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笄繁体字:笄字拼音:jī笄字注音:


笄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4笔画总数:10五笔86版:tgaj


五笔98版:tgaj仓颉号码:hmt笄字结构:上下结构笄字五行:木


四角号码:88441郑码查询:maegb2312码:F3C7Big5编码:D340


國語小辭典uci-code:U+7B04首尾分解:⺮开部件分解:竹开


笄造字法:形声;从竹、开声笄异体字:筓

笔顺编号:3143141132

笔顺读写:撇横捺撇横捺横横撇竖

词条已被关注:11139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2-20

笄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


天策(楚)

說文‧竹部

楷書

笄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笄
中国大陆
台湾 笄
台湾
香港 笄
香港
日本 笄
日本
韩国 笄
韩国
旧字形 笄
旧字形

笄字六书源流

笄字六书源流
笄-L30439
笄字六书源流
笄-L02370

笄字说文字源

笄字说文字源
笄-S03319

笄字字源字典

笄字字源字典
笄-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笄字基本解释

  1. 古代的一种簪子,用来插住挽起的头发,或插住帽子:发~。弁~。

  2. 古代特指女子十五岁可以盘发插笄的年龄,即成年:及~。~年。

笄字笔顺












笄字详细解释

〈名〉

  1. (形声本义:古代盘头发或别住帽子用的簪子) 同本义 [womans' large-sized hairpin]

    笄,簪也。——《说文》

    皮弁笄。爵弁笄。——《仪礼·士冠礼》

    中国冠笄。——《淮南子·齐俗》

    玉笄綦会此冤弁之笄也。——张衡《东京赋》

    节纵笄总。——《礼记·内则》

    栉设笄。——《仪礼·士冠礼》

    折委笄,此男子安发之笄也。——《国语·晋语》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

    设笄珥,衣阿锡。——《列子·周穆王》

  2. 又如:笄珈(原指妇人首饰。亦代指妇女);笄珥(古代妇女常用以装饰发耳的饰件);笄导(即簪导。一种首饰。用以束发)

〈动〉

  1. 指女子十五岁成年。亦特指成年之礼 [year in which a girl came of age]

    字而笄之。——《公羊传·僖公九年》

    既笄而孕——《国语·郑语》。注:“女十五而笄。”

  2. 又如:笄女(指成年的女儿);笄年(女子盘发插笄的年龄;成年);笄冠(女子加笄,男子加冠,指成年)

康熙字典

【未集上】【竹字部】

  1. 古代的一种簪子,用来插住挽起的头发,或插住帽子:发~。弁~。

  2. 古代特指女子十五岁可以盘发插笄的年龄,即成年:及~。~年。

〔古文〕𠚙【廣韻】古奚切,音雞。

【篇海】婦人之笄,則今之簪也。本作筓。

说文解字

【古兮切】-【卷五】

【原文】簪也。从竹幵聲。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兂也。
各本作簪。今正。兂下曰。首筓也。俗作簪。戴氏曰。無冠筓而冕弁有筓。筓所以貫之於其左右。是以冠無之。凡無筓者纓。冕制。延前圓垂旒。後方。延有紐。自延左右垂。筓貫之以爲固。紘以組。自頤屈而上。左右屬之筓。垂其餘。凡冕弁筓。有筓者紘。記曰。天子冕而朱紘。諸矦冕而靑紘。士冠禮。皮弁筓。爵弁筓。朱組紘纁邊。
从竹。幵聲。
古兮切。古音在十二部。

笄字文言文解释

<名>古代盘头发或别住帽子用的簪子。《列子•周穆王》:“正芳泽,正娥眉,设~珥。”【引】女子可以插笄的年龄,即成年。《国语•郑语》:“既~而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