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亭繁体字:亭字拼音:tíng亭字注音:ㄊㄧㄥˊ


亭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7笔画总数:9五笔86版:ypsj


五笔98版:ypsj仓颉号码:yrbn亭字结构:上下结构亭字五行:火


四角号码:00201郑码查询:sjwagb2312码:CDA4Big5编码:AB46


國語小辭典uci-code:U+4EAD首尾分解:亠丁部件分解:亠口冖丁


亭造字法:象形亭异体字:停𠅘

笔顺编号:412514512

笔顺读写:捺横竖折横捺折横竖

词条已被关注:52039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2-21

亭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


陳純釜戰國集成10371

陳純釜(金)
戰國

說文‧高部

睡虎地簡25.52(隸)

老子甲28(隸)
西漢

居延簡甲873(隸)
西漢

武威醫簡71(隸)
東漢

曹全碑(隸)
東漢

楷書

亭字象形文造型-亭字变化过程研究

读音:tíng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甲骨文4;

甲骨文5;

古陶文;

小篆亭;

小篆停;

隶书亭;

隶书停

读音:tíng

“亭”字本指古代供行人食宿的路旁处所。《说文》: “亭,民所安定也。亭有楼。”这是后起义。最早的 “亭”字与 “高” 、“亳”等字同源。甲骨文写作“” , 古陶文写作“” , 小篆写作“” , 都是建在高土台的建筑。隶书( 《曹全碑》 )写作“” , 仍有古文字遗痕。

注: 因 “亭” 是供人落脚休息的地方,后小篆另加 “亻” (人)写作“” (停) , 自有停止之义。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亭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亭
中国大陆
台湾 亭
台湾
香港 亭
香港
日本 亭
日本
韩国 亭
韩国
旧字形 亭
旧字形

亭字六书源流

亭字六书源流
亭-L33462
亭字六书源流
亭-L33463
亭字六书源流
亭-L33464
亭字六书源流
亭-L33465
亭字六书源流
亭-L33466
亭字六书源流
亭-L33467
亭字六书源流
亭-L33468
亭字六书源流
亭-L33469
亭字六书源流
亭-L33470
亭字六书源流
亭-L33471
亭字六书源流
亭-L33472
亭字六书源流
亭-L33473
亭字六书源流
亭-L33474
亭字六书源流
亭-L11412
亭字六书源流
亭-
亭字六书源流
亭-
亭字六书源流
亭-

亭字字源字典

亭字字源字典
亭-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亭字字源字典
亭-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亭字基本解释

  1. 有顶无墙,供休息用的建筑物,多建筑在路旁或花园里;凉~。牡丹~。

  2. 建筑得比较简单的小房子:书~。邮~。岗~。

  3. 适中,均匀:~匀。

  4. 正,当:~午(正午,中午)。

亭字笔顺


tíng




横折



横撇/横钩


竖钩

亭字详细解释

〈名〉

  1. (象形。战国文字字形,其中“T”象矗立的亭柱。小篆以为从高省,丁声。本义:古代设在路旁的公房,供旅客停宿)

  2. 同本义。后指驿亭 [inn]

    亭,人所安定也。亭有楼。——《说文》

    汉家因 秦十里一亭。亭,留也。——《一切经音义经》

    亭,停也,亦人所停集也。——《释名·释宫释》

    为泗上亭长。——《汉书·高祖纪》

    安阳城南有一亭,夜不可宿,宿辄杀人。—— 晋· 干宝《搜神记》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菩萨蛮》

  3. 如:亭邮(驿站);亭民(驿亭附近的居民);亭寺(驿亭。寺,办公的官署);亭舍(驿亭的客舍);亭传(客栈);亭置(邮亭驿站);亭驿

  4. 亭子。有顶无墙,供休息用的建筑物,多建筑在路旁或花园里[pavilion]

    西蜀子云亭。——《三国志·诸葛亮传》

    常记溪亭日暮。——宋· 李清照《如梦令》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清· 姚鼐《登泰山记》

    亭西有岱祠。

  5. 又如:亭榭(亭阁台榭);亭馆(供人游憩歇宿的亭台馆舍);亭槛(亭子的栏杆;亭子);亭院(造有凉亭、楼阁等建筑物的庭园或花园);亭景(亭影);亭落(亭院;村落);亭彩(旧时办喜事扎的亭楼、铭旌)

  6. 古代设在边塞观察敌情的岗亭 [sentry box]

    百步一亭,高垣丈四尺,厚四尺,为闺门两扇。——《墨子》

    亭卒上楼扫除,见死妇,大惊,走白亭长。——汉· 应劭《风俗通》

  7. 又如:亭戍(古代边境上的岗亭和营垒);亭吏(亭长);亭佐(亭长的副手);门亭(设于城门处的亭);亭卒(秦汉亭中的差役)

  8. 像亭子的小房子 [kiosk]。

  9. 如:书亭;邮亭;亭场(卖盐的地方);亭子间

  10. 山梨 [mountain pear]

    枇杷橪柿,亭柰厚朴。——《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

  11. 秦汉时的基层行政单位 [grass-roots]

    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动〉

  1. 养育 [rear]。

  2. 如:亭育(养育,培育);亭毒(养育;化育)

  3. 停止。同“停” [stop]

    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皆以为潜行地下。——《汉书·西域传上》

  4. 又如:亭当(完毕,妥当);亭居(水静止的样子)

〈形〉

  1. 适中,均衡 [well-balanced]。

  2. 如:亭匀(均匀,妥贴)

  3. 直。姿势挺立的或笔直 [erect]。

  4. 如:亭立(直立;耸立);亭亭秀秀(身材修长,容貌、体态俊美);亭亭款款(身材修长、缓步走动的样子);亭亭植立(花木主干挺拔的);亭亭当当(妥当;合宜);亭亭袅袅(形容女子身材修长和体态轻盈)

  5. 正 [right]

    鹤迹秋偏静,松阴午欲亭。——《和史宫赞》

  6. 又如:亭决(公平的判断)

亭字常用词组

  1. 亭历 tíng lì

    [a kind of grass--wolly draba (Draba nemorosa)] 又写作葶苈,草木植物,籽味苦,可入药

    黄连苦杕亭历。--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2. 亭台楼阁 tíng tái lóu gé

    泛指多种供游赏、休息的建筑物。

  3. 亭亭 tíng tíng

    [erect;upright]∶高耸直立的样子

    亭亭净植。--宋. 周敦颐《爱莲说》

  4. 亭亭玉立 tíng tíng yù lì

    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形容女子身材细长。也形容花木等形体挺拔。

  5. 亭午 tíng wǔ

    [noon;midday] 正午;中午

    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李白《古风》

  6. 亭子 tíng zi

    [pavilion]∶花园、公园或娱乐场所供游乐或休息的小建筑,有时为装饰性的

    在亭子中野餐

  7. 亭子间 tíng zi jiān

    [a small,dark back room over a kitchen;garret] 〈方〉∶上海一些旧式楼房中的一种狭小黑暗的小房间,位于房子后部的楼梯中间

康熙字典

【子集上】【亠字部】

  1. 有顶无墙,供休息用的建筑物,多建筑在路旁或花园里;凉~。牡丹~。

  2. 建筑得比较简单的小房子:书~。邮~。岗~。

  3. 适中,均匀:~匀。

  4. 正,当:~午(正午,中午)。

【唐韻】特丁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丁切,𠀤音庭。

【說文】民所安定也。

【釋名】停也。道路所舍,人停集也。

【風俗通】亭,留也,行旅宿會之所館也。

【東觀漢紀】衞䬃爲桂陽太守,鑿山通路,列亭置郵。又【前漢·趙充國傳】分屯要害,冰解漕下,繕鄕亭,浚溝渠。

又亭長。

【後漢·百官志】十里一亭,十亭一鄕。有亭長持更板以劾賊,索繩以執賊。亭長舊名負弩,改爲亭長。或爲亭父。

【揚子·方言】楚東海之閒,亭父謂之亭公。

又【前漢·平帝紀】因郵亭書以聞。

【註】郵亭,行書之舍,卽今驛遞。

又直也。

【史記·五帝紀】以征不亭。

又平也,均也。

【前漢·酷吏傳】張湯平亭疑法。

【淮南子·原道訓】味者,甘立而五味亭。

又亭亭,山名,在泰山下。

【史記·封禪書】黃帝封泰山,禪亭亭。

又亭亭,聳立貌。

【太公·兵法】高山盤石,其上亭亭。

又【黃庭經】九原之山何亭亭。

【註】猶心也。

又亭毒,化育也。

【老子·道德經】亭之毒之。

【註】亭謂品其形,毒謂成其質。

又亭午。

【孫綽·遊天台山賦】羲和亭午,游氣高褰。

【註】亭,至也。午,日中也。游氣,海氣也。褰,開也。言氣開見日也。一曰亭午卽直午之義。

又【古今注】蜻蜓一名靑亭,色靑而大者是也。

又水止曰亭。與渟同。

【前漢·西域傳】其水亭居。

又【韻補】叶徒陽切。

【班固·高祖泗水亭𥓓】寸木尺土,無竢斯亭。揚威斬蛇,金精摧傷。

说文解字

【特丁切】-【卷五】

【原文】民所安定也。亭有樓,从高省,丁聲。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民所安定也。
亭定㬪韵。周禮。三十里有宿。鄭云。宿可止宿。若今亭有室矣。百官公卿表曰。縣道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長。十亭一鄉。鄉有三老。有秩嗇夫。後漢志曰。亭有長以禁盜賊。風俗通曰。亭、畱也。葢行旅宿會之所館。釋名曰。亭、停也。人所停集。按云民所安定者、謂居民於是備盜賊、行旅於是止宿也。亭定㬪韵。亭之引伸爲亭止。俗乃製停渟字。依釋名則漢時巳有停字。而許不收。徐氏鉉云。低債價停僦伺六字皆後人所加。是也。
亭有樓。
故从高。
从高省。丁聲。
特丁切。十一部。

亭字的部首是,和字部首相同的字(按点击率排序)

亭字文言文解释

tíng

①<名>古代设在路边供旅客停宿的公共房舍。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连短~。”

②<名>秦汉时基层行政单位。十里一亭,十亭一乡。《高祖还乡》:“你本身做~长,耽几盏酒。”

③<名>亭子;有顶无墙的建筑。《醉翁亭记》:“有~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亭候】古代用来侦察、监视敌情的岗亭。

【亭亭】⒈耸立的样子。⒉独立高洁的样子。⒊山名,在山东泰安南。

【亭午】正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