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止繁体字:止字拼音:zhǐ止字注音:


止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0笔画总数:4五笔86版:hhhg


五笔98版:hhgg仓颉号码:ylm止字结构:单一结构止字五行:火


四角号码:21100郑码查询:iigb2312码:D6B9Big5编码:A4EE


國語小辭典uci-code:U+6B62首尾分解:丨上部件分解:止


止造字法:象形;像人脚止异体字:

近义词:

笔顺编号:2121

笔顺读写:竖横竖横

词条已被关注:38113次,词条更新时间:2024-11-22

止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


甲600合33193歷組

甲1440合31080

甲1532合27434

甲1897

甲1978合28087何組

甲2486合27321何組

甲2489合27627歷無名間

甲2744合34612歷組

甲37合528

甲634合30515

戩49.6合20197

後2.25.9合13426賓組

燕535合13327

燕639合573

庫92合40373

佚826合26786出組

乙1206合974賓組

乙3797合6583賓組

亞夫止鼎商代晚期近出246

琱生簋西周晚期集成4292

蔡簋西周晚期集成4340

甲2744(甲)

甲600(甲)

亞夫止鼎(金)
商代晚期

琱生簋(金)
西周晚期

天卜(楚)

說文‧止部

睡.為23(隸)

居延簡甲11(隸)
西漢

夏承碑(隸)
東漢

曹全碑(隸)
東漢

楷書

止字象形文造型-止字变化过程研究

读音:zhǐ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甲骨文4;

甲骨文5;

甲骨文;

甲骨文;

甲骨文;

金文止;

金文;

金文;

金文;

金文;

石鼓文;

小篆止;

小篆

读音:zhǐ

“止”本义是脚, 脚趾。 甲骨文写作“” , 正象脚、趾形。五趾省为三趾其创意与手用三指相同,是艺术的概括手法。金文、石鼓文和小篆字形相同, 写作“” 。 《说文》称: “止, 下基也。 象艸木出有址,故以止为足。”至汉代隶书( 《曹全碑》、《华山庙碑》等)另加一“足”旁, 专指脚趾, 分作“” 两个字。

“” (读chān)指缓慢安稳地行走。 《说文》 : “, 安步也。 从辵, 从止。 ” 这是对小篆字形 “” 的解释。 甲骨文、 金文写作“” , 左边是表示路口的 “彳” , 右边是表示脚、足的 “止” (趾) ,合起来是足行走在路上的意思。

注: 此字有学者释作 “行” ,可通。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图为 “象形字书画” 《偶题》

止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止
中国大陆
台湾 止
台湾
香港 止
香港
日本 止
日本
韩国 止
韩国
旧字形 止
旧字形

止字甲骨文源流

止字甲骨文源流
止-J02855
止字甲骨文源流
止-J02856
止字甲骨文源流
止-J02857
止字甲骨文源流
止-J02858
止字甲骨文源流
止-J02859
止字甲骨文源流
止-J02860
止字甲骨文源流
止-J02861
止字甲骨文源流
止-J02862
止字甲骨文源流
止-J02863
止字甲骨文源流
止-J02864
止字甲骨文源流
止-J02865
止字甲骨文源流
止-J02866
止字甲骨文源流
止-J02867

止字金文源流

止字金文源流
止-B01799

止字六书源流

止字六书源流
止-L13314
止字六书源流
止-L13315
止字六书源流
止-L13316
止字六书源流
止-L13317
止字六书源流
止-L13318

止字说文字源

止字说文字源
止-S01176

止字字源字典

止字字源字典
止-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止字基本解释

  1. 停住不动:~步。截~。

  2. 拦阻,使停住:~痛。禁~。

  3. 仅,只:~有此数。不~一回。

  4. 古同“趾”,脚;脚趾头。

止字笔顺


zhǐ




止字详细解释

〈名〉

  1. (“趾”的本字。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脚趾头,下象脚面和脚掌。本义:脚) 同本义 [foot]

    止,下基也。象草木出有址,故以止为足。——《说文》

    北止。——《仪礼·士昏礼》。注:“足也。”

    屦校灭止。——《易·噬嗑》

    举止高。——《汉书·五行志》

    四之日举止。——《汉书·食货志》

    当劓者,笞三百,当斩左止者,笞五百。——《汉书·刑法志》

〈动〉

  1. 停住,中断进程 [halt;stop]

    止,停也,息也。——《广韵》

    亦可以止矣。——《吕氏春秋·下贤》。注:“止,休也。”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韩诗外传》

    羽飞乃止。——《三国志·诸葛亮传》

    雪止。——《资治通鉴·唐纪》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聊斋志异·狼三则》

    絮絮不止。——《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2. 渐拍断止。

  3. 又如:止步;止怒;止泻;止戈(停止干戈,平息战争);止止(犹止之;停止,止住);止雨(使雨停止);止泊(停息);止军(让军队停止前进)

  4. 阻止,不让进行 [prevent]

    笑而止之。——《列子·汤问》

    相如止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 相如固止。

    使人止晋鄙。——《史记·魏公子列传》

    年兄肯出一言止了此事。——清· 狄夷散人《玉娇梨》

  6. 又如:止遏(阻止;抑制);止哭(止住哭声);止善(阻止别人做好事);止节(阻塞;节制,抑制);止塞(阻止,堵塞);止暴(制止暴戾行为)

  7. 驻守 [be stationed]。如:止壁(顿兵扎营);止舍(驻扎宿营);止守(留守);止次(驻扎)

  8. 居住 [dwell]

    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诗·商颂·玄鸟》

    止文殊院。——《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9. 又如:止息(住宿;休息);止居(安居;定居);止托(寄居)

  10. 停留,逗留 [stay]

    南阳西郊有一亭,人不可止,止则有祸。——《搜神记》

    止子路宿。(止,使……留下。)——《论语·微子》

  11. 又如:止顿(止留。停留);止泊(停息);止于至善(处于最完美的境界)

〈副〉

  1. 仅;只 [only]

    技止此耳。——唐· 柳宗元《三戒》

    止印二三本。——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只十有一日。——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止增笑耳。——《聊斋志异·狼三则》

  2. 止露尻尾。

  3. 止有剩骨

  4. 又如:止衣(只穿);止可(只能;只可);止剩下一篇文章还没有抄完;止有此数了

  5. 在句末可表肯定陈述语气,相当于“呢”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景行:大道。)——《诗·小雅》

止字常用词组

  1. 止步 zhǐ bù

    [stop;halt;go no further] 止住步子,驻足不前;禁阻通行之词

    闲人止步

  2. 止动 zhǐ dòng

    [stop] 停止运动

    止动阀

  3. 止付 zhǐ fù

    [stop payment] 中止付款

  4. 止汗药 zhǐ hàn yào

    [anhidrotic] 止汗的药剂

  5. 止境 zhǐ jìng

    [end;limit] 终端;完了;终止

    安乐无止境

  6. 止水 zhǐ shuǐ

    [stagnant water] 死水;滞止不流的水

    心如止水

  7. 止宿 zhǐ sù

    [stay] 停留住宿

  8. 止痛 zhǐ tòng

    [relieve pain;stop one's pain] 减轻、缓解疼痛

  9. 止痛药 zhǐ tòng yào

    [anodyne;analgesic;pain-killer] 缓解疼痛的药物

  10. 止吐,镇吐

  11. 止泻药 zhǐ xiè yào

    [antidiarrheal] 一种制止腹泻的药物

  12. 止血 zhǐ xuè

    [styptic]∶ 局部应用能止住渗血的

    止血剂

  13. 止血剂 zhǐ xuè jì

    [hemostatic] 指缩短凝血时间使停止出血的药剂

  14. 止息 zhǐ xī

    [cease]∶停止

    黄昏时雨才止息

  15. 止痒 zhǐ yǎng

    [antipruritic;stop itching] 有助于制止或减轻骚痒

康熙字典

【辰集下】【止字部】

  1. 停住不动:~步。截~。

  2. 拦阻,使停住:~痛。禁~。

  3. 仅,只:~有此数。不~一回。

  4. 古同“趾”,脚;脚趾头。

【唐韻】【集韻】【韻會】𠀤諸市切,音芷。

【說文】下基也。象艸木出有址,故以止爲足。

【徐曰】初生根幹也。

又【廣韻】停也,足也。

【易·艮卦】艮,止也。時止則止,時行則行。

【老子·道德經】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又靜也。

【禮·玉藻】口容止。

【註】不妄動也。

【莊子·德充符】人莫鑒於流水,而鑒於止水,唯止能止衆止。

又已也,息也。

【論語】止吾止也。

【史記·酷吏傳】寇盜不爲衰止。

又居也。

【詩·大雅】乃慰乃止。又【商頌】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又心之所安爲止。

【書·益稷】安汝止。

【孔傳】言當先安好惡所止。《正義》曰:止謂心之所止。《大學》云:爲人君止於仁,爲人臣止於敬,好惡所止,謂此類也。又朱子曰:止者,必至於是而不遷之謂。

又留也。

【論語】止子路宿。

【孟子】可以止而止。

又行師營曰止,暫待曰次。又凡戰而被獲曰止。

【左傳·隱十一年】公與鄭人戰於狐壤,止焉。

【杜註】內諱獲,故言止。又【僖十五年】輅秦伯將止之。

又容止。

【詩·鄘風】人而無止。

【箋】止,容止。無止則無禮節也。

【孝經·聖治章】容止可觀。

又舉止。

【齊書·張欣泰傳】欣泰著鹿皮冠衲衣。世祖曰:將家兒何敢作此舉止。

又俗謂德行曰行止。

【外史檮杌】鄭奕敎子《文選》。其兄曰:莫學沈、謝嘲風弄月,汙人行止。

又樂器。

【爾雅·釋樂】所以鼓柷謂之止。

【註】止者,其椎名也。

【書·益稷】合止柷敔。

【鄭註】柷,狀如漆桶,中有椎,合之者,投椎於其中而撞之。

又鳥集亦曰止。

【詩·小雅】載飛載止。

又三止,三禮也。

【班固·幽通賦】嬴取威於百儀兮,姜本支乎三止。

【註】謂齊之先伯夷典三禮也。

又語辭。

【詩·周頌】百室盈止,婦子寧止。

又首止,衞地名。在陳留襄邑。

【春秋·僖五年】齊侯會王世子于首止。

又與趾同。

【儀禮·士昏禮】皆有枕北止。

【鄭註】止,足也。古文止作趾。

【山海經】韓流麟身,渠股豚止。

【郭註】止,足也。

【前漢·郊祀歌】獲白麟,爰五止。

【師古註】止,足也。時白麟足有五蹄。

说文解字

【諸市切】-【卷二】

【原文】下基也。象艸木出有址,故以止爲足。凡止之屬皆从止。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下基也。
與?同部同義。
象艸木出有阯。
止象艸木生有阯。屮象艸木初生形。

止字的部首是,和字部首相同的字(按点击率排序)

止字文言文解释

zhǐ

①<名>脚。《汉书•刑法志》:“当斩左~者,笞五百。”这个意义后来写作“趾”。

②<动>停止。《察今》:“舟~,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又】<动使动>使……停止。《鸿门宴》:“交戟之卫士欲~(之)不内。”

③<动>住下。《游黄山记》:“复从峡度栈以上,~文殊院。”

④<动>留住。《荷蓧丈人》:“~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⑤<动>阻止。《愚公移山》:“河曲智叟笑而~之。”

⑥<动>中止。《〈论语〉十则》:“臂如为山,未成一篑,~吾止也。”

⑦<副>通“只”。只是;仅仅。《黔之驴》:“技~此耳。”《活板》:“若~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⑧<助>用于句未,表示感叹。《诗经•南山》:“既曰归~,曷又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