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算繁体字:算字拼音:suàn算字注音:ㄙㄨㄢˋ


算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8笔画总数:14五笔86版:thaj


五笔98版:thaj仓颉号码:hbut算字结构:上下结构算字五行:木


四角号码:88446郑码查询:mlegb2312码:CBE3Big5编码:BAE2


國語小辭典uci-code:U+7B97首尾分解:⺮廾部件分解:竹目廾


算造字法:会意;从竹、从具算异体字:撰筭笇祘

笔顺编号:31431425111132

笔顺读写:撇横捺撇横捺竖折横横横横撇竖

词条已被关注:13295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2-21

算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


新甲3.352(楚)

說文‧竹部

漢印徵補
西漢

楷書

算字象形文造型-算字变化过程研究

读音:suàn


小篆算;

小篆筭;

汉帛书1;

汉帛书2;

隶书筭;

隶书算

读音:suàn

“算” 与 “筭” 同。《说文》: “算,数也。” “筭,长六寸,计历数者。” 古时以竹片或小木条做筹码,用手来回摆弄计算数字,故小篆、汉帛书分别写作“” 。 上边是“竹” , 代表竹片; 下边是“廾” (读gǒng)表示双手; 中间算字从“目” ,表示数目和用眼看。筭字下边从弄(是双手把玩玉的意思) ,表示摆弄,字形字义十分清楚。今规范字用 “算” 。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图为 “象形字书画” 《今古同春图》

精金铸就齐侯罍,春秋宝壶号孟姜。铭文镌刻方国史,传世古器耀灵光。贤达何愁懿声远,博爱更使梅溢香。自古忠良孝为本,华夏美德照龙乡。庚寅杏月,寻博古史料,见春秋后期齐国君侯因女孟姜夫之舅亡,故而令其服丧一年。受周天子奖掖。而造罍纪念之。顿感古人贤明忠孝实我华夏子孙美德也,之源也。

鹤年大熊写图并记于雪茶斋

规格: 高130CM 宽65CM

算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算
中国大陆
台湾 算
台湾
香港 算
香港
日本 算
日本
韩国 算
韩国
旧字形 算
旧字形

算字说文字源

算字说文字源
算-S03439

算字字源字典

算字字源字典
算-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算字基本解释

  1. 核计,计数:~草。~盘。~式。~账。~术。~计(a.算数目;b.考虑;c.估计;d.暗中某划损害别人。“计”均读轻声)。清~。预~。

算字笔顺


suàn








横折






算字详细解释

〈动〉

  1. (会意。从竹,从具。“竹”跟算筹有关,“具”表示齐备。本义:计算)

  2. 同本义 [calculate;figure]

    算,数也。——《说文》

    无算爵。——《仪礼·乡饮酒礼》

    亲则月算如邦人。——《仪礼·丧服记》

    明衣不在算。——《仪礼·士丧礼》

    有算为之节文也。——《礼记·檀弓下》

    何足算也?——《论语·子路》

    只恐把铁棍子打完了,也算不到这笔帐上来。——《儒林外史》

  3. 又如:算还(结算支付);算尽镏铢(极微小的数量也要算);算来(计算起来);算刻(犹计算);算定(经过计算而确定或断定);算程(计算路程)

  4. 推测;料想 [reckon;suppose]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宋· 姜夔《扬州慢》

    我算你今天一定会来

  5. 又如:算来(推测起来);算应(算定;料定)

  6. 作数,承认其有效力 [include;count]

    你算是个甚么东西?——《儒林外史》

  7. 又如:说了算

  8. 归;属于;当作;认作 [regard as;take as]

    你也算贫贱之交了。——《红楼梦》

  9. 又如:功劳算你的;算作(当作);算事(应作的头等大事)

  10. 征税。亦指征税计钱多少的单位 [tax]。如:算事(丁赋及徭役);算赋(汉代对成年人所征的丁口税);算商(向商人征税)

  11. 算命;算卦 [tell fortunes]。如:算五行(算命。将人出生的年、月、日、时,按天干、地支依次排成八个字,再用本干支的五行生克来推一生的命运)

〈名〉

  1. 计谋;谋划 [plan;scheme]

    自长非所增,自短非所损,算之所亡,若何?——《列子·力命》

    荐勋祖庙,享号 中宗。算计见效,优于 孝文。——《后汉书· 崔骃传》附崔寔《政论》

  2. 又如:算计弗通(考虑不周;谋划失误);算度(分析,判断);算略(谋略);算划(计划,谋划);算部(指寿命);算发(年龄不大而白发多)

  3. 数目;数额 [number]

    人畜无算。——《交史·崔浩传》

  4. 又如:算子(算筹。常用以计数或占卜);算子般(如同算筹丢在桌上一般);算筹(旧时计算数目所用器物之一种,其制甚古,以竹木或厚纸等为之,上记数字,用以布算);算禄(寿数和禄位)

  5. 通“筭”。计算用的筹码 [chip]

    一人执算以从之。——《仪礼·乡射礼》

    算,长尺二寸。——《礼记·投壷》

  6. 又如:算子(竹制的筹);算囊,算袋(旧时百官贮放笔砚等的袋子);算器(贮放算筹的器皿;竹器)

算字常用词组

  1. 算草 suàn cǎo

    [draft of arithmetical rechonings] 算题时做的草式

  2. 算错 suàn cuò

    [miscalculate]

  3. 算法 suàn fǎ

    [algorithm] 计算方法

    你的算法最简单

  4. 算卦 suàn guà

    [practise divination] 迷信的人按照卦象推算事情吉凶

  5. 算计 suàn jì

    [figure; reckon]∶计算数目

    多得难以算计

  6. 算进 suàn jìn

    [add] 把某人或某事物包括在内

    不要忘记把我算进去

  7. 算命 suàn mìng

    [fortune-telling] 旧时一种迷信。信数家用人出生的年、月、日、时,按天干、地支依次排列成八个字(称为八字),再用本干支所属五行生克推算人的命运。断定人的吉凶祸福

  8. 算命先生 suàn mìng xiān shēng

    [fortune-teller] 给人算命的人

  9. 算盘 suàn pán

    [abacus]∶中国使用的一种计算用具,一木框中嵌有细杆,杆上串有算盘珠,算盘珠可沿细杆上下拨动,通过用手拨动算盘珠来完成算术运算

    她们那快乐的心里便时时闪过了这样的算盘:夹衣和夏衣都在当铺里,这可先得赎出来;过端阳节也许可以吃一条黄鱼。--《春蚕》

  10. 算盘子儿 suàn pán zi er

    [beads on an abacus] 算盘上的珠子,扁圆形,中间有孔

  11. 算式 suàn shì

    [arithmetic formula] 用运算符号联结数字而成的式子。例如52(10-9)=10

  12. 算是 suàn shì

    [at last] 终于

    你可算是来啦,让我等得好苦

  13. 算术 suàn shù

    [arithmetic]

  14. 算数 suàn shù

    [stand;hold;count]∶承认有效

    说话算数

  15. 算题 suàn tí

    [arithmetical question] 数学(一般指算术)的练习题

    这道算题很难

  16. 算学 suàn xué

    [mathematics]∶数学

  17. 算账 suàn zhàng

    [or work out accounts; balance the books; make out bills]∶统计计算账目

康熙字典

【未集上】【竹字部】

  1. 核计,计数:~草。~盘。~式。~账。~术。~计(a.算数目;b.考虑;c.估计;d.暗中某划损害别人。“计”均读轻声)。清~。预~。

【廣韻】蘇管切【集韻】【韻會】【正韻】損管切,𠀤音篹。

【海篇】酸上聲。

【廣韻】物數也。

【儀禮·鄕飮酒禮】無算爵,無算樂。

【註】算,數也。賔主燕飮,爵行無數,醉而止也。燕樂亦無數,或閒或合,盡歡而止也。

【前漢·景帝紀】後二年詔曰:今訾算十以上廼得官,廉士算不必衆,有市籍不得官,無訾又不得官,朕甚愍之。訾算四得官,亡令廉士久失職,貪夫長利。

【註】應劭曰:古者疾吏之貪,衣食足,知榮辱,限訾十算廼得爲吏。十算,十萬也。賈人有財,不得爲吏,廉士無訾又不得官,故減訾四算得官矣。師古曰:訾與貲同。

又【集韻】緒纂切,又須兗切,音選。義𠀤同。

又竹器。

【史記·鄭莊傳】其餽遺人不過算器食。

【註】徐廣曰:算,竹器。

又【集韻】【正韻】𠀤蘇貫切,音蒜。計歷數者也。

【世本】黃帝時隷首作算數。

【前漢·律歷志】算法用竹,徑一分,長六寸,二百七十一枚而成六觚,爲一握。徑象乾律黃鐘之一,而長象坤呂林鐘之長。又【藝文志】曆家有《許商算術》二十六卷,《杜忠算術》十六卷。

【後漢·馬嚴傳註】《劉𡽪·九章算術》:方田第一,粟米第二,差分第三,少廣第四,商功第五,均輸第六,盈不足第七,方程第八,句股第九。

又投壷較射,數勝負之籌曰算。

【儀禮·鄕射禮】一人執算以從之。

【周禮·春官】《太史》:凡射事,飾中舍算。

【註】謂設算於中,以待射時而取之,中則釋之。

【禮·投壷】二算爲純,一算爲奇。

【註】純,全也。二算合爲一,全也。一算謂不滿純者。算之多少視坐上之人數,每人四矢,亦四算也。

又籌畫也。

【揚子·法言】爲國不廸其法,望其效,譬諸算乎。

【註】欲治而不用先王之法,猶無財運算,無益于富也。

又智也。

【列子·力命篇】自長非所增,自短非所損,算之所亡若何。

【註】算,猶智也。

又與筴同。

【儀禮·旣夕】主人之史請讀賵執算。

【註】古文算皆爲筴。又叶音訕。

【陸機·擬良宴詩】四座咸同志,羽觴不可算。高談一何綺,蔚若朝霞爛。 【集韻】或作選。

说文解字

【蘇管切】-【卷五】

【原文】數也。从竹从具。讀若筭。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數也。
論語。何足算也。鄭曰。算、數也。古假選爲算。如邶風不可選也。車攻序因田獵而選車徒。選皆訓數是也。又假撰爲算。如大司馬羣吏撰車徒。鄭曰。撰讀曰算。謂數擇之也是也。筭爲算之器。算爲筭之用。二字音同而義別。
从竹具。
从竹者、謂必用筭以計也。从具者、具數也。
讀若筭。
穌管切。十四部。

算字文言文解释

suàn

①<动>计算。《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还了房宿钱,~清了柴米钱。”

②<动>推算;演算。《张衡传》:“衡善于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

③<名>计划;谋画。诸葛亮《绝盟好议》:“使北贼得计,非~之上者也。”

④<动>推测;料想。《扬州慢》:“杜郎俊赏,~而今重到须惊。”

⑤<动>追究(责任)。《促织》:“而翁归,自与汝复~耳。”

⑥<动>当作;算作。《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你也~贫贱之交了。”

【算发】斑白的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