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繼繁体字:繼字拼音:jì繼字注音:ㄐㄧˋ


繼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14笔画总数:20五笔86版:xxxn


五笔98版:xxxn仓颉号码:vfvvi繼字结构:左右结构繼字五行:


四角号码:22913郑码查询:zzzzgb2312码:BCCCBig5编码:C47E


國語小辭典uci-code:U+7E7C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繼造字法:形声;从纟、声繼异体字:継继𦇓

笔顺编号:55444455455415545545

笔顺读写:

词条已被关注:48865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4-06

繼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


乙4568(甲)

拍敦(金)
春秋

說文‧糸部

老子乙前84下(隸)
西漢

孫臏15(隸)
西漢

老子甲後192(隸)
西漢

西狹頌(隸)
東漢

鮮于璜碑(隸)
東漢

石門頌(隸)
東漢

楷書

繼字象形文造型-繼字变化过程研究

读音:jué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金文绝;

金文继;

说文古文;

小篆绝;

小篆继;

汉帛书;

隶书

读音:jué

“绝”是断绝。《说文》: “绝,断丝也。从糸(mì),从刀,从卩(读jié)。 ”这是对小篆字形的解释。最初甲骨文写作“” , 象两束丝被三横断开的形状。金文1、 “说文古文”写作“” 。断丝的三横已成“”(刀)形, 更加直观。 小篆写作“” , 左边仍从“糸” , 右边已由 “” 和“” (跪姿的人形与刀合成“色” ), 会意“杀人绝后” 。 隶书(汉帛书、《曹全碑》 )据此写作“” , 已是今文。

“繼” (继)是与 “绝” 相反的字。是接续,连续。《说文》: “继,续也。从糸㡭。一曰: 反𢇍为继。 ”金文写作“” , 确像㡭的反写; 小篆加“糸”写作 “” 。 与 “绝”字的演化关系十分明白。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繼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繼
中国大陆
台湾 繼
台湾
香港 繼
香港
日本 繼
日本
韩国 繼
韩国
旧字形 繼
旧字形

繼字金文源流

繼字金文源流
繼-B18224

繼字六书源流

繼字六书源流
繼-L20188
繼字六书源流
繼-L20189
繼字六书源流
繼-L20190
繼字六书源流
繼-L20191
繼字六书源流
繼-L20192
繼字六书源流
繼-L20193
繼字六书源流
繼-L20194
繼字六书源流
繼-L20195
繼字六书源流
繼-L20196
繼字六书源流
繼-L20197
繼字六书源流
繼-L35860
繼字六书源流
繼-L35861
繼字六书源流
繼-L35862
繼字六书源流
繼-L35863
繼字六书源流
繼-L20198
繼字六书源流
繼-L20199
繼字六书源流
繼-L20200

繼字说文字源

繼字说文字源
繼-S09592

繼字字源字典

繼字字源字典
繼-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繼字基本解释

  1. 见“继”。

繼字笔顺



撇折

撇折





撇折

撇折


撇折

撇折



撇折

撇折


撇折

撇折


竖折/竖弯

康熙字典

【未集中】【糸字部】

  1. 见“继”。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詣切,音計。

【說文】續也。

【玉篇】紹繼也。

【易·繫辭】繼之者,善也。

【中庸】善繼人之志。

【孟子】爲可繼也。

【五經文字】繼从㡭,反𢇍爲㡭。俗作継,非。

又【集韻】吉棄切,音繫。縛也。

【後漢·李固傳】羣下繼望。

【註】劉攽曰:繼是繼續之義,不可施於此。蓋本是繫字,繫綴天下之望也。○按繼又音繫,訓縛,卽繫之義。劉欲改繼爲繫,非是。

说文解字

【古詣切】-【卷十三】

【原文】續也。从糸、㡭。一曰反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續也。
虞翻注易曰。繼、統也。
从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