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豐繁体字:豐字拼音:fēng豐字注音:ㄈㄥ


豐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11笔画总数:18五笔86版:dhdu


五笔98版:mdhu仓颉号码:ujmrt豐字结构:上下结构豐字五行:


四角号码:22108郑码查询:cigb2312码:B7E1Big5编码:C2D7


國語小辭典uci-code:U+8C50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豐造字法:象形豐异体字:丰豊酆𣍈𧯮

笔顺编号:111221112521251431

笔顺读写:

词条已被关注:15978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2-22

豐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


乙8696合22289子組

乙8697合22288子組

乙8861合22290子組

鐵260.2合3955賓組

前6.61.3合16084賓組

後1.10.9合24387

菁5.1合137賓組

簠典40合17513賓組

續1.44.5合24610出組

京津155合18590

寧滬1.311合41645

寧滬3.4合18590

存51合17516

無想16

師友1.22

京都870B合8262賓組

京都1465

小臣宅簋西周早期集成4201

季遽父卣西周早期集成5357

作冊䰧卣西周早期集成5432

作冊䰧卣西周早期集成5432

伯豐方彝西周早期集成9876

豐銅泡西周早期集成11845

𤼈鐘西周中期集成246

𤼈鐘西周中期集成248

豐作從彝簋西周中期集成3387

言簋西周中期集成3737

申簋蓋西周中期集成4267

豐卣西周中期集成5403

豐作父辛尊西周中期集成5996

裘衛盉西周中期集成9456

史墻盤西周中期集成10175

室叔簋西周中期三代八/五十一

輔伯爿匚羊父鼎西周晚期集成2546

豐丼叔簋西周晚期集成3923

豐兮夷簋西周晚期集成4001

豐兮夷簋西周晚期集成4002

元年師史簋西周晚期集成4280

王盉西周晚期集成9438

散氏盤西周晚期集成10176

右戲仲日夒父鬲春秋早期集成668

京都870B(甲)

菁5.1(甲)

簠典40(甲)

豐作從彝簋(金)
西周中期

史墻盤(金)
西周中期

包2.21(楚)

說文古文

說文‧豐部

蒼頡篇5(隸)
西漢

熹.易.豐(隸)
東漢

淮源廟碑(隸)
東漢

楷書

豐字象形文造型-豐字变化过程研究

读音:fēng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甲骨文4;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金文4;

金文5;

说文古文;

小篆;

隶书

读音:fēng

“豐”是古代祭祀时把一种叫 “豆”的容器盛满,即丰盛义。《说文》:“丰, 豆之丰满者也。 ” 甲骨文写作 “” , 象 “豆” 中或“壴” (鼓)前装有两个“” (亡, 是古时逃跑被捉回的奴隶, 砍去手或脚的人形)。以人牲祭祀自然丰于牛羊等,反映了奴隶社会的残忍习俗。早期金文有随甲骨文者, 但多数金文和后来的小篆写作 “” , 已用茂盛的农作物或草木来表示 “丰” 义了。 这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隶书(汉《史晨碑》 )在保留了古文字结构的基础上以方代圆,成为今文。今简化字用 “丰” 。“丰”亦古文,另释。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豐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豐
中国大陆
台湾 豐
台湾
香港 豐
香港
日本 豐
日本
韩国 豐
韩国
旧字形 豐
旧字形

豐字金文源流

豐字金文源流
豐-B07355
豐字金文源流
豐-B07356
豐字金文源流
豐-B07357
豐字金文源流
豐-B07358
豐字金文源流
豐-B07359
豐字金文源流
豐-B07360
豐字金文源流
豐-B07361
豐字金文源流
豐-B07362
豐字金文源流
豐-B07363
豐字金文源流
豐-B07364
豐字金文源流
豐-B07365
豐字金文源流
豐-B07366
豐字金文源流
豐-B07367
豐字金文源流
豐-B07368
豐字金文源流
豐-B07369
豐字金文源流
豐-B07370
豐字金文源流
豐-B07371
豐字金文源流
豐-B07372
豐字金文源流
豐-B07373
豐字金文源流
豐-B07374
豐字金文源流
豐-B07375
豐字金文源流
豐-B07376
豐字金文源流
豐-B07377
豐字金文源流
豐-B07378
豐字金文源流
豐-B07379

豐字六书源流

豐字六书源流
豐-L29810
豐字六书源流
豐-L29811
豐字六书源流
豐-L29812
豐字六书源流
豐-L29813
豐字六书源流
豐-L29814
豐字六书源流
豐-L29815
豐字六书源流
豐-L29816
豐字六书源流
豐-L29817
豐字六书源流
豐-L29818
豐字六书源流
豐-L29819
豐字六书源流
豐-L29820
豐字六书源流
豐-L29821
豐字六书源流
豐-L29822
豐字六书源流
豐-L00457
豐字六书源流
豐-L00458
豐字六书源流
豐-L00459
豐字六书源流
豐-L00460
豐字六书源流
豐-L00461
豐字六书源流
豐-L00462
豐字六书源流
豐-L00463
豐字六书源流
豐-L00464
豐字六书源流
豐-L00465
豐字六书源流
豐-L00466
豐字六书源流
豐-L00467
豐字六书源流
豐-L00468
豐字六书源流
豐-L00453
豐字六书源流
豐-L00454
豐字六书源流
豐-L00455
豐字六书源流
豐-L00456

豐字说文字源

豐字说文字源
豐-S03559
豐字说文字源
豐-S03560

豐字字源字典

豐字字源字典
豐-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豐字基本解释

  1. 见“丰”。

豐字笔顺


fēng










竖折/竖弯




横折




康熙字典

【酉集中】【豆字部】

  1. 见“丰”。

〔古文〕𣍈𧯮【唐韻】敷戎切【集韻】【韻會】敷馮切,𠀤音酆。

【說文】豆之豐滿者也。一曰器名,鄕飮酒有豐侯,亦謂之廢禁。

【陸佃云】似豆而𤰞。

【海錄碎事】《射禮》:置豐於西階。古豐國之君以酒亡國,故以爲罰爵,圖其人形於下寓戒也。

【儀禮·鄕射禮】司射適堂西,命弟子設豐。

【註】將飮不勝者,設豐所以承其爵也。

【疏】按《燕禮》君尊有豐,此言承爵豐,則兩用之。又【玉篇】大也。

【廣韻】多也。

【易·豐卦疏】豐者,多大之名,盈足之義。財多德大,故謂之豐。

【書·高宗肜日】典祀無豐于昵。

【疏】謂犧牲禮物多也。

【楚語】彼若謀楚,其必有豐敗也哉。

【註】大也。

【揚子·方言】凡物之大貌曰豐。又趙魏之郊,燕之北鄙,凡大人謂之豐人。燕記曰:豐人杼首。杼首,長首也。

又【廣韻】茂也,盛也。

【詩·小雅】在彼豐草。

【傳】豐,茂也。

【楚語】夫事君者,不以豐約舉。

【註】豐,盛。約,衰也。

又猶厚也。

【周禮·地官·大司徒】原隰,其民豐肉而庳。

又歲熟曰豐。

【詩·周頌】豐年多黍多稌。

【公羊傳·桓三年】大有年何,大豐年也。

【註】謂五穀皆大成熟。

又【博雅】雲師謂之豐隆。一曰雷師也。

【屈原·離騷】吾令豐隆乗雲。

【淮南子·天文訓】季春三月,豐隆乃出。

【註】雷也。

又豐席。

【孔安國·書傳】豐,莞也。郭璞曰:今西方人呼蒲爲莞,用之爲席。鄭康成曰:刮凍竹席也。

又豐本,韭別名。

【禮·曲禮】凡祭宗廟之禮,韭曰豐本。

【註】其根本茂盛也。

又地名。

【書·武成】王來自商,至于豐。

【傳】文王舊都在京兆鄠縣,今長安縣西北是也。通作酆。

又水名。

【詩·大雅】豐水東注。

【後漢·郡國志註】豐水出鄠南山豐谷,北入于渭。通作灃。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豐縣,屬沛郡。

又州名。古太原郡,宋置豐州。又陝西,隋置豐州。

又山名。豐山,在滁州南二里許,上有豐樂亭。見【歐陽修記】。又人名。

【前漢·古今人表】𨻰豐,帝嚳妃,生堯。

【師古曰】卽𨻰鋒也。

又姓。

【廣韻】鄭穆公子豐之後。又複姓。豐將氏。見【潛夫論】。

又叶敷文切,音分。

【蔡邕·𥓓】民安物豐。上叶綏我荆衡,下叶以紀洪勳。

又叶敷康切,音芳。

【韓愈·歐陽生哀辭】友則旣獲兮,祿實不豐。以志爲養兮,何有牛羊。


考證:〔【說文】豆之豐滿者也。一曰,器名,鄕飮酒有豐𠋫,亦謂之廢禁。〕 謹照原文豐𠋫改豐侯。

说文解字

【敷戎切】-【卷五】

【原文】豆之豐滿者也。从豆,象形。一曰《鄉飲酒》有豐侯者。凡豐之屬皆从豐。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豆之豐滿也。
謂豆之大者也。引伸之凡大皆曰豐。方言曰。豐大也。凡物之大皃曰豐。又曰。朦尨豐也。豐其通語也。趙魏之郊燕之北鄙几大人謂之豐。燕記豐人杼首。燕趙之閒言圍大謂之豐。許云豆之豐滿者、以其引伸之義明其本義也。周頌豐年傳曰。豐、大也。然則豐年亦此字引伸之義。而賈氏儀禮疏不得其解。
从豆。象形。

豐字的部首是,和字部首相同的字(按点击率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