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宕繁体字:宕字拼音:dàng宕字注音:ㄉㄤˋ


宕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5笔画总数:8五笔86版:pdf


五笔98版:pdf仓颉号码:jmr宕字结构:上下结构宕字五行:火


四角号码:30602郑码查询:wdggb2312码:E5B4Big5编码:CC58


國語小辭典uci-code:U+5B95首尾分解:宀石部件分解:宀石


宕造字法:会意;从宀、从石宕异体字:雼

笔顺编号:44513251

笔顺读写:捺捺折横撇竖折横

词条已被关注:16499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2-21

宕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


明1812合18629賓組

甲653合29255無名組

寧滬1.396合27904無名組

拾5.13合28132無名組

前1.30.7合23432出組

後1.15.3合29256

戈冬方鼎西周中期集成2824

戈冬簋西周中期集成4322

不𡢁簋蓋西周晚期集成4329

琱生簋西周晚期集成4292

不𡢁簋西周晚期集成4328

明1812(甲)

寧滬1.396(甲)

戈冬方鼎(金)
西周中期

琱生簋(金)
西周晚期

說文‧宀部

漢印徵
西漢

樊敏碑(隸)
東漢

楷書

宕字象形文造型-宕字变化过程研究

读音:dàng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小篆;

隶书

读音:dàng

“宕”是石洞屋子。《说文》 : “宕,过也。一曰洞屋。从宀,砀省声。” 因洞可以穿行,所以《说文》释 “过” 。“宕” 字甲骨文1-3、金文1-3及小篆的字形近似,均是 “宀、石”结构。甲骨文的 “宀” (读mián )写作 “” , 金文写作 “” , 小篆写作 “” , 都是房屋的形状。 下边的 “石”字甲骨文写作 “” , 金文写作 “” , 小篆写作 “”, 都是岩崖下的石块形状。用以表示 “石屋” ,属会意字,字义十分明确。隶书(汉《樊敏碑》 )将小篆的 “” (宀)写作 “” , “” (石)写作“” , 从此成为今文。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宕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宕
中国大陆
台湾 宕
台湾
香港 宕
香港
日本 宕
日本
韩国 宕
韩国
旧字形 宕
旧字形

宕字甲骨文源流

宕字甲骨文源流
宕-J17628

宕字金文源流

宕字金文源流
宕-B11759
宕字金文源流
宕-B11760
宕字金文源流
宕-B11761
宕字金文源流
宕-B11762
宕字金文源流
宕-B11763

宕字说文字源

宕字说文字源
宕-S05285

宕字字源字典

宕字字源字典
宕-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宕字基本解释

  1. 拖延,搁置:~欠。~账(拖延不还的账)。延~。

  2. 放荡,不受拘束:流~。~逸(飘逸,洒脱)。

宕字笔顺


dàng



横撇/横钩




横折

宕字详细解释

〈名〉

  1. 洞穴;洞屋 [cave]

    宕,过也。一曰洞屋。从宀,碭省声。——《说文》。按,字从宀,洞屋当为本训。洞屋者,四围无障蔽之谓。

  2. 引申为空旷或昏暗。如:宕冥(辽阔无垠的天空;迟钝昏昧)

  3. 坑洼 [pit]。如:宕户(采石矿的工人);宕匠(采石工)

〈动〉

  1. 穿过;通过 [pass]

    邗子寻犬,宕入仙穴。——《列仙传》

  2. 引申为流荡;游荡 [loaf about]

    回过曰宕。——《通俗文》

    长狄兄弟三人佚宕中国。——《谷梁传·文公十一年》

    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曹植《怨歌行》

  3. 又如:宕子(荡子。到处流浪的人);宕宕(无定止的样子);宕落(流动而富于变化)

  4. 放纵,不受约束 [indulge]

    性豪宕,不拘细行。——《金史·姬汝作传》

  5. 又如:宕往(豪爽不羁);宕迈(放逸豪爽)

  6. 耷拉着;悬挂 [droop]。如:宽皮宕肉

  7. 拖延 [procrastinate]。如:不许宕过年;宕挨,宕延(拖延);宕账(悬欠未还的账)

宕字常用词组

  1. 宕出来 dàng chū lái

    [protruding]〈方〉∶突出来

    正是女儿豆腐西施,打得头破血流,眼乌珠者宕出来。-- 清. 张南庄《何典》

  2. 宕账 dàng zhàng

    [default] 拖着无法收回的账

康熙字典

【寅集上】【宀字部】

  1. 拖延,搁置:~欠。~账(拖延不还的账)。延~。

  2. 放荡,不受拘束:流~。~逸(飘逸,洒脱)。

【廣韻】徒浪切【集韻】【韻會】大浪切,𠀤音盪。

【說文】過也。一曰洞屋,从宀碭省聲。

【穀梁傳·文十一年】長翟兄弟三人佚宕中國。

又州名。秦漢諸羌地,後魏內附,周置宕州,陝西化外,汝南項有宕鄕。又【集韻】采石工謂之宕戸。

又【正字通】與蕩通。


考證:〔【穀梁傳·文十一年】長翟弟兄三人佚宕中國。〕 謹照原文弟兄改兄弟。

说文解字

【徒浪切】-【卷七】

【原文】過也。一曰洞屋。从宀,碭省聲。汝南項有宕鄉。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過也。
宕之言放蕩也。穀梁傳引傳曰。長狄兄弟三人。佚宕中國。
一曰洞屋。
洞屋謂通迵之屋。四圍無障蔽也。凡道家言洞天者、謂無所不通。
从宀。碭省聲。
徒浪切。十部。
汝南項有宕鄉。
汝南郡項縣。地理志、郡國志同。春秋經之項國也。今河南陳州府項城縣是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