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聱繁体字:聱字拼音:áo聱字注音:ㄠˊ


聱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10笔画总数:16五笔86版:gqtb


五笔98版:gqtb仓颉号码:gksj聱字结构:上下结构聱字五行:土


四角号码:58401郑码查询:cimcgb2312码:F1FABig5编码:C16D


國語小辭典uci-code:U+8071首尾分解:敖耳部件分解:士方攵耳


聱造字法:形声;从耳、敖声聱异体字:𦗷

笔顺编号:1121533134122111

笔顺读写:横横竖横折撇撇横撇捺横竖竖横横横

词条已被关注:8955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2-22

聱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


說文‧耳部

楷書

聱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聱
中国大陆
台湾 聱
台湾
香港 聱
香港
日本 聱
日本
韩国 聱
韩国
旧字形 聱
旧字形

聱字说文字源

聱字说文字源
聱-S08805

聱字字源字典

聱字字源字典
聱-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聱字基本解释

  1. 话不顺耳:~牙(语句念着不顺口)。

  2. 不听取他人的意见:“彼诮以为~者,为其不相从听”。

聱字笔顺


áo





横折钩











聱字详细解释

〈形〉

  1. (形声。从耳敖声。本义:不接受意见)

  2. 同本义 [perverse]

    聱,不入人语也。——《广雅》

    彼诮为聱者,为其不相从听。——元结《自释》

  3. 又如:聱牙(乖忤,抵触。亦谓与人意见不同,不随世俗)

  4. 文词艰涩 [involved and abstruse]。如:聱牙戟口(聱牙诎曲,聱牙诘曲,聱牙诘屈。都形容文辞艰涩难读);聱屈(拗口难读)

聱字常用词组

  1. 聱牙 áo yá

    [crotchety writting] 文句别扭,读不上口

康熙字典

【未集中】【耳字部】

  1. 话不顺耳:~牙(语句念着不顺口)。

  2. 不听取他人的意见:“彼诮以为~者,为其不相从听”。

【唐韻】五交切【韻會】牛交切,𠀤音謷。

【說文】不聽也。

【廣雅】不入人語也。

【埤蒼】聱牙,爲其不相聽也。

【唐書·元結傳】能學聱牙,保宗而全家,自號聱叟。又辭不平易。

【韓愈·進學解】周誥殷盤,詰曲聱牙。

又聱耴,衆聲也。

【左思·吳都賦】魚鳥聱耴。

【釋文】聱,魚曹切。

【註】倉頡篇曰:聱耴,衆聲也。

又【廣韻】五勞切【集韻】【正韻】牛刀切,𠀤音敖。亦不聽也。

又【集韻】魚到切,音傲。聱耴,魚鳥狀。

聱字文言文解释

áo

①<形>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新唐书•元结传》:“彼诮以~者,为其不相从听。”

②<形>文词念着不顺口。《朱子语类》:“某尝患《尚书》难读,后来先将文义分明者读之,~讹者且未读。””

【聱牙】1.文词艰涩,读不顺口 。《进学解》:“周诰殷盘,佶屈~。”2.违背;抵触;不和谐。苏轼《上皇帝书》:“其间一事~,常至终身沦弃。”3.树枝长短不齐,错综突起 。朱熹《枯大》:“百年蟠木老~,偃蹇春风不肯花。”

【聱岈】áoyá形容山势突兀。柳宗元《晋问》:“其高壮则腾突撑拒,~郁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