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譱繁体字:譱字拼音:shàn譱字注音:ㄕㄢˋ


譱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13笔画总数:20五笔86版:udyy


五笔98版:uyyd仓颉号码:tqyrr譱字结构:镶嵌结构譱字五行:


四角号码:80661郑码查询:ucssgb2312码:noneBig5编码:none


國語小辭典uci-code:U+8B71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譱造字法: 譱异体字:善

笔顺编号:43111241112514111251

笔顺读写:

词条已被关注:27154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2-24

譱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


大鼎西周中期集成2807

師䢅鼎西周中期集成2817

善鼎西周中期集成2820

卯簋蓋西周中期集成4327

善夫吉父鬲西周晚期集成703

小克鼎西周晚期集成2798

小克鼎西周晚期集成2802

善夫山鼎西周晚期集成2825

善夫山鼎西周晚期集成2825

大克鼎西周晚期集成2836

毛公鼎西周晚期集成2841

善夫其簋西周晚期集成4147

諫簋西周晚期集成4285

大簋蓋西周晚期集成4298

此簋西周晚期集成4303

此簋西周晚期集成4304

此簋西周晚期集成4304

善夫克盨西周晚期集成4465

𩰬比盨西周晚期集成4466

善夫吉父簠西周晚期集成4530

石羊氏文厂言𨭗西周晚期集成10350

魯大左𤔲徒元鼎春秋早期集成2592

魯大𤔲徒厚氏元𥮉春秋早期集成4689

魯大𤔲徒厚氏元𥮉春秋早期集成4690

叔之仲子平鐘春秋晚期集成174

取它人鼎春秋集成2227

譱字象形文造型-譱字变化过程研究

读音:shàn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金文4;

金文5;

金文6;

楚简;

小篆1;

小篆2;

隶书

读音:shàn

“善” 是美好,友善。《说文》: “善,吉也。” 甲骨文、金文1写作“” , 都是羊头的形状。 甲骨文3、金文2写作“” , 突出表现羊的眼睛。羊的眼神在动物中温顺平和,羊又是美味,用羊比喻善义十分恰当。金文5和小篆在 “羊” 下加 “言” (或 “誩” ,对言)字,表示语言友善。 隶书以直笔方折取代了篆书的弧笔圆折, 写作 “” , 成为今文。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譱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譱
中国大陆
台湾 譱
台湾
日本 譱
日本
韩国 譱
韩国
旧字形 譱
旧字形

譱字字源字典

譱字字源字典
譱-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譱字基本解释

  1. 古同“善”。

譱字笔顺


shàn

譱字组词

康熙字典

【酉集上】【言字部】

  1. 古同“善”。

【唐韻】常衍切【集韻】【韻會】【正韻】上演切,𠀤膳上聲。

【說文】吉也。从誩从羊,與義美同意。

【前漢·禮樂志】安上治民,莫譱於禮。移風易俗,莫譱於樂。

【師古註】古善字。

又【玉篇】大也。

又人名。崇譱,見【宋史·宗室表】。 【說文】篆文作𦎍。

【集韻】隸作善。亦作嬗。

说文解字

【常衍切】-【卷三】

【原文】吉也。从誩从羊。此與義美同意。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吉也。
口部曰。吉、譱也。
从誩⺸。此與義美同意。
我部曰。義與善同意。羊部曰。美與善同意。按羊、祥也。故此三字從羊。常衍切。十四部。
篆文从言
據此則譱爲古文可知矣。此亦上部之例。先古後篆也。譱字今惟見於周禮。他皆作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