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宓繁体字:宓字拼音:mì,fú宓字注音:


宓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5笔画总数:8五笔86版:pntr


五笔98版:pntr仓颉号码:jph宓字结构:上下结构宓字五行:水


四角号码:30334郑码查询:wdwmgb2312码:E5B5Big5编码:CC57


國語小辭典uci-code:U+5B93首尾分解:宀必部件分解:宀必


宓造字法:形声;从宀、必声宓异体字:

笔顺编号:44545434

笔顺读写:捺捺折捺折捺撇捺

词条已被关注:34048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2-21

宓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


子作婦女匋卣商代晚期集成5375

子作婦女匋卣商代晚期集成5375

𩕢卣西周早期集成5389

鐵128.1(甲)

鐵185.3(甲)

子作婦女匋卣(金)
商代晚期

說文‧宀部

樊敏碑(隸)
東漢

楷書

宓字象形文造型-宓字变化过程研究

读音:mì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甲骨文4;

甲骨文5;

金文;

小篆密;

小篆宓;

隶书密;

隶书宓

读音:mì

“宓”是“密” 的初文,密行而宓废。本义是安静的密室。《说文》:“宓, 安也。 ” 甲骨文写作 “”。 均为屋室中设有长兵器(守卫)的形状,犹如后代的作战室、白虎堂、机要室,用重兵把守。金文在此形下加一 “山”字, 写作“” 。 《说文》称: “密, 山如堂者。 ”意思是像堂屋样的山。不确。用现在的话说,应是机要密室重如山。小篆除据金文写作“”外, 另用甲骨文“宓”字的结构作一“”字。隶书( 《赵宽碑》 )等写作 “” 。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宓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宓
中国大陆
台湾 宓
台湾
香港 宓
香港
日本 宓
日本
韩国 宓
韩国
旧字形 宓
旧字形

宓字说文字源

宓字说文字源
宓-S05234

宓字字源字典

宓字字源字典
宓-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宓字基本解释

1. 宓 [mì]2. 宓 [fú]

宓 [mì]
  1. 安静。

  2. 姓。

宓 [fú]
  1. 古同“伏”,“伏羲”亦作“宓羲”。

宓字笔顺





横撇/横钩


斜钩



宓字详细解释

1. 宓 [mì]

宓 [mì]

〈形〉

  1. 安宁 [peaceful;tranquil]

    宓,安也。——《说文》。段注:“此字经典作密。”

    宓穆休于太祖之下。——《淮南子》

  2. 静止;静默 [static;silent]。如:宓穆(安详静穆)

  3. 秘密,不公开 [secret]

    豺牙宓厉,虺毒潜吹。——庾信《哀江南赋》

  4. 水疾流的 [rapid]。如:宓汨

  5. 另见 fú

康熙字典

【寅集上】【宀字部】

1. 宓 [mì]2. 宓 [fú]

宓 [mì]
  1. 安静。

  2. 姓。

宓 [fú]
  1. 古同“伏”,“伏羲”亦作“宓羲”。

【唐韻】美畢切【集韻】【韻會】【正韻】覓畢切,𠀤音蜜。

【說文】安也。

【玉篇】止也,靜也,默也。

【埤蒼】祕宓也。

【顏師古曰】宓汨,去疾也。

又人名。

【三國志】秦宓。

又房六切。

【孟康漢書古文註】宓,今伏字。皇甫謐云:伏羲或謂之宓羲。考諸經史緯侯無宓羲之號,必後世傳寫誤以虙爲宓。孔子弟子虙不齊,後人云濟南伏生,卽子賤之後,是知虙與伏古字通用,後誤以爲宓也。

又【集韻】宓或作密𧶡。

说文解字

【美畢切】-【卷七】

【原文】安也。从宀必聲。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安也。
此字經典作密。密行而宓廢矣。大雅。止旅乃密。傳曰。密、安也。正義曰。釋詁曰。密、康、靜也。康、安也。轉以相訓。是密得爲安。按上林賦宓汨、去疾也。義似異而實同。孔子弟子子賤姓宓。
从宀。必聲。
美畢切。十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