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读繁体字:读字拼音:dú,dòu读字注音:dú,dòu


读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8笔画总数:10五笔86版:yfnd


五笔98版:yfnd仓颉号码:ivjnk读字结构:左右结构读字五行:火


四角号码:34784郑码查询:setggb2312码:B6C1Big5编码:C5AA


國語小辭典uci-code:U+8BFB首尾分解:讠卖部件分解:讠十乛头


读造字法:形声;从讠、卖声读异体字:

笔顺编号:4512544134

笔顺读写:捺折横竖折捺捺横撇捺

词条已被关注:47693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4-03

读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读
中国大陆
台湾 读
台湾
韩国 读
韩国

读字六书源流

读字六书源流
读-L25160
读字六书源流
读-L25161
读字六书源流
读-L25162

读字说文字源

读字说文字源
读-S01668

读字字源字典

读字字源字典
读-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读字基本解释

1. 读 [dú]2. 读 [dòu]

读 [dú]
  1. 依照文字念:~数。~经。~书。宣~。朗~。范~。

  2. 看书,阅览:阅~。速~。默~。~者。

  3. 求学:走~。

  4. 字的念法:~音。~破。

读 [dòu]
  1. 旧指文章里一句中间念起来要稍稍停顿的地方:句~。

读字笔顺


dòu dú


横折提



横撇/横钩





读字详细解释

1. 读 [dòu]2. 读 [dú]

读 [dòu]

〈名〉

  1. 语句中的停顿。古代诵读文章,分句和读,极短的停顿叫读,稍长的停顿叫句,今以逗号标志。也作“逗” [pauses in reading aloud]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唐· 韩愈《师说》

    援引他经,失其句读,以无为有,其可闵笑也,不可胜记也。——晋· 何休《春秋公羊注疏序》

  2. 另见 dú

读 [dú]

〈动〉

  1. (形声。从言,卖声。本义:读书)

  2. 籀书,抽释理解书的意义 [chant]

    读,诵书也。——《说文》

    主人习其读而问其传。——《公羊传·定公元年》

    读其书。——《孟子》

    相随观读,讽述以谈。——《论衡·谈天》

  3. 又如:读法(诵读法令);读祝(祭祀时宣读祈祷文);读鞫(审判时,宣读起诉理由)

  4. 阅读 [read]

    好读书,不求甚解。——晋· 陶潜《五柳先生传》

    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楚人贫居,读《淮南方》。—— 邯郸淳《笑林》

  5. 又如:读报;默读(不出声地读书);朗读;读律(学习法律);读画(用心鉴赏绘画的意境,风格);读过(读毕);读杂志;审读(审查阅读)

  6. 说 [speak;talk]

    读,说也。——《广雅·释诂二》

    号而读之也。——《庄子·则阳》

  7. 上学 [attend]。如:读大学;走读;半工半读

〈名〉

  1. 文体名。属于题跋一类。用以记心得于书后,以备遗忘 [a style of calligraphy]

    题读始于唐,跋书起于 宋。—— 徐师曾《文体明辨》

  2. 另见 dòu

读字常用词组

1. 读 [dòu]

读 [dòu]
  1. 读本 dú běn

    [reader;textbook] 教科书,课本

  2. 读后感 dú hòu gǎn

    [impressions of a book or an essay]

  3. 读经 dú jīng

    [study the Confucian classics] 朗读、诵读、阅读经典著作或经典文章

  4. 读破 dú pò

    [pronounce variedly] 同一个字形因意义不同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读法时,按通常读法以外的读法去读,叫做读破,如爱好的好不读 hǎo而读 hào

  5. 读破句 dú pò jù

    [erroneous pause] 在读句中,由于断句错误,把应属于上句末了的字连到下一句中,或把下一句句头的字读到上一句中

  6. 读书 dú shū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7. 读书人 dú shū rén

    [reader]∶被指定给别人朗读的人(如被指定在吃饭时间高声朗读的人)

  8. 读数 dú shù

    [reading of scientifical instrument] 机器、仪表上的指针或其指示器所指示的刻度数目

  9. 读头 dú tóu

    [read head] 把磁带、磁鼓或磁盘上存储的数字信息转换为电信号,为计算机运算部件所用的一种器件

  10. 读物 dú wù

    [reading material;reading matter] 供阅读的材料,书籍、报纸、杂志等的统称

    儿童读物

  11. 读音 dú yīn

    [pronunciation] 发某音的行为或方式

  12. 读者 dú zhě

    [reader;the reading public]∶阅读书报的人

    供读者使用的房间

康熙字典

【酉集上】【言字部】

1. 读 [dú]2. 读 [dòu]

读 [dú]
  1. 依照文字念:~数。~经。~书。宣~。朗~。范~。

  2. 看书,阅览:阅~。速~。默~。~者。

  3. 求学:走~。

  4. 字的念法:~音。~破。

读 [dòu]
  1. 旧指文章里一句中间念起来要稍稍停顿的地方:句~。

【唐韻】【集韻】【韻會】徒谷切【正韻】杜谷切,𠀤音獨。

【說文】誦書也。

【徐鍇曰】讀猶瀆也。若四瀆之引水也。

【詩·鄘風】中冓之言,不可讀也。

【毛傳】抽也。

【鄭箋】抽猶出也。

【朱傳】誦言也。

【禮·文王世子】冬讀書,典書者詔之。

又樂名。

【周禮·春官·大司樂疏】《孝經緯》云:祝融之樂曰《屬讀》。

又曲名。

【唐書·禮樂志】《讀曲》,宋人爲彭城王義康作也。

又官名。

【唐書·百官志】集賢殿書院有侍讀學士,掌承旨撰集文章,校理經籍。

又姓,見【姓苑】。

又【集韻】【韻會】𠀤大透切,音豆。義同。

【周禮·天官·宮正註】鄭司農讀火絕之。《釋文》徐音豆。又【增韻】句讀,凡經書成文語絕處謂之句。語未絕而點分之以便誦詠,謂之讀。今祕省挍書式:凡句絕,則點於字之旁讀,分則微點於字之中閒。

又【韻會】通作投。

【馬融·長笛賦】察度於句投。

【註】說文曰:逗,止也。投與逗古字通,音豆。投,句之所止也。○按此則讀與逗通。逗又與投通。

又叶亭歷切,音狄。

【蘇轍·醉吟庵詩】詩成付與醉中讀,知有淸溪可終日。


考證:〔【周禮·天官·小宰宮正註】鄭司農讀火絕之。徐音豆。〕 謹按此天官宫正註非小宰註也,謹照原文省小宰二字。俆音豆上增釋文二字。

读字文言文解释

<动>阅;看。《王冕读书》:“执策映长明灯~之。”

dòu

<名>语句中的停顿。《师说》:“授之书而习其句~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读礼】⒈学习礼节。⒉居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