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奄繁体字:奄字拼音:yǎn,yān奄字注音:ㄧㄢˇ


奄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5笔画总数:8五笔86版:djnb


五笔98版:djnb仓颉号码:klwu奄字结构:上下结构奄字五行:土


四角号码:40716郑码查询:gdkzgb2312码:D1D9Big5编码:A961


國語小辭典uci-code:U+5944首尾分解:大电部件分解:大电


奄造字法:会意;从大、从电奄异体字:掩淹晻庵奄𡘹

笔顺编号:13425115

笔顺读写:横撇捺竖折横横折

词条已被关注:37195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2-21

奄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


䧹公鼎西周早期集成2553

䧹公鼎西周早期集成2554

䧹公鼎(金)
西周早期

說文‧大部

睡虎地簡20.182(隸)

孫臏21(隸)
西漢

華山廟碑(隸)
東漢

魏上尊號奏(隸)
曹魏

楷書

奄字象形文造型-奄字变化过程研究

读音:yǎn


金文奄;

金文奄;

金文弇;

说文古文弇;

古玺文弇;

小篆奄;

小篆掩;

小篆弇;

隶书奄;

隶书掩

读音:yǎn

“奄” 的本义是覆盖。 《说文》: “奄, 覆也。 ”金文写作“” ,上边是闪电形,下边是人形,会意闪电临空,罩于人顶,自有覆盖天下的感觉。小篆为了字形结构的安排,将闪电置于人的足下,形义全失,但为隶书楷化奠定了基础。为表示掩盖,用手捂等义,小篆另加“” (手、 扌)作“”(掩)字。隶书《曹全碑》等分别写作“” 。

“弇”是掩盖。《说文》: “弇,盖也。从廾,从合。” “说文古文”写作“” , 上边是洞穴, 中间是太阳, 下边是双手, 会意用双手将太阳藏进洞中,没了太阳天下一片黑暗,自然把万物都掩盖起来了。金文、古玺文、小篆写作 “ ” , 上边是盒子的 “盒” (合是盒的初文) , 下边是双手,会意将东西装进盒子里。此字突出遮盖的 “盖”意。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奄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奄
中国大陆
台湾 奄
台湾
香港 奄
香港
日本 奄
日本
韩国 奄
韩国
旧字形 奄
旧字形

奄字金文源流

奄字金文源流
奄-B14992
奄字金文源流
奄-B14993

奄字六书源流

奄字六书源流
奄-L35503
奄字六书源流
奄-L35504
奄字六书源流
奄-L18751
奄字六书源流
奄-L18752
奄字六书源流
奄-L18753

奄字说文字源

奄字说文字源
奄-S07470

奄字字源字典

奄字字源字典
奄-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奄字基本解释

1. 奄 [yǎn]2. 奄 [yān]

奄 [yǎn]
  1. 覆盖:~有天下。

  2. 忽然,突然:~弃(忽然抛弃)。~忽(忽然,如“~~如神”)。~然。

  3. 气息微弱:~~一息。

奄 [yān]
  1. 古同“阉”,指宦官。

  2. 古同“淹”,停留,久留。

奄字笔顺


yǎn





横折



竖弯钩

奄字详细解释

1. 奄 [yǎn]

奄 [yǎn]

〈副〉

  1. 突然地 [suddenly]

    奄忽灭没。——马融《长笛赋》。注:“奄遽也。”

  2. 又如:奄然(突然;悄然);奄至(急速来到)

〈形〉

  1. 气息微弱的样子 [the breath is dying out]

    奄,息也。——《方言》十

    奄息葱极。——《汉书·司马相如传》。注:“奄然休息也。”

    神奄留。——《汉书·礼乐志》。按,安也。

奄字常用词组

1. 奄 [yǎn]

奄 [yǎn]
  1. 奄忽 yǎn hū

    [suddenly;quickly;all of a sudden]∶忽然,突然

    奄忽如神

  2. 奄奄 yǎn yǎn

    [feeble breathing]∶气息微弱的样子

    儿神气木呆,奄奄思睡。--《聊斋志异.促织》

  3. 奄奄一息 yǎn yǎn yī xī

    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只剩下一口气。形容临近死亡。

康熙字典

【丑集下】【大字部】

1. 奄 [yǎn]2. 奄 [yān]

奄 [yǎn]
  1. 覆盖:~有天下。

  2. 忽然,突然:~弃(忽然抛弃)。~忽(忽然,如“~~如神”)。~然。

  3. 气息微弱:~~一息。

奄 [yān]
  1. 古同“阉”,指宦官。

  2. 古同“淹”,停留,久留。

【廣韻】【集韻】【韻會】衣檢切【正韻】於檢切,𠀤音厭。

【說文】覆也,大有餘也。从大申,申,展也。一曰忽也,遽也。

【書·立政】奄甸萬姓。

【詩·周頌】奄有四方。

又人名。

【詩·秦風】子車奄息。

又【正韻】衣炎切,音淹。久觀也。

【詩·周頌】奄觀銍艾。

又久留也。

【漢·更定郊祀樂歌】神奄留,臨須搖。

【註】奄讀淹。須搖,須臾也。又神夕奄虞蓋孔享。

又國名。東諸侯助紂爲虐者。

【書·多方】王來自奄。

又奄里,在魯城東,卽曲阜舊城址。

【通志】謂之商奄里。

又【集韻】於贍切【正韻】於豔切,𠀤音𢜰。精氣閉藏也。

【周禮·春官】奄人。劉昌宗讀。


考證:〔【集韻】於贍切,【正韻】於豔切,𠀤音弇。〕 謹按集韻於贍切以𢜰字爲首,謹照集韻弇改𢜰。

说文解字

【依檢切】-【卷十】

【原文】覆也。大有餘也。又,欠也。从大从申。申,展也。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覆也。大有餘也。
釋言曰。荒奄也。弇、同也。弇、葢也。古奄弇同用。覆葢同義。詩皇矣傳曰。奄、大也。執競傳曰。奄、同也。鄭箋詩奄皆訓覆。許云覆也。大有餘也。二義實相因也。覆乎上者、往往大乎下。故字从大。周官經謂宦者爲奄。以精氣閉藏名之。覆葢義之引申也。
又欠也。
三字未詳。方言曰。奄、息也。李密陳情表曰。氣息奄奄。
从大

奄字文言文解释

yǎn

①<动>覆盖;占有。《赤壁之战》:“今操得荆州,~有其境。”

②<副>突然;忽然。《中山狼传》:“狼~至。”

【奄忽】突然;急骤。

【奄奄】⒈气息微弱的样子。⒉昏暗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