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网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查字网为您提供包括汉字源流、汉字字源、字形演变等查询,收录词语超过40万条,提供汉语词组解释、反义词、近义词、汉字组词造句等内容。
欢迎您使用查字网汉字字源字典查询汉字流源、字源字义及字源演变,我们将继续丰富和完善字源网字典,以便为您提供更好地帮助和服务。
查字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243号
“栗”树木名,栗树的果实板栗。《说文》: “栗,木也。从木,其实下垂, 故从卥……” 甲骨文写作 “、
” , 象枝头长有带刺的果实形。 金文、石鼓文、“说文古文”等字形与甲骨文大同小异。字形驳杂是秦未统一文字前的普遍现象。小篆高度概括了果实数量, 写作“
” 。 因 “说文古文”上端有一表示鸟巢的 “西”字, 成为隶变时的依据。隶书直写作“
” , 成为今文。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名〉
(会意。甲骨文象结了果实的栗树形。本义:木名。果实也称栗,可食)
一种落叶乔木,果实叫栗子,果仁味甜,可以吃。木材坚实,供建筑和制器具用;树皮可供鞣皮及染色用;叶子可喂柞蚕 [Chinese chestnut;hairy chestnut]
栗,栗木也。——《说文》
树之榛栗。——《诗·鄘风·定之方中》
练主用栗。——《公羊传·文公二年》
哀公同社于 宰我, 宰我对曰:“ 夏后氏以松, 殷人以柏, 周人以栗。”——《论语》
又如:栗主(用栗木做成的神牌位);栗跗(栗花)
任一种栗属的乔木或灌木结的可食的甜味坚果 [chestnut]
果至于梨栗枣之类。——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又如:栗黄(即栗子。因其肉色鲜黄而得名);栗爆(栗子在火炉中烘煨而爆裂);栗犊(小牛。因小牛初生时角如栗而得名)
姓
〈形〉
谷实饱满 [plump-eared]
实坚实好,实颖实栗。——《诗·大雅·民劳》
凡苗自函活以至颖栗,早者食水三斗,晚者食水五斗,失水即枯。——《天工开物》
坚实 [solid]
缜密以栗,知也。——《礼记·聘义》
又如:栗理(坚实有文理);栗然(坚实密致貌);栗密(谨严,缜密);栗温(质地密致而润泽)
庄敬,严肃 [respectful]
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书·舜典》
又如:栗斯(谨慎恭敬的样子)
〈动〉
恐惧 [fear]
临其穴,惴惴其栗。——《诗·秦风·黄鸟》。毛传:“栗,惧也。”
吾甚栗之。——《庄子·人间世》
慄深林兮惊层巅。(使深林战慄,使层巅震惊。)——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股栗欲堕。——明· 魏禧《大铁椎传》
恐栗。——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又如:战栗(发抖);栗栗(戒惧的样子;众多的样子);栗缩(因恐惧而颤栗畏缩);栗斯(看人的脸色)
哆嗦,发抖 [shudder;tremble]
疟之始发也,先起于毫毛,伸欠,乃作寒慄鼓颔。——《素问》
战战栗栗,日慎一日。——《韩非子·初见秦》
股战而栗。——《史记·齐悼惠王世家》
襄王闻之,颜色变作,身体战栗。——《战国策·楚策》
登高不栗。——《庄子》
又如:栗栗可惧(形容很害怕);不寒而栗
忧伤 [worry]
将乍往而未半,怵悼栗而怂兢。——《文选·张衡·西京赋》
通“历”。历阶 [surpass]
栗阶升,听命,降拜。——《仪礼·聘礼》
通“裂”。分开 [separate;divide]
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诗·豳风·东山》
〈形〉
通“凓”。寒、凉 [cold]
凓,寒也。——《说文》
二之二凓。——《诗·豳风·七月》
又如:栗冽(寒冷的样子);栗烈(凛冽。形容严寒)
栗暴 lì bào
[knuckles of a clenched fist when beating sb.on the head] 用弯曲的指头或拳头敲击人头,被击处肿块如栗
头上挨了几个栗暴
栗黄 lì huáng
[chestnut color] 栗子果。呈黄色,故称
蟹白栗黄。--《聊斋志异.促织》
栗木 lì mù
[chestnut wood] 栗树的轻而纹理粗的木材
栗色 lì sè
[maroon;chestnut color] 栗壳的颜色。即紫黑色
栗凿 lì záo
[knock other's head by the joint of the forefinger and middle finger] 方言。用食指和中指的骨节敲打别人的头部
栗子 lì zi
[chestnut] 由任何一种栗属灌木或乔木产生的可食的甜味坚果
【辰集中】【木字部】
落叶乔木,果实为坚果,称“栗子”,味甜,可食:~色。火中取~。
发抖,因害怕或寒冷肢体颤动:战~。
坚实:“缜密以~”。
姓。
〔古文〕㮚𣡼𣡷【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力質切,音慄。
【說文】作㮚,从木。其實下垂,故从𠧪。
【周禮·天官·籩人】饋食之籩,其實栗。
又堅木也。
【公羊傳·文二年】虞主用桑,練主用栗。
又謹敬也。
【書·舜典】寬而栗。
又堅也。
【禮·聘儀】縝密以栗。
又威嚴也。
【司馬法】位欲嚴,政欲栗。
又百穀實不秕謂之栗。
【詩·大雅】實穎實栗。
又栗烈,風寒也。
【詩·豳風】二之日栗烈。
又蹙也,謂越等。
【儀禮·燕禮】栗階不過二等。
又表道樹曰行栗。
【左傳·襄九年】魏絳斬行栗。
又觱栗。
【明皇雜錄】本龜茲國樂,亦曰悲栗。
又菱曰水栗。
【武陵記】兩角曰菱,三角、四角曰芰,通謂之水栗。
又【方言】秦俗以批髮爲栗。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栗縣屬沛郡。
又姓。
【風俗通】燕將栗腹。
又【集韻】【正韻】𠀤力蘖切,音裂。破裂之意。
【周禮·冬官考工記】工人居幹之道,葘栗不迆,則弓不發。
又叶力蘖切,音勒。
【蘇軾·中秋月詩】喚酒與婦飮,念我問兒說。豈知衰病後,空盞對梨栗。○按《說文》收𠧪部,今倂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