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併繁体字:併字拼音:bìng併字注音:ㄅㄧㄥˋ


併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6笔画总数:8五笔86版:wuah


五笔98版:wuah仓颉号码:ott併字结构:左右结构併字五行:


四角号码:28241郑码查询:nuegb2312码:noneBig5编码:A8D6


國語小辭典uci-code:U+4F75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併造字法: 併异体字:傡倂拼並倂

笔顺编号:32431132

笔顺读写:

词条已被关注:7678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4-14

併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


說文‧人部

居延簡920(隸)
西漢

楷書

併字象形文造型-併字变化过程研究

读音:bìng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小篆并;

小篆竝;

小篆併;

隶书并;

隶书竝;

隶书併

读音:bìng

“并”是合并,二合一。《说文》: “并,相从也。” 甲骨文、金文及小篆1均象二人并立之形。此时是“竝”字; 或将二人成侧面形,下加两横画表示等同于“并”字。小篆3另加一立人,强调人的并列,此字是“併”字。隶书(汉《史晨碑》、 《武梁祠刻石》)等写作“” , 从此脱离了古文字的行列。简化字统一作“并” 。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併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併
中国大陆
台湾 併
台湾
香港 併
香港
日本 併
日本
韩国 併
韩国
旧字形 併
旧字形

併字甲骨文源流

併字甲骨文源流
併-J18934

併字六书源流

併字六书源流
併-L24296

併字说文字源

併字说文字源
併-S05756

併字字源字典

併字字源字典
併-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併字基本解释

  1. 同“并”。

併字笔顺


bìng








併字组词

康熙字典

【子集中】【人字部】

  1. 同“并”。

【字彙】同倂。

说文解字

【卑正切】-【卷八】

【原文】並也。从人并聲。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竝也。
十篇曰。竝者、倂也。與此爲互訓。並古音在十部。讀如旁。倂古音在十一部。讀如幷。竝倂義有別。許互訓者、禮經注曰古文並今文作倂。是古二字同也。
从人。幷聲。
此舉形聲包會意。卑正切。十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