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夏繁体字:夏字拼音:xià夏字注音:ㄒㄧㄚˋ


夏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7笔画总数:10五笔86版:dhtu


五笔98版:dhtu仓颉号码:muhe夏字结构:上下结构夏字五行:火


四角号码:10407郑码查询:anrsgb2312码:CFC4Big5编码:AE4C


國語小辭典uci-code:U+590F首尾分解:一夂部件分解:丆目夂


夏造字法:会意;从页、从臼、从攵夏异体字:昰夓廈夓𡕾𨂮𠍺

反义词:

笔顺编号:1325111354

笔顺读写:横撇竖折横横横撇折捺

词条已被关注:71341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1-18

夏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


伯頁父鬲西周晚期集成720

伯夏父鼎西周晚期集成2584

右戲仲日夒父鬲春秋早期集成668

秦公簋春秋中期集成4315

邳伯缶戰國早期集成10006

邳伯缶戰國早期集成10007

鄂君啟車節戰國中期集成12110

鄂君啟舟節戰國中期集成12113

戩5.13(甲)

林2.26.7(甲)

伯夏父鼎(金)
西周晚期

秦公簋(金)
春秋中期

邳伯缶(金)
戰國早期

鄂君啟舟節(金)
戰國中期

鄂君啟車節(金)
戰國中期

帛乙1.14(楚)

上(1).孔.2(楚)

天卜(楚)

天卜(楚)

天卜(楚)

包2.224(楚)

包2.225(楚)

郭.唐.13(楚)

說文古文

說文‧夊部

睡虎地簡10.4(隸)

五十二病方252(隸)

老子甲後218(隸)
西漢

西陲簡51.18(隸)
西漢

熹.春秋.僖廿一年(隸)
東漢

楷書

夏字象形文造型-夏字变化过程研究

读音:xià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金文4;

金文5;

说文古文;

古玺文;

楚帛书;

小篆;

三体石经;

汉帛书;

隶书

读音:xià

“夏”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最初为中原古部落名,后泛指中国。《说文》 : “夏,中国之人也。” 因当时中原一带气候炎热,故金文1的“夏” 字写作 “” , 表现出赤足露臂, 手脚叉开的夏日人形; 金文2写作“”, 在 “页”旁加一 “妟”字, “妟”有艳阳高照义, 仍表示热; 金文3写作“” , 是在突出头面的 “页”字旁加一“足”字, 用赤足表示天气热。“说文古文”和《三体石经》都使用了 “日”或“足”这两个重要字素,可见“夏” 又指夏天的原因。隶书(汉《郭有道碑》 )写作 “” , 成为今文。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夏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夏
中国大陆
台湾 夏
台湾
香港 夏
香港
日本 夏
日本
韩国 夏
韩国
旧字形 夏
旧字形

夏字甲骨文源流

夏字甲骨文源流
夏-J13961
夏字甲骨文源流
夏-J13962
夏字甲骨文源流
夏-J13963
夏字甲骨文源流
夏-J13964
夏字甲骨文源流
夏-J13965
夏字甲骨文源流
夏-J13966
夏字甲骨文源流
夏-J13967
夏字甲骨文源流
夏-J13968
夏字甲骨文源流
夏-J13969
夏字甲骨文源流
夏-J13970
夏字甲骨文源流
夏-J13971
夏字甲骨文源流
夏-J13972
夏字甲骨文源流
夏-J13973
夏字甲骨文源流
夏-J13974
夏字甲骨文源流
夏-J13975
夏字甲骨文源流
夏-J13976
夏字甲骨文源流
夏-J13977
夏字甲骨文源流
夏-J13978
夏字甲骨文源流
夏-J13979
夏字甲骨文源流
夏-J13980
夏字甲骨文源流
夏-J13981
夏字甲骨文源流
夏-J13982
夏字甲骨文源流
夏-J13983
夏字甲骨文源流
夏-J13984
夏字甲骨文源流
夏-J13985
夏字甲骨文源流
夏-J13986
夏字甲骨文源流
夏-J13987
夏字甲骨文源流
夏-J13988
夏字甲骨文源流
夏-J13989
夏字甲骨文源流
夏-J13990
夏字甲骨文源流
夏-J13991
夏字甲骨文源流
夏-J13992
夏字甲骨文源流
夏-J13993
夏字甲骨文源流
夏-J13994
夏字甲骨文源流
夏-J13995
夏字甲骨文源流
夏-J13996
夏字甲骨文源流
夏-J13997
夏字甲骨文源流
夏-J13998
夏字甲骨文源流
夏-J13999
夏字甲骨文源流
夏-J14000
夏字甲骨文源流
夏-J14001

夏字金文源流

夏字金文源流
夏-B08503
夏字金文源流
夏-B08504
夏字金文源流
夏-B08505
夏字金文源流
夏-B08506
夏字金文源流
夏-B08507
夏字金文源流
夏-B08508
夏字金文源流
夏-B08509
夏字金文源流
夏-B08510

夏字六书源流

夏字六书源流
夏-L35002
夏字六书源流
夏-L35003
夏字六书源流
夏-L35004
夏字六书源流
夏-L35005
夏字六书源流
夏-L35006
夏字六书源流
夏-L35007
夏字六书源流
夏-L35008
夏字六书源流
夏-L35009
夏字六书源流
夏-L35010
夏字六书源流
夏-L35011
夏字六书源流
夏-L35012
夏字六书源流
夏-L35013
夏字六书源流
夏-L35014
夏字六书源流
夏-L35015
夏字六书源流
夏-L17211
夏字六书源流
夏-L17212
夏字六书源流
夏-L17213
夏字六书源流
夏-L17214
夏字六书源流
夏-L17215
夏字六书源流
夏-L17216
夏字六书源流
夏-L17217
夏字六书源流
夏-L17218
夏字六书源流
夏-L17219
夏字六书源流
夏-L17220
夏字六书源流
夏-L17221
夏字六书源流
夏-L17187
夏字六书源流
夏-L17188
夏字六书源流
夏-L17189
夏字六书源流
夏-L17190
夏字六书源流
夏-L17191
夏字六书源流
夏-L17192
夏字六书源流
夏-L17193
夏字六书源流
夏-L17194
夏字六书源流
夏-L17195
夏字六书源流
夏-L17196
夏字六书源流
夏-L17197
夏字六书源流
夏-L17198
夏字六书源流
夏-L17199
夏字六书源流
夏-L17200
夏字六书源流
夏-L17201
夏字六书源流
夏-L17202
夏字六书源流
夏-L17203
夏字六书源流
夏-L17204
夏字六书源流
夏-L17205
夏字六书源流
夏-L17206
夏字六书源流
夏-L17207
夏字六书源流
夏-L17208
夏字六书源流
夏-L17209
夏字六书源流
夏-L17210

夏字说文字源

夏字说文字源
夏-S03894

夏字字源字典

夏字字源字典
夏-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夏字基本解释

  1. 一年的第二季:~季。~天。~令。~播。~熟。~粮。

  2. 中国朝代名:~代。~历。

  3. 指中国:华~。

  4. 姓。

夏字笔顺


xià




横折





横撇/横钩

夏字详细解释

〈名〉

  1. (会意。据小篆字形,从页,从臼,从攵。页( xié),人头。臼( jù),两手,攵( suī),两足。合起来象人形。本义:古代汉民族自称)

  2. 同本义。也称华夏、诸夏 [Chinese]

    夏,中国之人也。——《说文》。 朱骏声曰:“就全地言之,中国在西北一小隅。故陈公子少西字夏,郑公孙夏字西。”

  3. 泛指中国 [China]

    蛮夷猾夏。——《书·舜典》。 孔传:“夏, 华夏。”

    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公羊传·成公十五年》。注:“诸夏外土诸侯也。谓之夏者,大总下上言之辞也。”

    此之谓夏声。——《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服注:“与诸夏同风。”

    东夏之命。——《吕氏春秋·察今》。注:“东方也。”

  4. 又如:夏盟(古代华夏诸国间的结盟);夏声(古代中原地区的民间音乐)

  5. 朝代名 [the Xia Dynasty]

  6.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王朝,系传说中禹的儿子启所建立,奴隶制国家,建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北),即夏后氏

    构木钻燧于夏后氏。——《韩非子·五蠹》

    始于虞夏。—— 蔡元培《图画》

    夏后皋。——《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虞夏以来。——《史记·货殖列传》

  7. 又如:夏礼(夏代的礼法);夏书(记载夏代史事的书);夏甲(夏朝君主孔甲)

  8. 封建割据政权或农民起义政权称号 ∶东晋末,公元407年匈奴贵族赫连勃勃建夏国,建都统万城(今陕西横山西北) ∶隋末窦建德于公元618年建立夏国,都乐寿(今河北献县) ∶北宋仁宗时,赵元昊于1032年建立夏国,史称西夏,都兴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东南) ∶元末明玉珍于公元1362年建立夏国,都重庆

  9. 古代波斯的巴克特利亚人建立的国名 [Bactria]。如:夏国;大夏

  10. 通“厦”。大屋 [big house]

    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楚辞·哀郢》

    见若覆夏屋者矣。——《礼记·檀弓上》

  11. 夏季。一年的第二季,中国习惯指立夏到立秋的三个月时间,也指农历“四、五、六”三个月 [summer]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诗·小雅·四月》

  12. 又如:夏汛(夏季汛期);夏安居(僧徒在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禁止外出,又称“坐夏”);夏畦(夏天治理田畦);夏苗(夏季的禾苗或田猎)

〈形〉

  1. 大 [great]

    夏,大也。——《尔雅》

    于我乎夏屋渠渠。——《诗·秦风·权舆》。传:“大也。”

    [夏]此字本谊训大也。万物宽假之时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自关而西, 秦晋之间,凡物之壮大者而爱伟之,谓之夏。——《方言》

  2. 又如:夏李(大李);夏屋(大屋);夏海(大海)

  3. 华彩,即五色 [magnificent color]

    秋染夏。——《周礼》

  4. 又如:夏翟(夏狄。羽毛五色的野鸡);夏缦(古代卿乘坐的五采车)

夏字常用词组

  1. 夏播 xià bō

    [summer sowing] 夏天里播下种子

  2. 夏布 xià bù

    [grass cloth;grass linen] 用苎麻织的麻布

  3. 夏锄 xià chú

    [summer hoeing] 指夏季锄地的活儿

  4. 夏管 xià guǎn

    [summer field management] 夏季的田间管理

  5. 夏侯 xià hóu

    [surname] 复姓

  6. 夏后氏 xià hòu shì

    [the Xia Danasty set up by king Yu] 指禹建立的夏王朝。也称夏后或夏氏

    钻燧于夏后氏之世。--《韩非子.五蠹》

  7. 夏季 xià jì

    [summer]∶见夏天

  8. 夏口 xià kǒu

    [Xiakou] 古地名,位于汉水下游入长江处,由于汉水自沔阳以下古称夏水,故名。夏口在江北,三国吴置夏口督屯于江南,北筑城于武汉市黄鹄山上,与夏口隔江相对

  9. 夏历 xià lì

    见农历

  10. 夏粮 xià liáng

    [summer grain crops] 夏天收获的粮食

  11. 夏令 xià lìng

    [summer]∶夏季

  12. 夏令营 xià lìng yíng

    [summer camp] 夏季开设的供集体人员短期休养、娱乐的营地

  13. 夏秋 xià qiū

    [estivo-autumnal;aestivo-autumnal] 夏季与秋季;关于或见于夏季和秋季的事物--主要指某种类型的疟疾

  14. 夏日 xià rì

    [summer]∶夏天

    夏日葛衣。--《韩非子.五蠹》

  15. 夏收 xià shōu

    [summer harvest]

  16. 夏熟 xià shú

    [summer maturing] 夏季作物成熟

    夏熟作物

  17. 夏熟谷物 xià shú gǔ wù

    [fall grain] 秋季播种和在来年春季或夏季收获的谷物

  18. 夏天,夏季

  19. 夏衣 xià yī

    [summer clothing] 夏季穿的衣服

  20. 夏禹 xià yǔ

    [Xia Yu] 夏代开国之主。颛顼孙,姓如人氏,其号曰禹,亦曰文命。初封夏伯,故亦称伯禹。为有天下之号,史称夏禹,又称夏后氏。在位八年,后南巡,崩于会稽(今浙江绍兴市)。据传,禹治水,历十年之久,三过其门而不入,终于战胜洪水,民得以安。因此他是我国历史上劳苦功高而又最副盛名的国王

  21. 夏耘 xià yún

    [summer hoeing (ploughing)] 夏锄

  22. 夏至 xià zhì

    [summer solstice]∶对北半球的居民来说,指太阳到达夏至点的时刻;对南半球的居民来说,指太阳到达冬至点的时刻

  23. 夏种 xià zhòng

    [summer sowing] 夏季的播种

  24. 夏装 xià zhuāng

    [summer clothing] 夏衣

康熙字典

【丑集下】【夊字部】

  1. 一年的第二季:~季。~天。~令。~播。~熟。~粮。

  2. 中国朝代名:~代。~历。

  3. 指中国:华~。

  4. 姓。

〔古文〕𡔰𠍺昰𡕾【唐韻】【正韻】胡駕切【集韻】【韻會】亥駕切,𠀤音暇。四時,二曰夏。

【釋名】假也。寬假萬物,使生長也。

【前漢·魏相傳】南方之神炎帝,秉禮,執衡,司夏。

又【廣韻】胡雅切【集韻】【韻會】【正韻】亥雅切,𠀤音下。中國曰華夏。

【書·康誥】用肇造我區夏。

【詩·周頌】肆于時夏。

又國號。禹受舜禪,易虞爲夏。

又國名。

【史記·大宛傳】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千餘里。

【晉史】赫連勃勃。

【宋史】李元昊,𠀤僭國號曰夏,屬今寧夏。

又澤名。

【書·禹貢】雷夏旣澤。

又大夏,禹樂名。

【周禮·春官】大司樂舞大夏,以祭山川。鍾師掌金奏,凡樂事,以鐘鼓奏九夏。

【杜子春曰】王出入奏王夏,尸出入奏肆夏,牲出入奏昭夏,賔客至奏納夏,臣有功奏章夏,夫人祭奏齊夏,族人侍奏族夏,客醉而出奏裓夏,公出入奏驁夏。齊音齋,裓音陔,驁音遨。○按九夏,有聲無辭,註疏以《雅》《頌》諸篇强分配之,非。

又大屋曰夏。

【宋玉·招魂】冬有穾夏。

又大俎曰夏。

【詩·秦風】於我乎,夏屋渠渠。

【禮·檀弓】見若覆夏屋者矣。

【註】大俎,一名大房,半體之俎,足下有跗,如堂房也。

又五色曰夏。

【書·禹貢】羽畎夏翟。

【註】羽畎,羽山之谷。夏翟,雉具五色中旌旄之飾。

【周禮·春官·𣑱人之職】秋𣑱夏。服車五乘,孤乘夏篆,卿乘夏縵,蓋取諸此。

又【集韻】舉下切,音賈。地名。負夏,衞地。

【禮·檀弓】曾子弔于負夏。又陽夏,在開封。

【史記·高祖紀】追項王至陽夏。

又木名。

【禮·學記】夏楚二物,收其威也。

【註】夏,榎也。楚,荆也。

【詩·大雅】不長夏以革。

【王博士云】夏用木,革用皮,皆鞭扑之𠛬。

又,胡可切,音荷。

【𨻰琳·瑪瑙勒賦】四賔之筵,播以淳夏。色奪丹烏,明照烈火。

又叶創舉切,音楚。

【揚雄·城門校尉箴】昔在先世,有殷有夏。癸辛不德,而設夫險阻。又叶胡故切,音互。

【賈誼·鵩賦】單閼之歲,四月維夏。庚子日斜,鵩集余舍。 【春秋釋例】除春夏之夏,餘皆戸雅切。

【正字通】按古先有四時之夏,餘義皆假借。○按《正字通》此字下有畟字,重田部,今刪。

说文解字

【胡雅切】-【卷五】

【原文】中國之人也。从夊从頁从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中國之人也。
以別於北方狄、東北貉、南方蠻閩、西方羌、西南焦僥、東方夷也。夏、引伸之義爲大也。
从夊。从頁。从臼。臼、㒳手。夊、㒳足也。
胡雅切。古音在五部。

夏字的部首是,和字部首相同的字(按点击率排序)

夏字文言文解释

xià

①<名>四季的第二季。《论贵粟疏》:“春耕,~耘,秋获,冬藏。”

②<名>我国古代对中原地区的称呼,也称“华夏”、“诸夏”。《荀子•儒效》:“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而~。”

③<名>通“厦”,高大的房屋。屈原《九章•哀郢》:“曾不知~之为丘兮。”

④<名>朝代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第一代君主是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