字文言文解释

yuán

①<动>拉拽;攀援。《游黄山记》:“石崖侧削则~岩。”

②<动>持;执拿。《国殇》:“~玉枹兮击鸣鼓。”

③<动>提出。《送东阳马生序》:“余立侍左右,~疑质理。”

④<动>引用。《柳敬亭传》:“~古证今,极力为之。”

⑤<名>帮助;援助。《六国论》:“盖失强~,不能独完。”

【援引】引证。推举;引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