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网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查字网为您提供包括汉字源流、汉字字源、字形演变等查询,收录词语超过40万条,提供汉语词组解释、反义词、近义词、汉字组词造句等内容。
欢迎您使用查字网汉字字源字典查询汉字流源、字源字义及字源演变,我们将继续丰富和完善字源网字典,以便为您提供更好地帮助和服务。
查字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243号
〈动〉
(形声。从人,昔声。本义:借,借进,借出)
借进 [borrow]
借,假也。——《说文》。朱骏声曰:“即藉字之转注。古只作藉。”
借,假借也。——《广韵》
借无不给。——《晋书·阮裕传》
借旁近与之。——宋· 王安石《伤仲永》
允修借书。—— 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书非借不能读。
借者之用心。
其借书亦类予。
又如:求借(请求别人借给);挪借(暂时借用别人的钱);借当(借人东西去当铺当钱);借当头(借将要拿去典当的东西);借典(借,借用)
借出 [lend]
有马者,借人乘之。——《论语·卫灵公》
权势不可以借人。——《韩非子·内储说下》
又如:他借书给我们;借给他几块钱;借一肩儿(挑担者让别人替自己挑一会,自己可以休息一下);借借(借出);借赁(租借)
帮助 [help]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文天祥《念奴娇》
〈动〉
假托;借口 [use as a pretext]
若苟有以藉口。——《左传·成公二年》
又如:借言(借口,假托的理由);借情(假托某种情况或缘故)
凭借;依靠 [rely on]
借子杀之。——《墨子·公输》
其可以借以美名者,以外权重之。——《韩非子·孤愤》
借天降大雨。——《广东军务记》
借寨墙为蔽。——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借征入境。——[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又如:借倩(托请);借水行舟(借用别人的力量或条观条件办事);借步檐躲雨(喻指借他人力量庇护自己);借势儿(乘机)
相当于“假使”,“假设”,“假如”,“即使” [if]
借第令母斩。——《史记·陈涉世家》
又如:借使(假设连词。假如,倘若;即使,纵然);借若(犹假如);借或(即或,即使);借如(假设连词。假如,如果;即如,例如)
借词 jiè cí
[loanword]∶从别的语言中吸收过来的词
借代 jiè dài
[melonymy] 一种修辞方式,不直接把所要说的事物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的名称代替它。如:红领巾参加植树劳动中的红领巾就是代替少先队员
借贷 jiè dài
[borrow or lend money;debit and credit sides] 借进贷出
借单,借单儿
借刀杀人 jiè dāo shā rén
比喻自己不出面,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借调 jiè diào
[temporarily transfer] 一个单位借用别单位的工作人员而不改变其隶属关系
借读 jiè dú
[study at a school on a temporary basis] 通常由于户口等原因不能作为正式接受的学生在学校同其他正式接受的学生一起上学
借端 jiè duān
[use as a pretext] 以某件事为借口
借端发作
借方 jiè fāng
[debit side] a [会计]∶贷方的对称账户中登记借记金额的那一栏
借古讽今 jiè gǔ fěng jīn
借评论古代的人和事来影射讽刺现实。
借故 jiè gù
[find on excuse] 假借某种原因
借故退席
借光 jiè guāng
[benefit from association with sb.or sth.]∶原指分沾他人的利益或荣耀
借花献佛 jiè huā xiàn fó
比喻用别人的东西做人情。
借火 jiè huǒ
[ask for a light] 抽烟时向别人借点火东西或用别人的火来点火
借鉴 jiè jiàn
[benefit from sth.;draw lessons from certain experiences;use for reference] 把别的人或事当镜子,对照自己,以便吸取经验或教训
借鉴外国的经验
借据 jiè jù
[receipt for a loan] 借用别人的财物时所立的字据
借口 jiè kǒu
[use as an excuse]∶假托某种理由
借款 jiè kuǎn
[loan;borrow or lend money] 借用的钱
一笔借款
借契 jiè qì
[contract for a loan] 借用别人财物时所立的契约
借命 jiè mìng
[drag out on ignoble existence] 偷生
靦颜借命。--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借取 jiè qǔ
[borrow] 征得别人同意暂用别人的财物
他幼年靠乡里四邻的帮助和自己借取过日子
借尸还魂 jiè shī huán hún
迷信者认为,人死后可将灵魂附于他人尸体而复活。比喻已经消灭或没落的事物又以另一种形式出现。
借势 jiè shì
[take advantage of sb. else's power or position]∶依靠别人的势力
借书证 jiè shū zhèng
[library card(ticket)] 图书馆印发的借书证件
借宿 jiè sù
[lodging;ask for lodging;put up for the night;stay overnight at sb. else's place] 借别人的地方暂时住宿
借宿破庙
借题发挥 jiè tí fā huī
借着某件事情为题目来做文章,以表达自己真正的意见或主张。也指假借某事为由,去做其它的事。
借条 jiè tiáo
[receipt for a loan(IOU)] 便条式的借据
借位 jiè wèi
[borrow] 减法中被减数中一位数不够减时向前一位借一,化成本位的数量,然后再减,这种运算法叫作借位
借问 jiè wèn
[may I ask] 敬辞,用于向别人询问事情;请问
借问酒家何处有?
借以 jiè yǐ
[by way of;so as to;for the purpose of] 作为凭借,以便做某事
谈论古代的事情,借以讽刺现实
借用 jiè yòng
[have the purpose of;use sth. for another purpose; borrow]∶为了当时或临时的使用而借别人的东西用
借用一下你的铅笔
借喻 jiè yù
[parabolize]∶比喻
借阅 jiè yuè
[move] 读者借来阅览
一些书籍几乎从来没有读者借阅过
借债 jiè zhài
[borrow money;contract(raise) a loan] 借钱
借账 jiè zhàng
[borrow money;contract(raise) a loan] 借债
借支 jiè zhī
[ask for an advance on one's pay] 预先支用工资
借重 jiè zhòng
[enlist sb.'s help;rely on for support] 借别人的权势、名望为己谋利
特圣俞子孙不耀,故挟之借重以欺世。--王铚
借助 jiè zhù
[draw support from;have the aid of] 凭借别人或事的帮助以达到目的
寡君是以愿借助焉。--《左传.襄公四年》
借住 jiè zhù
[lodge] 借他人的地方暂住
他在外打工时借住在朋友家里
借箸 jiè zhù
[make a plan for others] 喻代别人出谋划策
借字 jiè zì
[interchangeability of words or characters] 通假字,如借公为功,借果为敢,借崇为终
借字儿 jiè zì ér
[IOU] [口]∶借据;借条儿
【子集中】【人字部】
暂时使用别人的财物等:~用。~阅。~账。~据。~条。
暂时把财物等给别人使用:~钱给人。
假托:~口。~端。~故。~代。~景。~喻。~题发挥。
依靠:凭~。~势。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子夜切,嗟去聲。假也,貸也,助也,推獎也。
【家語】在貧如客,使其臣如借。
【註】言不有其身,如借使也。
【前漢·文帝紀】假借納用。
又艸履曰不借。《釋名》言賤易有各自蓄之,不假借人也。
又設辭。
【詩·大雅】借曰未知,亦旣抱子。
又與藉耤通。
又與假通。
【後漢·李充傳】無所借借。
【註】下音假。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資昔切,音積。義同。 本作𠎥,隸省作借,別作徣。
【註】言賤易有各自置,不假借也。〕 謹照原文改爲艸履曰不借。釋名言賤易有各自蓄之,不假借人也。
【資昔切】-【卷八】
【原文】假也。从人昔聲。
資昔切。古音在五部。按小徐本無此字。張次立乃依大徐增之。故曰資昔切。而不曰資昔反也。大徐依音義序例偏㫄所有而補正文者十九字。借其一也。序曰。六書六曰假借。又部叚下曰。借也。此處當有借篆可知矣。爾雅音義。釋鳥唶唶下曰。說文云借字也。按云當作之。唶乃諎之或體。今許書諎下無叚諎之訓。豈通作借而遂
①<动>借入;暂用他人之物。《黄生借书说》:“黄生允修~书。”
②<动>获得;达到。邹阳《狱中上梁王书》:“慈仁殷勤,诚嘉于心,此不可以虚辞~也。”
③<动>借出;将己物暂供他人使用。《论语•卫灵公》:“有马者,~人乘之。”
④<动>给予;托付。《后汉书•郑太传》:“若~之朝政,……必危朝廷。”
⑤<动>凭借;倚仗。《公输》:“北方有侮臣者,愿~子杀之。”
⑥<动>哀悯;怜惜。陆游《书驿壁》:“女儿薄命天不~,青灯独宿江边舍。”
⑦<连>假使;即使。《陈涉世家》:“~第令勿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借如】假如。
【借使】假使;纵使;纵然。
【借问】询问;过问;古诗中自问自答的假设问语。
【借职】仅有虚衔,不是实际就任的官职。
【借重】⒈凭借他人权势来抬高自己的地位。⒉指依靠他人的力量,犹言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