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篝繁体字:篝字拼音:gōu篝字注音:ㄍㄡ


篝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10笔画总数:16五笔86版:tfjf


五笔98版:tamf仓颉号码:httb篝字结构:上下结构篝字五行:木


四角号码:88447郑码查询:melbgb2312码:F3F4Big5编码:EABA


國語小辭典uci-code:U+7BDD首尾分解:⺮冓部件分解:竹井再


篝造字法:形声;从竹、声篝异体字:簼𥱏

笔顺编号:3143141122125211

笔顺读写:撇横捺撇横捺横横竖竖横竖折竖横横

词条已被关注:9873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2-21

篝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


說文‧竹部

楷書

篝字象形文造型-篝字变化过程研究

读音:gòu


甲骨文1;

甲骨文2;

金文1;

金文2;

金文媾;

小篆冓;

小篆媾;

小篆篝;

小篆构;

小篆购;

小篆沟;

小篆;

小篆遘;

小篆觏

读音:gòu

“冓”的本义是逢遘,相遇,交接。甲骨文写作“”,金文写作“”,都是两条鱼相遇、相对和结交的形状。后金文、小篆加表示人面的“頁”或“女”成“”媾字,转指人类的“婚媾”、“交媾”等义。

“冓”后用作义符或声符演化出很多字。如:加“木”字成构架的“”(构),指盖房时房顶承重的架木,会意构是木与木的相遇、相对、相交;加表示货币的“贝”字成购买的“”(购);加流水的水(氵)成“”(沟)字;加表示竹制用品的“竹”成“”(篝)字;加表示皮革制品的“革”(韦)成皮臂套的“” (鞲)字;加表示行走的“辵”(辶)成在行走中相遇的动词“”(遘)字。

与“遘”义近似的有一“”(觏)字。《说文》:“觏,遇见也。”

图为“象形字书画”造形

篝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篝
中国大陆
台湾 篝
台湾
香港 篝
香港
日本 篝
日本
韩国 篝
韩国
旧字形 篝
旧字形

篝字六书源流

篝字六书源流
篝-L12136

篝字说文字源

篝字说文字源
篝-S03352

篝字字源字典

篝字字源字典
篝-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篝字基本解释

  1. 竹笼:~火。~灯。

篝字笔顺


gōu













横折钩



篝字详细解释

〈名〉

  1. (形声。从竹,冓( gōu)声。本义:竹笼) 同本义 [bamboo cage]

    篝,笿也,可熏衣。——《说文》。方言注:“今熏笼也。”

    夜篝火。——《史记·陈涉世家》

  2. 上大下小而长,可以盛物的竹笼。如:篝石(以竹笼盛石块);篝灯呵冻(置灯于笼中,并以口气嘘物取暖。喻写作之勤奋);篝车(指水车);篝篓(竹筐)

  3. 指熏笼。如:篝衣(把衣服放在熏笼上烘干或烘暖)

篝字常用词组

  1. 篝火 gōu huǒ

    [campfire;bonfire]

康熙字典

【未集上】【竹字部】

  1. 竹笼:~火。~灯。

【廣韻】古侯切。

【集韻】【韻會】【正韻】居侯切,𠀤音鉤。

【說文】笿也,可薰衣。

【揚子·方言】篝,陳楚宋魏之閒謂之牆居。

【郭註】今薰籠也。

【廣雅】篝,籠也。

【史記註】篝火,以籠覆火也。

又負物籠。

【類篇】上大下小而長,謂之篝笭。

【史記·滑稽傳】淳于髠曰:道傍禳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而祝曰:甌簍滿篝。

又【類篇】居𠋫切【正韻】古𠋫切,𠀤音𥵡。竹器也。 【正韻】亦作𥵡。

说文解字

【古侯切】-【卷五】

【原文】笿也。可熏衣。从竹冓聲。宋楚謂竹篝牆以居也。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笿也。可熏衣。
按也字衍文。當云笿可熏衣者。廣韵曰。熏籠。
从竹。冓聲。
古矦切。四部。
宋楚謂竹篝牆居也。
各本牆居之閒誤衍以字。方言曰。篝、陳楚宋魏之閒謂之牆居。廣雅。篝、籠也。薰篝謂之牆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