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飽繁体字:飽字拼音:bǎo飽字注音:ㄅㄠˇ


飽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5笔画总数:13五笔86版:wyvn


五笔98版:wvqn仓颉号码:oipru飽字结构:左右结构飽字五行:


四角号码:87712郑码查询:oxrygb2312码:B1A5Big5编码:B9A1


國語小辭典uci-code:U+98FD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飽造字法:形声;从饣、包声飽异体字:飹饱𩜿𩝰𩞛𩜕𩛁

笔顺编号:3445115435515

笔顺读写:

词条已被关注:45992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4-06

飽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


說文古文

說文古文

說文‧食部

孫子64(隸)
西漢

武威簡.特牲19(隸)
西漢

熹.詩.苕之華(隸)
東漢

楷書

飽字象形文造型-飽字变化过程研究

读音:bǎo


说文古文1;

说文古文2;

小篆;

隶书

读音:bǎo

“饱”是进食已足,不想再吃。《说文》 : “饱,厌也。” 意思更肯定,饱到厌食的程度。“饱” 字的 “说文古文” 有两个写法: 一是形声字,作 “” , 左边是形符 “食” , 右边是声符 “” (即 “保” 字的古文,像以手抚摸孩子的头); 另一写法是会意字, 作 “” , 上边是“坐” 、“留” (二字的省文) ,意思是二人对坐下来,下边是 “食” 字,会意坐下来安安稳稳进食, 自是饱餐一番。 小篆写作 “” , 是会意兼形声字,“包” 字除作声符外,也可会意肚子吃得凸起大包,很形象。隶书随小篆结构写作 “” 。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飽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飽
中国大陆
台湾 飽
台湾
香港 飽
香港
日本 飽
日本
韩国 飽
韩国
旧字形 飽
旧字形

飽字六书源流

飽字六书源流
飽-L34859
飽字六书源流
飽-L16641
飽字六书源流
飽-L16642
飽字六书源流
飽-L16643
飽字六书源流
飽-L16644

飽字说文字源

飽字说文字源
飽-S03733

飽字字源字典

飽字字源字典
飽-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飽字基本解释

  1. 吃足了,與“餓”相對:~餐。~暖。

  2. 足、充分:~滿。~和。~學(學識豐富)。~含。~覽。~受。一~眼福。

飽字笔顺


bǎo




横折



竖提



横折钩

横折


竖弯钩

康熙字典

【戌集下】【食字部】

  1. 吃足了,與“餓”相對:~餐。~暖。

  2. 足、充分:~滿。~和。~學(學識豐富)。~含。~覽。~受。一~眼福。

〔古文〕𩜿𩜕𩛞【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博巧切,包上聲。

【說文】厭也。

【玉篇】飽滿也。

【廣韻】食多也。

【易·漸卦】飮食衎衎,不素飽也。

【禮·文王世子】嘗饌善,則世子亦能食。嘗饌寡,世子亦不能飽。

又【陸機·豪士賦】心翫居常之安,耳飽從諛之說。又姓。

【正字通】宋添差通判臨江軍事飽安盈。

又【五音集韻】許旣切,音欷。飫也。

又古通有韻。

【詩·小雅】牂羊墳首,三星在罶。人可以食,鮮可以飽。

又叶彼五切,音補。

【吳子·治兵篇】適其水草,節其飢飽。冬則溫廐,夏則凉廡。


考證:〔【禮·文王世子】嘗饌善,則世子亦能食。嘗饌寡,則世子亦不能飽。〕 謹照原文嘗饌寡下省則字。

说文解字

【博巧切】-【卷五】

【原文】猒也。从食包聲。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猒也。
甘部曰。猒、飽也。是爲轉注。