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煮繁体字:煮字拼音:zhǔ煮字注音:ㄓㄨˇ


煮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8笔画总数:12五笔86版:ftjo


五笔98版:ftjo仓颉号码:jaf煮字结构:上下结构煮字五行:水


四角号码:44336郑码查询:bmuogb2312码:D6F3Big5编码:B54E


uci-code:粤语/广东话:首尾分解:者灬部件分解:耂日灬


煮造字法:形声;从灬、者声煮异体字:煑煮煮䰞煑𢐼𩱰

笔顺编号:121325114444

笔顺读写:横竖横撇竖折横横捺捺捺捺

词条已被关注:46115次,词条更新时间:2024-10-24

煮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


四祀弋其卣(金)
商代晚期

叔夜鼎(金)
春秋早期

庚兒鼎(金)
春秋中期

私庫嗇夫衡飾(金)
戰國晚期

包2.147(楚)

說文‧䰜部

說文或體

說文或體

五十二病方246(隸)

武威醫簡47(隸)
東漢

楷書

煮字象形文造型-煮字变化过程研究

读音:zhě


甲骨文1;

甲骨文2;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金文4;

侯马盟书;

小篆者;

小篆煮;

小篆煮;

隶书者;

隶书煮

读音:zhě

“者”字多用作代词、助词。《说文》: “者,别事词也。”其本义是烧煮, 与 “尞”字同源。 甲骨文写作“” , 下边的 “”是火,上边的“”是黍类植物, 四周的小点是脱落的黍籽。金文写作“” ,把火改作“” (口或甘), 表示口中感到烧煮的黍味甘美。小篆规范笔画后写作“”。为表达“煮”义,又另加“火”成“煮”字。 “者”遂专作“别事词” 。隶书(汉《刘熊碑》等)以直笔方折写作“” , 成为今文。

注: 小篆 “煮” 字也写作 “” (䰞), 因笔画过于繁复, 故多用“煮” 。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煮字基本解释

  1. 把东西放在水里,用火把水烧开:烹~。~饭。~字(喻书生玩味文字)。~豆燃箕(喻骨肉相残)。~鹤焚琴(喻大煞风景的事)。

煮字笔顺


zhǔ






横折






煮字详细解释

〈动〉

  1. (形声。从火,者声。本义:把东西放在有水的锅里加热使熟) 同本义 [boil;cook]

    东煮海水为盐。——《汉书》

    命妪煮芋。——清· 周容《芋老人传》

  2. 妪煮芋进。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杜荀鹤《山中寡妇》

    若是射得下来,村房人家,讨些水,煮瀑得熟,也得充饥。——《水浒传》

  3. 又如:煮瀑(即煮泡,放在水中煮);煮爆(煮);煮汤(熬药);煮海(煮海水为盐);煮井(煮盐井之水为盐);煮汁(药物和水熬成汁液);煮酒(烫酒,酿酒;热的酒);煮雪(用雪水烧茶或作饭)

〈名〉

  1. 煮盐,熟盐 [salt obtained by evaporation]。熬干含盐的水分,提取食盐

    齐有 渠展之盐, 燕有 辽东之煮。——《管子·地数》

煮字常用词组

  1. 煮豆燃萁 zhǔ dòu rán qí

    燃:烧;萁:豆茎。用豆萁作燃料煮豆子。比喻兄弟间自相残杀。

  2. 煮鹤焚琴 zhǔ hè fén qín

    把琴当柴烧,把鹤煮了吃。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3. 煮练 zhǔ liàn

    [boiling-off] 用煮洗(或脱胶)法从生丝或加拈的丝线上去除丝胶或天然胶质,这样可增加丝的光泽和柔软性,但也损失重量

  4. 煮器 zhǔ qì

    [boiler] 作为制造过程的一部分而煮沸配料(如糖、油漆、肥皂)的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