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侯繁体字:侯字拼音:hóu,hòu侯字注音:ㄏㄡˊ


侯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7笔画总数:9五笔86版:wntd


五笔98版:wntd仓颉号码:onmk侯字结构:左右结构侯字五行:水


四角号码:27284郑码查询:nxmagb2312码:BAEEBig5编码:AB4A


國語小辭典uci-code:U+4FAF首尾分解:亻矢部件分解:亻ユ矢


侯造字法:象形侯异体字:帿矦矦𥎦

笔顺编号:325131134

笔顺读写:撇竖折横撇横横撇捺

词条已被关注:46994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2-21

侯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


甲183合33072

甲186合20058

甲440合20062

甲2292合20014

甲2877合36525黃組

乙892合6457賓組

乙948合8656

乙2641合3333賓組

乙6417合6457賓組

佚11合20592𠂤組

佚93合3293

佚372合3379

燕641合6817

鐵46.3合3325

鐵46.3合3325

鐵157.3合3363

前5.36.7合36508黃組

前6.51.7

前7.31.4合6816賓組

後2.5.10合3353賓組

寧滬1.430合33082歷組

粹1273合32806𠂤賓間

京津2113合3347

乙4055合9934賓組

珠355合401賓組

師友1.117

子侯卣商代晚期集成4847

𥎦瓿商代晚期集成9943

其侯亞𠤕父己器商代晚期集成10559

康侯丰鼎西周早期集成2153

匽侯旨作父辛鼎西周早期集成2269

敕聿口作丁侯鼎西周早期集成2346

中作且癸鼎西周早期集成2458

獻侯鼎西周早期集成2626

匽侯旨鼎西周早期集成2628

堇鼎西周早期集成2703

麥方鼎西周早期集成2706

鼎西周早期集成2749

大盂鼎西周早期集成2837

亞㠱侯𠤕父乙簋西周早期集成3504

亞㠱侯𠤕父戊簋西周早期集成3513

鄂侯厂孖日季簋西周早期集成3668

且乙告田簋西周早期集成3711

量侯簋西周早期集成3908

木甘𤔲土簋西周早期集成4059

作周公簋西周早期集成4241

鄂侯弟厂孖日季卣西周早期集成5325

啟卣西周早期集成5410

保卣西周早期集成5415

保卣西周早期集成5415

耳尊西周早期集成6007

康侯爵西周早期集成8310

魯侯爵西周早期集成9096

作冊折觥西周早期集成9303

夨令方彝西周早期集成9901

匽侯盂西周早期集成10305

侯戟西周早期集成10795

匽侯銅泡西周早期集成11860

𨕘甗西周中期集成948

己侯簋西周中期集成3772

臣諫簋西周中期集成4237

魯侯盉蓋西周中期集成9408

伯晨鼎西周中期偏晚集成2816

己侯卜虎鐘西周晚期集成14

魯侯鬲西周晚期集成545

鄭大師小子甗西周晚期集成937

蔡侯鼎西周晚期集成2441

㠱侯弟鼎西周晚期集成2638

鄂侯鼎西周晚期集成2810

鄂侯簋西周晚期集成3930

黹處簋西周晚期集成4215

曾侯簠西周晚期集成4598

伯侯父盤西周晚期集成10129

曾侯仲子彳斿父鼎春秋早期集成2424

鄀公平侯鼎春秋早期集成2772

敶侯作嘉姬簋春秋早期集成3903

甲183(甲)

乙892(甲)

𥎦瓿(金)
商代晚期

亞㠱侯𠤕父乙簋(金)
西周早期

匽侯銅泡(金)
西周早期

包2.51(楚)

包2.215(楚)

天策(楚)

說文古文

說文‧矢部

秦詔權(篆)

睡.法117(隸)

孫子85(隸)
西漢

笵陽侯壺(隸)
東漢至魏晉

孔龢碑(隸)
東漢

楷書

侯字象形文造型-侯字变化过程研究

读音:hóu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甲骨文4;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金文4;

说文古文;

古玺文;

侯马盟书;

楚帛书;

秦简;

小篆;

三体石经;

隶书

读音:hóu

“侯” 本字作 “矦” ,本义是箭靶。《说文》 : “侯,春乡 (礼)所射侯也。从人,从厂,象张布; 矢在其下。” 意思是每年春天乡里举行饮酒礼时, 所用来射箭用的靶子布。 甲骨文写作 “” , 确象一只箭(矢)射一棚布形。其中有箭矢落地形者,会意射至、射到。金文与甲骨文几乎无别, 写作 “” 。 后期写作 “” , 开始向字符方向转化。小篆写作 “” , 上加一 “人” 形, 表示射侯是人的行为。 隶书( 《校官碑》 )写作 “” , 是今文作 “侯” 的开始。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侯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侯
中国大陆
台湾 侯
台湾
香港 侯
香港
日本 侯
日本
韩国 侯
韩国
旧字形 侯
旧字形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283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284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285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286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287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288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289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290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291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292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293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294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295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296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297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298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299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300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301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302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303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304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305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306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307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308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309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310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311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312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313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314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315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316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317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318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319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320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321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322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323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324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325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326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327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328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329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330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331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332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333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334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335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336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337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338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339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340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341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342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343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344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345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346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347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348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349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350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351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352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353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354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355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356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357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358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359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360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361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362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363
侯字甲骨文源流
侯-J13364

侯字金文源流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167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168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169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170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171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172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173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174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175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176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177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178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179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180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181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182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183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184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185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186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187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188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189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190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191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192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193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194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195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196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197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198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199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200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201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202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203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204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205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206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207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208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209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210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211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212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213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214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215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216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217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218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219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220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221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222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223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224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225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226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227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228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229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230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231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232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233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234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235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236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237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238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239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240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241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242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243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244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245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246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247
侯字金文源流
侯-B08248

侯字六书源流

侯字六书源流
侯-L33678
侯字六书源流
侯-L33679
侯字六书源流
侯-L33680
侯字六书源流
侯-L33681
侯字六书源流
侯-L33682
侯字六书源流
侯-L33683
侯字六书源流
侯-L33684
侯字六书源流
侯-L33685
侯字六书源流
侯-L33686
侯字六书源流
侯-L33687
侯字六书源流
侯-L33688
侯字六书源流
侯-L12079
侯字六书源流
侯-L12080
侯字六书源流
侯-L12081
侯字六书源流
侯-L12082
侯字六书源流
侯-L12083
侯字六书源流
侯-L12084
侯字六书源流
侯-L12085
侯字六书源流
侯-L12086
侯字六书源流
侯-L12087
侯字六书源流
侯-L12088
侯字六书源流
侯-L12089
侯字六书源流
侯-L12090
侯字六书源流
侯-L12091
侯字六书源流
侯-L12092
侯字六书源流
侯-L12093
侯字六书源流
侯-L12094
侯字六书源流
侯-L12095
侯字六书源流
侯-L12096
侯字六书源流
侯-L12097
侯字六书源流
侯-L12098
侯字六书源流
侯-L12099
侯字六书源流
侯-L12100
侯字六书源流
侯-L12101
侯字六书源流
侯-L12102

侯字说文字源

侯字说文字源
侯-S05793

侯字字源字典

侯字字源字典
侯-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侯字基本解释

1. 侯 [hóu]2. 侯 [hòu]

侯 [hóu]
  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爵。~门。公~。封~。诸~。

  2. 古代用作士大夫之间的尊称。

  3. 姓。

侯 [hòu]
  1. 〔闽~〕地名,在中国福建省。

侯字笔顺


hóu hòu



横折






侯字详细解释

1. 侯 [hòu]2. 侯 [hóu]

侯 [hòu]
  1. ——“闽侯”( Mǐnhòu):中国东南部福建省的一个县,东邻福州市

  2. 另见 hóu

侯 [hóu]

〈名〉

  1. (象形。从人,从厂( hàn),象张布,矢在其下。甲骨文字形,象射侯张布著矢之形。本义:箭靶)

  2. 同本义。以兽皮或画上兽形的为之 [shooting target]

    矦,春饷所射矦也。——《说文》

    终日射侯。——《诗·齐风·猗嗟》

    射有张布谓之矦。——《小尔雅·广器》

    方十尺曰矦,四尺曰鹄,二尺曰正,四寸曰质。

    张矦。——《左传·成公二年》

  3. 又如:侯弓(古代较射时用以射侯之弓。侯,箭靶);侯道(箭靶与射者间的距离)

  4. 诸侯 [dukes or princes under an emperor]

    内诸侯禄也,外诸侯嗣也。——《礼记·王制》

    诸侯则共熊侯豹侯。——《周礼·司裘》。注:“诸侯谓三公及子弟封于畿内者。”

  5. 又如:侯氏(指诸侯个人);侯王(泛指诸侯);侯门(诸侯之门)

  6. 古时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 [marquis]

    赵主之子 孙侯者。——《战国策·赵策》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

    未有封侯之赏。——《史记·项羽本纪》

    王侯以下莫不逾侈。——《后汉书·张衡传》

  7. 又如:侯王(泛指诸侯);侯印(侯爵之印信);侯伯(侯爵与伯爵)

  8. 古代对士大夫的尊称 [nobleman or high official]。如:侯门(富贵人家);侯家(犹侯门,泛指显贵人家)

  9. 侯服。古代王城外围,按距离远近划分的区域之一 [district]

    五百里侯服。——《书·禹贡》

  10. 又如:侯甸(侯服与甸服);侯卫(自侯服至卫服之地);侯畿(九畿之一。王畿之外,方五百里的区域为侯畿)

  11. 姓。如:侯赢(战国魏人。家贫,为守门小吏,信陵君奉为上宾,侯言有恩必当厚报。后秦围赵,侯献计于信陵君,退秦兵)

〈动〉

  1. 封侯 [make somebody a marquis or offer official posts]

    俾侯于鲁。——《诗·鲁颂·閟宫》

  2. 又如:侯封(封侯);侯者(封侯之人)

〈代〉

  1. 疑问代词。相当于“何”。为什么 [what;why]。如:侯不(何不)

〈形〉

  1. 美 [beautiful;fine]

    洵直且侯。——《诗·郑风·羔裘》

  2. 又如:侯鲭(精美的荤菜)

  3. 另见 hòu

侯字常用词组

1. 侯 [hòu]

侯 [hòu]
  1. 侯爵 hóu jué

    [marquis]

  2. 侯门深似海 hóu mén shēn sì hǎi

    [(of a rich man's home) be inaccessible to the common man] 指显贵人家深宅大院,门禁森严,一般人难以出入。比喻旧日的好友因地位的悬殊而疏远隔绝

    侯门似海,我是个什么东西儿!他家人又不认得我,去了也是白跑。--《红楼梦》

康熙字典

【子集中】【人字部】

1. 侯 [hóu]2. 侯 [hòu]

侯 [hóu]
  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爵。~门。公~。封~。诸~。

  2. 古代用作士大夫之间的尊称。

  3. 姓。

侯 [hòu]
  1. 〔闽~〕地名,在中国福建省。

〔古文〕𥎦【廣韻】戸鉤切【集韻】【韻會】【正韻】胡溝切,𠀤後平聲。

【爾雅•釋詁】公侯,君也。又五等爵之次曰侯。

【書•禹貢】五百里侯服。

【孔氏曰】侯,𠋫也。斥𠋫而服事。又【史記•秦始皇紀】倫侯。

【註】爵𤰞於列侯,無封邑者。倫,類也。

又侯,射布也。方十尺曰侯,四尺曰鵠。

【儀禮•鄕射禮】天子熊侯白質,諸侯麋侯赤質。大夫布侯,畫以虎豹,士布侯,畫以鹿豕。

【註】此所謂獸侯也。

又美也。

【詩•鄭風】洵直且侯。

又發語辭。與惟維同意。

【爾雅•釋詁】伊維,侯也。

【詩•小雅】侯誰在矣。又【大雅】侯于周服。

又【周禮•春官】肆師侯禳。

【疏】侯者,𠋫迎善祥。禳者,禳去殃氣。

又姓。魏侯嬴。又屈侯,夏侯,柏侯,侯岡,俱複姓。又侯莫𨻰,三字姓。

又【諡法】執應八方曰侯。

又與兮通。亦語辭。

【史記•樂書】高祖過沛,詩三侯之章。

【索隱曰】沛詩有三兮,故曰三侯詩。卽大風歌。兮侯古韻通。

又通作何。

【呂覽•觀表篇】今侯渫過而弗辭。

【司馬相如•封禪頌】君乎君乎,侯不邁哉。

【註】侯,何也。 【說文】本作矦。从人从厂。象張布之狀,矢在其下。鄭司農曰:方十尺曰矦,四尺曰鵠。◎按射侯,古作矦。《漢書》多作矦。从矢取射義,射之有侯,所以𠋫中否,明工拙也。古者以射選賢,射中者獲封爵,故因謂之諸侯。

又【蘇子瞻•新渠詩】渠成如神,民始不知。問誰爲之,邦君趙侯。侯叶支韻。


考證:〔【儀禮·鄕飮酒禮】天子熊侯白質。〕 謹照原書鄕飮酒禮改鄕射禮。〔【周禮·春官】肆師侯禳。

【註】侯者,𠋫迎祥善。禳者,禳去妖祲。〕 謹照原文注改疏。祥善改善祥。妖祲改殃氣。

说文解字

【乎溝切】-【卷五】

【原文】春饗所䠶矦也。从人;从厂,象張布;矢在其下。天子䠶熊虎豹,服猛也;諸矦䠶熊豕虎;大夫射麋,麋,惑也;士射鹿豕,爲田除害也。其祝曰:“毋若不寕矦,不朝于王所,故伉而䠶汝也。”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春饗所射矦也。
饗者、鄉人㱃酒也。春饗所射矦、謂天子諸矦養老先行大射禮之矦也。天子諸矦養老皆如鄉飮酒之禮。故亦謂之饗。文王世子曰。設三老五更群老之席位。注云。三老如鄉飮酒禮之賔。五更如介。群老如衆賔。魯頌曰。魯矦戾止。在泮飮酒。箋云。徵先生君子與之行飮酒之禮。而因以謀事也。此天子諸矦養老卽鄉飮酒之證也。廱下曰。天子饗㱃辟廱也。泮下曰。諸矦饗射泮宮也。饗皆謂養老也。古者鄉飮鄉射必聨類而行。卿大夫士之射必先行鄉飮酒之禮。天子諸侯則先大射、後養老。天子諸矦賔射於朝。燕射於寢。大射於澤、於射宮。射宮者、大學也。行葦爲養老之詩。箋云。先王將養老、先與群臣行射禮。擇其可與者以爲賔。今我成王承先王之法度。亦旣序賔矣。有醇厚之酒醴以吿黃耇之人。徵而養之。王制曰。王親視學。注云。謂習射、習鄉以化之。習射卽大射。習鄉卽養老。此天子大射而養老之證也。七月、行葦皆詠公劉之詩。七月言朋酒斯饗。行葦箋言先王將養老、先與群臣行射禮。先王卽謂公劉。此諸矦大射而養老之證也。大射張皮矦而棲鵠。其禮大故得專矦名。郊廟祭祀必先大射。不言祭但言饗。舉饗以賅祭也。不言秋但言春何也。舉春以賅秋也。廱下但言饗不言射。舉饗以賅射也。
从人。
爲人父子君臣者、各以爲父子君臣之鵠。故其字从人。鄭云。矦制上廣下狹。葢取象於人。張臂八尺。張足六尺。是取象率焉。
从厂。象張布。
梓人爲矦。上㒳个與其身三。下㒳个半之。注云。个者、鄉射禮記所謂舌也。矦凡用布三十六丈。矦之張布如厓巖之狀。故从厂。
矢在其下。
象矢集之也。乎溝切。四部。
天子射熊虎豹。服猛也。諸矦射熊虎。大夫射麋。麋、惑也。
熊虎豹、當依周禮作虎熊豹。轉寫誤倒也。諸侯射熊虎、各本作射熊豕虎。賸豕字。今正。此本周禮言春亯所射也。司?曰。王大射則共虎矦熊侯豹矦。設其鵠。諸矦則共熊矦豹矦。卿大夫則共麋矦。皆設其鵠。鄭曰。以虎熊豹麋之皮飾其側。又方制之以爲?、謂之鵠。箸於侯中。所謂皮侯。王之大射。虎矦、王所自射也。熊侯、諸矦所射。豹矦、卿大夫以下所射。諸矦之大射。熊矦、諸侯所自射。豹侯羣臣所射。卿大夫之大射。麋侯、君臣共射焉。按梓人云張皮侯而棲鵠者、謂此也。諸侯射熊虎、與今本不同者。鄭曰。故書則共熊矦虎矦。杜子春云。虎當爲豹。是則鄭從杜改。許從故書也。天子諸侯服猛。大夫去惑。說其義也。郊特牲曰。虎豹之皮、示服猛也。漢五行志曰。麋之爲言迷也。
士射鹿豕。爲田除害也。
鄕射禮記曰。凡侯、天子熊侯、曰質。諸侯麋矦、赤質。大夫布矦、畫以虎豹。士布矦、畫以鹿豕。鄭云。此所謂獸矦也。梓人張獸矦則王以息燕是也。息者、休農息老物也。燕謂勞使臣、若與羣臣飮酒而射。是則上射鹿豕在王息燕時。不在大射。而許牽合言之。容鄭以前說禮不同也。鄭云。士不大射。士無臣。祭無所擇。故司裘於大射不言士。鹿豕爲田害。故大蜡迎虎。
其祝曰。母若不寧侯。不朝于王所。故伉而射汝也。
十九字、韵會用考工記作四十二字。非也。梓人曰。祭侯之禮以酒脯醢。其辭曰。惟若寧矦。母或若女不寧侯。不屬于王所。故抗而射汝。強飮強食。貽曾孫諸侯百福。大戴禮略同。抗、舉也。許作伉。大戴作亢。

侯字文言文解释

hóu

①<名>箭靶。《诗经•猗嗟》:“终日射~,不出正亏。”

②<名>古代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的第二等,又为诸侯国国君的通称。《屈原列传》:“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又】秦汉以后仅次于王的爵位。《陈涉世家》:“王~将相宁有种乎?”《鸿门宴》:“素善留~张良。”

③<副>同“何”。《司马相如列传》:“君乎君乎,~不迈哉?

【侯服】古称离王城一千里以外的方圆五百里的地区。

【侯畿】古代以王城为中心,把周围五千里的地区划为九畿。王城附近的区域叫侯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