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諐繁体字:諐字拼音:qiān諐字注音:ㄑㄧㄢ


諐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8笔画总数:15五笔86版:wkqy


五笔98版:wkky仓颉号码:ouymr諐字结构:上下结构諐字五行:


四角号码:26601郑码查询:njnsgb2312码:noneBig5编码:none


國語小辭典uci-code:U+8AD0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諐造字法:形声;从心、衍声諐异体字:

笔顺编号:322513254111251

笔顺读写:

词条已被关注:26399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4-17

諐字象形文造型-諐字变化过程研究

读音:qiān


金文;

说文籀文;

侯马盟书;

小篆愆;

小篆㥶;

隶书

读音:qiān

“愆” 指过错, 过失。 《说文》: “愆, 过也。 从心, 衍声。 , 或从寒省。, 籀文。 ” 此字最初金文写作 “” 。 由左边的 “人” (亻 )和右上边的 “口水”合成的 “侃”及右下边的 “心”组成。其中 “侃” 表示口若悬河,口无遮拦,已经表明话说多了。下边的 “心” 表示心思,知道话说多了。 “说文籀文” 写作 “” , “侃” 字形状更加明确; 只是将“心” 换成“言” , 进一步表明因暴侃造成“言”多语失。 《侯马盟书》写作 “” 。 为左言右侃结构, 字义不变。 小篆将其分化为 “” 、 “” 两个字。 前者是“衍心”结构,用“衍” 的泛滥义表示语言出格; 后者用 “寒心”表示内心歉疚。同时“衍”和“寒”也是声符,表示读音。后多用 “愆” 为正字。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諐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諐
中国大陆
台湾 諐
台湾
韩国 諐
韩国
旧字形 諐
旧字形

諐字说文字源

諐字说文字源
諐-S07757

諐字字源字典

諐字字源字典
諐-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諐字基本解释

  1. 古同“愆”。

諐字笔顺


qiān

康熙字典

【酉集上】【言字部】

  1. 古同“愆”。

【玉篇】籀文愆字。

【詩·大雅】不愆于儀。

【禮·緇衣】引《詩》作諐。

【鄭註】過也。

【前漢·劉輔傳】元首無失道之諐。 【說文】本作〈𠈉下言〉。

【字彙】人部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