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豎繁体字:豎字拼音:shù豎字注音:ㄕㄨˋ


豎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8笔画总数:15五笔86版:ahnu


五笔98版:ahnu仓颉号码:semrt豎字结构:上下结构豎字五行:


四角号码:77108郑码查询:hxjugb2312码:CAFABig5编码:BDDD


國語小辭典uci-code:U+8C4E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豎造字法: 豎异体字:竪竖䝂

笔顺编号:125125541251431

笔顺读写:

词条已被关注:11050次,词条更新时间:2024-11-22

豎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


二十四年申陰令戈(金)
戰國晚期

包2.94(楚)

說文籀文

說文‧臤部

蒼頡篇40(隸)
西漢

韓仁銘(隸)
東漢

楷書

豎字象形文造型-豎字变化过程研究

读音:shù


金文;

说文籀文;

古玺文;

侯马盟书;

小篆;

隶书

读音:shù

“竖”在古文字中写作 “豎” 。《说文》: “豎,豎立也。” 《侯马盟书》、古玺文、 小篆等分别写作 “” , 上边是 “臣” (奴隶低头竪目为臣,参看 “臣” 释文)或 “臤”,“臤”字是用手摭凉棚观看; 下边是高装的器皿“豆” 。用目看 “豆” 内腔时,目成竪立之形。“说文籀文”另加“殳”字, 写作“” , “殳”是手执兵器或劳动工具形, 加此符可会意奴隶之意,故也称奴仆下人为 “竖子” 。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豎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豎
中国大陆
台湾 豎
台湾
香港 豎
香港
日本 豎
日本
韩国 豎
韩国
旧字形 豎
旧字形

豎字六书源流

豎字六书源流
豎-L34350
豎字六书源流
豎-L34351
豎字六书源流
豎-L34352
豎字六书源流
豎-L34353
豎字六书源流
豎-L14397
豎字六书源流
豎-L14398
豎字六书源流
豎-L14399
豎字六书源流
豎-L14400
豎字六书源流
豎-L14401
豎字六书源流
豎-L14402

豎字说文字源

豎字说文字源
豎-S02231
豎字说文字源
豎-S02232

豎字字源字典

豎字字源字典
豎-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豎字基本解释

  1. 同“竖”。

豎字笔顺


shù



横折



竖折/竖弯

横撇/横钩




横折




康熙字典

【酉集中】【豆字部】

  1. 同“竖”。

【唐韻】臣庾切【集韻】【韻會】上主切,𠀤音裋。

【說文】豎立也。

【徐曰】豆器,故爲豎立。

【後漢·靈帝紀】槐樹自拔倒豎。

【魏志·鍾繇傳】起偃爲豎。

又【韻會】貞也。

【字彙】直也。

又【廣韻】童僕之未冠者。

【列子·說符篇】鄰人亡羊,請楊子之豎追之。

【宋書·周朗傳】婢豎無定科。

又內廷之小臣也。

【周禮·天官】內豎掌內外之通令,凡小事。

【註】豎,未冠者之官名。

【左傳·僖二十四年】晉侯之豎頭須,守藏者也。

【註】豎,左右小吏。

又凡𤰞鄙者皆曰豎。

【史記·留侯世家】豎儒幾敗乃公事。

【晉書·阮籍傳】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

又姓。

【左傳·昭十六年】鄭大夫豎柎。

又【韻會】通作裋。

【史記·秦始皇紀】寒者利裋褐。

【註】一作短,一作豎。謂褐衣豎裁爲勞役之衣,短而且狹,故謂之短褐,亦曰豎褐。

【荀子·大略篇】衣則豎褐不完。

【註】僮豎之褐,亦短褐也。

【集韻】或作𧞫。

又【正韻】【字彙補】𠀤殊遇切,音樹。

【通鑑】龎涓曰:遂成豎子之名。胡三省讀去聲。 【集韻】籀作䝂。或作𠐊。俗作竪,非。

说文解字

【臣庾切】-【卷三】

【原文】豎立也。从臤豆聲。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堅立也。
堅立謂堅固立之也。豎與對音義同。而豎從臤。故知爲堅立。周禮內豎。鄭云。豎、未冠者之官名。葢未冠者才能自立。故名之豎。因以爲官名。豎之言孺也。
从臤。豆聲。
臣庾切。古音在四部。
籒文豎。从殳。
文四重一

豎字的部首是,和字部首相同的字(按点击率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