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畚繁体字:畚字拼音:běn畚字注音:ㄅㄣˇ


畚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5笔画总数:10五笔86版:cdlf


五笔98版:cdlf仓颉号码:ikw畚字结构:上下结构畚字五行:水


四角号码:23608郑码查询:zsgkgb2312码:DBCEBig5编码:AF63


國語小辭典uci-code:U+755A首尾分解:厶奋部件分解:厶大田


畚造字法:形声;从厶、奋声畚异体字:奙

笔顺编号:5413425121

笔顺读写:折捺横撇捺竖折横竖横

词条已被关注:17124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2-21

畚字象形文造型-畚字变化过程研究

读音:zāi


甲骨文1;

甲骨文2;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金文4;

说文古文1;

说文古文2;

小篆甾;

小篆;

小篆疀;

小篆莊;

小篆畚

读音:zāi

“甾”是个部首字。是古代一种盛酒的陶器,也称作 “缶” 。《说文》: “甾,东楚名缶曰甾。象形。” 甲骨文、金文、说文古文及小篆字形相似, 分别写作 “” , 均为敞口、 束颈、 隆腹的盛器形。隶变时将上边的敞口改为 “巛” (读chuān,流水形) ,下边改为“田” ,已与古文字风马牛不相及。

与 “甾” 组合而成的字有 “𤲙” , 小篆写作 “” , 是用竹篾或蒲草编织成盛种子的器皿。 《说文》 : “畚, 属, 蒲器也, 所以盛种。 ”表示盛食物的器具有 “” 字, 另有农具 “疀” 字, 《说文》 : “疀, 𣂀也, 古田器也。 ” 小篆写作 “” 。

注: 古文字中有一与 “甾” 有关的 “” 字, 读zhuāng。 金文写作“” 。 声符是 “牀” 字的省文 “爿” ; 下边是盛器, 即装载的“装” 。此字常与 “莊、奘” 混用。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畚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畚
中国大陆
台湾 畚
台湾
香港 畚
香港
日本 畚
日本
韩国 畚
韩国
旧字形 畚
旧字形

畚字六书源流

畚字六书源流
畚-L15806

畚字说文字源

畚字说文字源
畚-S09477

畚字字源字典

畚字字源字典
畚-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畚字基本解释

  1. 〔~箕〕用木、竹、铁片做成的撮垃圾、粮食等的器具。

畚字笔顺


běn

撇折






横折



畚字详细解释

〈名〉

  1. (形声。从田,弁( biàn)声。本义:用蒲草或竹篾编织的盛物器具)撮土器 [basket for earth,etc.;bamboo (or wicker) scoop]

    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列子·汤问》

  2. 又如:畚斗(畚箕。即簸箕);畚筑(盛土和捣土的工具)

〈动〉

  1. 〈方〉∶用畚箕之类装东西 [scoop up with a dustpan]。如:畚泥土

畚字常用词组

  1. 畚箕 běn jī

    [dustpan]∶一种铲状盘,通常有一短把,用以收运从地板上扫除的垃圾

康熙字典

【午集上】【田字部】

  1. 〔~箕〕用木、竹、铁片做成的撮垃圾、粮食等的器具。

【廣韻】布忖切【正韻】布袞切,𠀤音本。

【廣韻】草器。

【左傳·宣十一年】稱畚築。

【註】畚,盛土器。以草索爲之,筥屬。

【周禮·夏官·挈壷氏】挈畚以令糧。

【註】畚,所以盛糧之器。

又【揚子·方言】鍫也。江淮南楚之閒謂之臿,沅湘之閒謂之畚,趙魏之閒謂之喿,東齊謂之梩。

说文解字

【布忖切】-【卷十二】

【原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蒲器也。

畚字文言文解释

běn

<名>用蒲草编制的工具。《愚公移山》:“箕~运于渤海之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